回顧∶對越反擊戰之謎,越軍的真實戰鬥力,到底有多厲害?

2025年03月26日00:52:04 軍事 1902

戰鬥力,顧名思義,也就是軍隊的作戰能力。通常由作戰人員素質、武器裝備性能、編製結構比例、後勤保障能力、實戰化訓練水平、正規化管理程度等要素綜合而成。而要真正評價一支軍隊的戰鬥力到底怎麼樣,唯一的檢驗標準就是實戰,歸根到底是要用戰場表現來說話的。

作為距離我們最近的戰爭,歷時十年的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是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的一段過往。但是不知道是受了當年對越南抗美救國戰爭大力宣傳的影響,還是因為對中越戰爭那段歷史的不熟悉,很多人都存在著一個錯誤的印象,認為越軍的戰鬥力很強,比解放軍還強。可歷史的事實絕非如此!

回顧∶對越反擊戰之謎,越軍的真實戰鬥力,到底有多厲害? - 天天要聞

越軍在寬大正面、淺近縱深的地區進行防禦作戰,兵力再雄厚,工事再完備也阻擋不了解放軍的前進的步伐。比如同登諒山戰役。同登是越北軍事要地,諒山的咽喉;諒山又是越北的戰略重鎮,通往河內的門戶。特殊而重要的地理位置決定了諒山方向是越軍的主要戰略戰役方向。

因此,越軍在諒山地區採取了以主力部隊第3師(別稱金星師)和地方部隊相結合的方式部署防禦,總兵力為12000餘人(不含數量龐大但無法統計的民軍);後來在戰鬥中又抽調第327師以及第337師和北太省197團部分兵力增援,從而使該地區總兵力達到22000餘人(同樣不含民軍),是1979年越軍兵力最為雄厚的一個作戰方向。

越軍自詡諒山是「不可逾越的要塞」,企圖憑藉多年經營構成的堅固防禦陣地與野戰防禦陣地相結合的,完整的支撐點式的環形防禦體系,阻止我軍進攻。

擔負友誼關方向作戰任務的廣州軍區第55軍對同登、諒山地區之敵的進攻,從2月17日戰鬥打響到23日,為戰役第一階段,勝利圍殲了同登、坂然地區的越軍;從2月27日至3月5日,為戰役第二階段,勝利攻克了越北重鎮諒山市。55軍完成了1979年對越作戰最為重要的戰役進攻任務,攻陷諒山,威震河內,殲敵上萬人,最年輕的部隊出人意料地創造了參戰9個陸軍軍的殲敵之最,為作戰勝利立下頭功!

實施比防禦作戰更加艱難的進攻作戰,越軍的失敗更大,損失更多。例如代乃阻擊戰,越軍第二軍區戰備值班部隊、頭等主力是316A師,奉命從平盧地區出發東進,增援沿紅河兩岸布防的345師,企圖側擊我軍,以解柑塘之圍。所部148團在炮兵187團的炮火支援下,與我13軍39師的4個連爭奪10號公路左側代乃地區的4個無名高地。我軍步兵憑藉師炮群和團營屬炮兵的強大火力支援,連續奮戰5個晝夜,先後打退越軍30餘次反撲,取得了斃傷俘越軍近千名的戰果。敵316A師未能前進一步,增援柑塘的企圖化為泡影。

又例如1984年7月12日的船頭地區防禦作戰(即坊間所稱的,其實並不準確的松毛嶺大戰),越軍出動一個加強師的兵力,在8公里的正面上,分為四個方向,對我14軍堅守的老山地區諸陣地實施空前規模的反撲。我軍堅守前沿的步兵分隊依託既設陣地,在強大火力支援下(這一仗共消耗各種口徑炮彈1261噸,是對越作戰前所未有的火力強度),從凌晨5時打到傍晚19時,一個白天即消滅越軍3000餘人,取得了十年對越作戰最大勝利。越軍精心策劃、周密準備了兩個多月,企圖一舉「收復失地」的「MB-84」戰役計劃最終以慘敗落幕。

歷史事實非常清楚:在歷時十年的中越戰爭中,戰場的主動權始終在解放軍手裡。就總體評價而言,越軍的正規戰(即運動戰和陣地戰)能力是相當有限的,並不善於組織師以上規模的兵團協同作戰。越軍在1979年僅僅組織了一次團規模的進攻作戰(即雲南方向316A師148團代乃地區進攻戰鬥),在1984年實施了一次加強師規模的進攻作戰(即7月12日對老山前線的全面反撲),在解放軍的強大火力面前,均以慘敗收場。

回顧∶對越反擊戰之謎,越軍的真實戰鬥力,到底有多厲害? - 天天要聞

話又說回來,越軍畢竟經過了幾十年游擊戰爭的考驗,最為熟悉和擅長的就是分隊游擊戰,步兵連以下的組織指揮和戰術運用都比較熟練,單兵軍事素質也有可圈可點之處。每當大部隊在正面交鋒中失敗之後,往往能夠迅速化整為零,上山進洞,憑藉熟悉的地形和有利的民情,轉入游擊作戰牽制和消耗對手。這一個突出特點,在1979年的高平戰場上表現得最為明顯。

高平戰役,廣州軍區前指原計劃用3到5天的時間,以41軍、42軍(並加強129師)共7個師的兵力,採取大縱深戰役穿插的打法,速決全殲高平守敵越軍346師及其地方部隊。沒想到真的打起來之後,才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越軍見態勢不好,迅速分散,實施游擊,讓你有力也用不上。我軍為了加大兵力密度,維護交通線,除了第一批參戰的7個師之外,又先後投入了戰役預備隊的4個師,合計11個師的兵力,一直打到3月16日撤軍完畢,也未能徹底解決高平戰區的敵人。

而在回撤階段,來自成都軍區的戰役預備隊50軍150師,由於50軍駐該師工作組的錯誤決心,造成448團在那嘎以北地區遭到越軍伏擊,導致擔任先頭任務的2營和實施增援的1連與8連作戰失利,成為了自衛還擊作戰中我軍最大的一次損失。越軍以游擊戰和持久戰對付我之正規戰和速決戰,是他戰術上得法的地方。

回顧越軍戰史,其抗法戰爭、抗美戰爭、對華戰爭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傷亡很大。這充分暴露了其弱點:雖然打了將近半個世紀的仗,但基本上是以游擊戰為主,以分隊作戰為主,真正經歷的大仗、硬仗、惡仗不多,各級將領指揮師以上兵團作戰的能力和經驗明顯不足;最為致命的是部隊火力不強(大口徑火炮不多,且害怕太過集中遭受更大損失,多數時候是以連、排為單位分散配置,很少實施營、群集中射擊,零敲碎打,根本沒有辦法對我軍構成實質性威脅),攻堅能力有限,協同也不熟練,很難打好反覆爭奪的惡仗。

縱覽十年中越戰爭的歷史,越軍在團以上部隊作戰層面,全敗無勝;在營以下分隊作戰層面,雖然可以取得若干勝利,但是對於大局無甚作用,影響不了戰場態勢。這並不是一支可以用「強大」一詞來形容的軍隊。他是一支非常優秀的游擊隊,但絕不是一支強大的正規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鬥力,按照當年毛主席的教導,要做的是地表最強!

「工人農民的軍隊,黨領導的軍隊,不能打勝仗呀?不能把進攻的敵人打下去呀?別的星球上的,如果來了怎麼辦,現在我們沒有經驗。地球上的,我看就是要把它整下去!」

——《在聽取中印邊界東段自衛反擊作戰情況彙報時的插話》1963年2月19日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美軍測試AR全息戰場模擬系統:頭顯與沙盤共築多兵種協同推演新範式 - 天天要聞

美軍測試AR全息戰場模擬系統:頭顯與沙盤共築多兵種協同推演新範式

據 AXIOS 最新消息,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日前利用 Anduril Industries 研發的 AR 頭顯和一個名為「Sandtable/沙盤」的基物模擬進行了戰場演練。儘管官方對演練細節並未過多披露,但從 AXIOS 的報道中,這似乎是一個全息甲板般的虛擬世界,支持十幾人同時沉浸其中,共同查看戰場模擬態勢。美國陸軍中將、未來與概念中心主任戴...
印軍又搞事情:是想「找回面子」,還是升級戰爭? - 天天要聞

印軍又搞事情:是想「找回面子」,還是升級戰爭?

印度又在邊境搞事情了!據《印度快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稱,當地時間5月7日晚9點,印度空軍將在印巴邊境的拉賈斯坦邦舉行大規模空中演習,出動包括「陣風」、蘇-30和幻影-2000在內的所有主力戰機,軍演將持續到9日凌晨3點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