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一線城市,何以外貿登頂?

2025年03月23日04:10:16 軍事 9136

一批從深圳發往日本的耳機,為2024年的中國外貿進出口畫上了句號。1月13日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展示了2024年8838萬份報關單中的最後一份——一款「深圳製造」的同傳耳機,它支持40種語言及93種口音間的任意兩種語言即時互譯,而它背後的深圳品牌在北美地區的市場佔有率超過30%。

在整個2024年,深圳的外貿都頗受關注。從一季度開始,深圳的進出口金額就出現了超越上海的跡象。隨著時間推移,這一反轉變得不再有懸念。時隔9年,深圳再度登頂中國內地「外貿第一城」。

深圳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深圳市進出口4.5萬億元,首次突破4萬億元,同比增長16.4%,增速較全國高11.4%,較全省高6.6%。

這不是一個令人意外的結果。深圳一直是外向型經濟城市,截至2024年,出口已經實現32連冠。不過,邁入2025年,在業界普遍認為中國出口可能面臨總量和份額的雙重挑戰時,擺在深圳外貿面前的難題無疑會變得更多。想要維持前一年的高增長,絕非易事。

這座一線城市,何以外貿登頂? - 天天要聞

深圳鹽田港。圖/視覺中國

新產品、新業態、新品牌

在總結2024年中國外貿成績時,王令浚指出,2024年我國新產品、新業態、新品牌不斷湧現,外貿含「新」量不斷上升。

這也正是深圳外貿的重要特徵。「無論是『老三樣』『新三樣』,還是無人機、智能機器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相關產品,越來越多高科技屬性的產品加速出海。」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區域發展規劃研究所副所長王振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深圳手機、電腦、家用電器等出口「老三樣」產品合計出口3774.3億元,增長6.8%,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出口「新三樣」產品出口996.9億元,增長11.5%。前者仍是重要的壓艙石,後者則是具有強勁增長勢頭的新動能。

在深圳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經濟發展處處長歐陽仁堂看來,深圳外貿成績背後,是深圳的產業支撐,尤其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在近幾年的高速發展。一個值得注意的數據是,2024年,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佔GDP比重達到42.3%。

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一定程度上得益於深圳的提前布局。

2022年6月,深圳出台《關於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提出培育發展壯大「20+8」產業集群,即發展以先進位造業為主體的2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來產業,每一個集群出台了相應的行動方案和配套政策。

到了2024年3月,深圳出台《關於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進一步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歐陽仁堂表示,這其實就是深圳「20+8」產業集群2.0版。《實施方案》新增了低空經濟與空天產業集群,還將「20+8」產業集群進行細化分類。

其中,深圳重點關注三大產業。2024年10月,深圳設立了三個重點產業辦公室,分別是深圳市醫藥和醫療器械產業辦公室、深圳市新能源汽車產業辦公室和深圳市人工智慧產業辦公室。三個產業辦公室均由深圳全市選調幹部組建,相對獨立運作。許多專家認為,此舉可以實現跨區域產業鏈協同發展。

這座一線城市,何以外貿登頂? - 天天要聞

2024年1月,比亞迪「開拓者1號」搭載5000多台新能源車駛往歐洲。圖/新華

以新能源汽車為例,國家高端智庫CDI資深研究員宋丁認為,近十年來,深圳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給予了極好的政策,比較近的是出台多項政策支持比亞迪在深汕特別合作區建設的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截至2025年2月,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累計簽約投資已經超過315億元。在深汕特別合作區的小漠國際物流港,有深圳首個汽車專用滾裝碼頭,新能源汽車從這裡成排成列登船,發往全球。

新能源汽車也為深圳出口回報了強勁的增長動力。據深圳海關提供的數據,2024年,深圳出口電動汽車18.18萬輛,同比增加59.7%,價值307.8億元,同比增長52.8%。

除了政策引導,深圳的高科技屬性產品加速出海,重要的內生動力是民營企業的持續創新。深圳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深圳民營企業合計進出口3.16萬億元,增長24.2%,快於深圳市整體7.8%,占同期深圳進出口總值的70.1%。

王振指出,民營企業的靈活性較高,能夠隨時根據國際市場需求的變化來研發新產品。「搶佔國際市場,核心還是要靠創新,深圳歷來也是鼓勵民營企業發揮創新的帶動作用。」

無人機作為2024年深圳出口的新加速器,是深圳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的一個代表產物。深圳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深圳無人機出口145.7億元,增長19.6%,規模全國領先。

道通智能是一家無人機研發和製造企業,該公司市場總監劉國正說,深圳已經形成了低空經濟的聚集效應,在產品研發上具有突出的優勢。大疆、道通智能等低空經濟領域的大企業吸引了國內外很多優秀專家,也有南科大、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等院校向企業輸送科研型人才。

在深圳,民營企業的創新創造周期正在不斷縮短。南山區商務局副局長張利安說,早期,深圳發展出一個百億規模企業,可能要花10多年,例如在南山區發展起來的大疆,但現在時間大幅縮短,可能5年左右就可以成長出一個具有國際視野的百億規模企業。

以拓竹科技為例,這是一家成立於南山區的3D列印企業,創業團隊成員曾在大疆擔任重要職位,公司2020年成立,2022年就實現盈利,2024年營收已達幾十億元,並且在海外市場有突出的銷售成績。張利安說,像拓竹科技這樣的企業,發展之初就有國際視野布局,比如市場定位在歐美,在設計企業架構時就考慮了外貿進出口、未來企業上市等問題,「一開始就準備好在國際市場競爭」。

這座一線城市,何以外貿登頂? - 天天要聞

深圳道通智能無人機工廠內的電機生產線。圖/新華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新產品、新品牌,跨境電商等貿易模式的新業態對深圳外貿的貢獻也越來越顯著。

深圳市商務局的數據顯示,2024年1月至11月,全市跨境電商進出口同比增長19%,進口同比增長近3倍,進出口額連續三年位列全國大中城市前列。據統計,深圳是我國跨境電商出口企業主體最多的城市,數量達到15萬家。

不少跨境電商從業者總結,跨境電商之所以能在深圳發展起來,除了產業的自然聚集,還因為這裡有足夠好的營商環境。

賽維時代是深圳14家上市跨境電商企業之一,位於深圳市跨境電商企業最集中的龍崗區。賽維時代董事會秘書艾帆對《中國新聞周刊》說,這些年,深圳針對推動跨境電商發展出台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深圳市商務局還專門設立了電商處,電商處工作人員會定期走訪企業,與企業深入交流。

艾帆說,以往一旦發生可能衝擊跨境電商行業的負面事件,深圳市商務局電商處的反應總是十分迅速。「往往新聞才剛傳出,電商處的電話就打過來了。他們會仔細詢問事件是否會給企業帶來不利影響,了解企業是否已有應對措施,還會深入探討事件對整個跨境電商行業將產生怎樣的衝擊等問題 。」

他回憶,如果是比較重大的事件,市商務局還會組織大中小型賣家的座談會,看政府能否協調解決一些問題。大批中國跨境電商被亞馬遜平台關停一事發生後,市商務局就在調研後出台了針對海外倉和獨立站的補貼政策,鼓勵企業走出去。

「綜合成本是最低的」

多家企業對《中國新聞周刊》說,無論是新產品、新品牌還是新業態,這些推動深圳外貿增長的要素,都離不開深圳乃至整個珠三角產業鏈的整合。據統計,廣東擁有全部31個製造業大類,製造業規模約佔全國1/8。與此同時,深圳也已有31個製造業大類,尤其是電子信息製造基本形成了梯次型現代製造業體系。

「珠三角地區確實有得天獨厚的產業鏈優勢。」劉國正說,以無人機為例,「電池、電機在深圳有許多生產廠家,機體的複合材料在珠海和東莞有許多供應商,螺旋槳也在深圳和東莞有很多供應商。選擇多,並且生產效率很高,今天提需求,隔一兩天就可以把樣品拿出來」。劉國正說,從珠三角產業鏈中誕生的無人機產品性價比極高,相比之下,國外同類公司生產的無人機價格是深圳製造的7—10倍。

跨境電商在深圳的迅速發展,也有賴於強大產業鏈的整合。

鄧志強創立的深圳拉米酷科技有限公司主營智能設備支架產品,主要市場是北美和歐洲,他說在龍崗區,只要有了一個創意,從找人做產品的工業設計、結構設計,到做模具設計和開模,再到製造生產,整個過程在方圓1.5公里以內可以完成。

如今,深圳還可以做到電子產品的「柔性生產」。鄧志強說,如果說廣州服裝產業的優勢是「小單快反」的柔性供應鏈,幾十件就可以成批、一周內就可以交貨,按需生產,那麼在深圳,這種特點就反映在電子產品的生產上。「我們可以根據客戶反饋快速調整產品設計,同時採用小批量多批次的配貨策略。」鄧志強說,以拉米酷的產品為例,生產是按周來計劃,每天發貨,這樣可以大幅度下降庫存風險、有效應對市場波動。

這種柔性生產在很多地方是難以做到的,不少廠家往往只能接一筆較大的集中生產的訂單,而不能每周接一筆小訂單、每天交貨。

「為什麼深圳跨境電商發展得這麼快?就是因為供應商和我們品牌是一體的,整個地區對跨境電商的理解都很深入,供應鏈理解品牌的訴求,也願意配合去做。」鄧志強認為,如果只看生產成本,深圳或者珠三角並不一定就比國內其他地區或者東南亞的成本低,但是綜合來看,如果算上時間成本、溝通成本等,深圳的綜合成本幾乎就是最低的。

這座一線城市,何以外貿登頂? - 天天要聞

2024年5月,深圳會展中心無人機展會上的大疆展區。圖/視覺中國

在計算外貿的綜合成本時,物流成本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多家企業對《中國新聞周刊》說,深圳的幾個港口有多種運輸方式和豐富的航線選擇,出海的物流成本相對較低,同時海關的高效和便利也具有競爭力。

深圳朗華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產品生產流通環節的通關、物流、倉儲、資金等服務的供應鏈企業,該公司關務副總監馮智奇說,在進口環節,通關效率具有極強的重要性,「國內生產企業有時就等著進口的緊急物料來了才能生產,如果通關耽誤一小時,則面臨著產線生產停滯,導致訂單交付延後,部分客戶會拒絕收貨或提出高額賠償,給國內企業帶來很大的成本壓力」。馮智奇認為,一直以來,深圳口岸通關都高效、便利,深圳海關採取了許多措施提高跨境企業的通關效率。

深圳海關方面對《中國新聞周刊》說,2024年,深圳海關出台了12條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的措施,以其中的「推廣ERP智能化聯網監管」為例,深圳海關推出了智能化聯網監管平台,企業和海關對相關數據實現共享,「企業的一些核心系統都在ERP系統里,海關通過系統對接,提取監管所需要的數據」,這樣既能夠減少海關監管時的人力,也可以節約企業的時間和成本。

近幾年,深圳海關還在推動企業通過AEO認證。AEO制度是世界海關組織《全球貿易安全與便利標準框架》中的核心制度,AEO企業在進出口時,能享受到優先辦理通關手續、減少查驗、免擔保等便利措施,大大提高通關速度,減少企業經營成本,使企業在國際市場更具吸引力。截至2024年底,深圳市共有468家AEO企業。

擁抱新市場

在2024年深圳外貿的各項數據中,一個新變化引人注目:2024年,東盟首次成為深圳最大的貿易夥伴,深圳對東盟出口增長了37.7%,快於全國整體24.3%。

這一變化的出現,不完全因為東南亞市場對深圳產品的需求急劇上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深圳與東盟的產業鏈合作變得更加緊密。

王振說,近年來,許多深圳的龍頭企業在東南亞加大投資,開展生產環節的布局,深圳出口的產品也逐漸從過去的最終產品轉換為中間品,比如生產過程中的原材料、零部件等,生產鋰電池用到的電芯就是中間品。「過去,我們往往認為由一個國家完成產業鏈的所有環節,形成最終產品出口到其他國家,但是現在,要生產一個最終產品,可能會在N個國家有不同的產業鏈分工。」

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兼常務副主任魏建國此前指出,在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下,深挖中間品貿易潛力、擴大其貿易規模,是中國走向貿易強國的必由之路。他表示,無論是歐美還是日韓,它們在貿易高速發展的時期,中間品貿易佔比都很大,在進口中的佔比達40%—50%,在出口中的佔比達65%—75%,中國的中間品貿易仍有提升空間。

2024年6月,深圳舉行跨境電商貿易博覽會。圖/視覺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深圳進口同比增長19.6%,達到1.96億元,這背後也體現了深圳與東盟中間品貿易的深化。深圳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深圳進口集成電路6854.9億元,增長10.3%;電腦零部件2670.4億元,增長141.8%;半導體製造設備399億元,增長32.1%。

一位跨境物流企業的高管對《中國新聞周刊》說,隨著全球電子產業在2023年底復甦,深圳企業會從東盟進口一些關鍵零部件,這也明顯推動了2024年深圳進口增長。

不過,深圳對於新興市場的開拓絕不僅限於深化中間品貿易,它還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勵深圳企業加速出海,拓展傳統的歐美市場以外的新興市場。

宋丁認為,深圳在出台靈活的應對政策上做得很到位,「國際貿易市場的變化特別快,如果一直對著十幾年、二十年前的模板是跟不上的,但深圳非常靈活,當國際貿易市場出現變化,迅速尋找新市場、新通道、新模式」。

如今,深圳出口的新產品、新品牌並不只銷往歐美市場。數據顯示,2024年深圳對拉丁美洲、非洲的出口分別增長26.3%、16.5%,分別快於全國整體11.9個、11.7個百分點。東盟、拉丁美洲、非洲這三大市場,合計占深圳出口的比重為23.2%,對出口增長貢獻度高達43.4%。

2024年春節假期剛過,劉國正就前往阿布扎比調研考察,一共待了10天,每天會見十多位客戶。道通智能的無人機大約有六成銷往海外,美國是海外第一大市場。此前,道通智能已經在美國西雅圖、德國慕尼黑、義大利、新加坡、越南等地設立了境外分公司和研發基地,劉國正說,現在公司還正計劃在阿聯酋設立分公司來輻射周邊業務,「那裡機會很多」。

深圳各區也都出台了多項推動企業出海的政策。以南山區為例,南山區商務局表示正在籌備面向企業出海的服務平台,一方面服務企業走出去,另一方面通過以商引商等方式引進外資企業、服務外資企業。下一步,南山區還會彙集包括法律、政務、財稅、金融、智庫、人力等各個服務機構,形成一個創新服務聯盟,由區商務局統籌領導,對企業出海提供整體服務。之後,南山區商務局會在新加坡、肯亞等國家、地區設立服務站,服務出海企業。

深圳的下一步

過年期間,仍在假期中,鄧志強就接到了來自深圳各級政府部門的電話。

2月1日,美國取消800美元以下小額商品的免稅豁免政策(T86清關模式)。這會讓不少中國跨境電商受到衝擊,利潤被壓縮。

鄧志強作為拉米酷總經理,另一個身份是龍崗區跨境電商行業協會會長。該消息一出,鄧志強發現,許多賣家其實還沒什麼反應,反而是政府部門更著急。龍崗區的一位領導一直追問鄧志強,這件事企業該如何應對、行業內有什麼解決方法,「他挺著急的,後來反而是我勸他,說要不要再過幾天,稍微等等後續發展」。

節後第一個工作日,鄧志強就受邀參加了專門研討此事的會議,參會者除了賽維時代等跨境電商企業代表,還有來自深圳市商務局、龍崗區商務局、政策研究部門、海關部門的代表,討論如何應對這一變化。

到了2月7日,情況有了反轉。在美國機場開始出現包裹積壓、訂單延誤等混亂狀況之後,美國暫緩執行上述政策,恢復原有免稅條款。不過,包括鄧志強在內的許多跨境電商從業者認為,免稅政策徹底恢復的可能性不大。

必須承認,深圳外貿面臨的挑戰一直存在,並且2025年的挑戰會更多、更難解決。

一季度還未結束,深圳多個部門已經開始為本季度的外貿數據感到緊張。多位政府人士對《中國新聞周刊》說,1月份的外貿數據不算太好,原因是多重的,包括去年1月還沒過年、今年1月則過年了,許多企業沒有開工,也包括去年年底不少企業「搶出口」。

除了這些相對偶然的因素,更為確定的挑戰還有不少。歐陽仁堂說,一方面,外部貿易環境變化是影響深圳進出口的最大挑戰;另一方面,全球經濟進入緩慢增長的新常態,國際市場對深圳出口產品的需求,也較難保持去年的強勁增長。宋丁指出,從另一個維度看,深圳外貿去年的增長太快,今年要繼續維持高增長的難度就很大,並且深圳不僅要應對國際市場的挑戰,也要面對國內其他城市的競爭。

不過,在調研許多深圳企業之後,歐陽仁堂也發現,企業對於外部的種種挑戰已經做好應對的準備,也採取了一些措施。

相比大企業對衝風險的能力,加征關稅、取消小額商品免稅政策對中小賣家的影響更加突出。艾帆說,對賽維時代來說,加征關稅對於成本的疊加其實不大,一方面,服裝產品本身成本基數較低,增加的關稅成本有限;另一方面,賽維時代早在幾年前就已放棄鋪貨模式,轉型做品牌,公司的產品具備一定的品牌溢價。「我們的暢銷產品每年會按照規劃提價,有的產品一年可以提價1—2美元,因此增加的關稅成本,部分可以通過漲價消化。」

深圳市龍崗區商務局外資外貿科科長張飛說,實際上,現在以直郵小包發貨的賣家已經越來越少了,很多賣家提早布局了海外倉。海外倉的建設,可以讓出口企業將貨物批量發送至國外倉庫,實現本地化發貨、配送和退換貨等服務。一些企業選擇亞馬遜等平台建立的倉庫,一些企業選擇自建海外倉,還有一些企業選擇和物流企業建立的第三方海外倉合作。

這也是企業出海的自發需求。鄧志強感慨,現在企業出海,已經和十幾年前不一樣了。「早期很簡單,老外給我們訂單,我們拿著訂單去找廠家做出來,然後把貨物運到港口,後面的事都和我無關了。」而現在出海,老外不再像以前那樣帶著訂單來,需要企業自己去外面找訂單,還要自己送到客戶手上,「這是完全不一樣的思路」。找訂單的時候,企業要考慮目標客戶在哪裡、怎樣才能離客戶更近、怎樣把產品送到客戶手上、怎樣才能降低物流成本,「需要重新考慮很多問題」。

深圳從2023年左右出台政策鼓勵企業自建海外倉。今年1月,國家稅務總局發文,支持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對以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方式出口的貨物實行「離境即退稅」,支持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發展。這意味著賣家通過海外倉出口的貨物,只要完成了報關離境,就可以直接申請預退稅,此舉可以緩解跨境電商的資金周轉壓力。

賽維時代較早啟動了海外供應鏈體系的搭建工作,去年10月,賽維時代的越南生產基地也正式投入生產,目前越南生產產品的佔比達到10%左右,未來還會進一步提升。

艾帆說,去年年初,賽維時代曾邀請合作的供應商一起到越南、印尼等地走一圈,但是跟著他們一起去考察的供應商微乎其微。深圳市有關部門也問過他們,為什麼一些供應商不願意走出去,當時大家分析,一是部分工廠老闆抱有僥倖心理,認為在賽維時代之外,他們還能找到其他合作方,甚至大不了縮小規模;二是因為一些工廠老闆比較保守,出海投入較大,一投資可能就是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元,萬一未來產能不足,可能會導致嚴重虧損。

深圳市進出口商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林文勝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深圳企業到海外建廠,投資很大,這條路不適合中小企業。在國際貿易挑戰日益嚴峻的背景下,「會有一個洗牌的過程」。因此,企業還是需要升級產品、開拓新市場,「就算利潤空間變小了,但活著才有希望」。

一開年,林文勝發現,很多企業都開始出國走訪客戶。「我們商會有一些活動,邀請企業家來參加,他們都說『沒空,出國了』。這種大環境下,企業家是不可能觀望的,中小企業更不能等,一定要跑出去,要做事情。」

(實習生鄧艷陽對本文亦有貢獻)

發於2025.3.10總第1178期《中國新聞周刊》雜誌

雜誌標題:深圳:登頂外貿第一城

記者:張馨予

編輯:徐天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奇精機械走勢驚奇 - 天天要聞

奇精機械走勢驚奇

近期,奇精機械股價上演了過山車走勢,先是連續7個漲停,隨後高位回落,最近兩個交易日又收出兩個跌停,從高位回落幅度超過三成。最近幾年,奇精機械主營業務表現平淡,公司四年前更換了大股東,但凈利潤未見明顯改善。
老年人別再忙著存錢了,拿出50%的存款換成這4樣東西,比存錢靠譜 - 天天要聞

老年人別再忙著存錢了,拿出50%的存款換成這4樣東西,比存錢靠譜

在當代社會,退休後的老年人面臨著怎樣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財富和保障生活質量的問題。傳統的觀念中,許多人選擇了存錢以備不時之需,但這僅僅只是其中的一種方式。實際上,老年人應該從更寬廣的視角來審視自己的財務規劃,有業內人士提醒老年人,別再忙著存錢了,因為只存錢不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