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烈而混亂的撤退」:烏克蘭士兵控訴撤退命令太倉促,戰場生死全靠運氣

2025年03月21日12:10:24 軍事 3309

烏克蘭士兵阿爾捷姆·卡里亞金(artem kariakin)的故事,是烏克蘭從俄羅斯庫爾斯克地區艱難撤退的縮影。在這場未完的戰鬥中,混亂、犧牲與政治博弈交織,暴露出烏克蘭戰線上的脆弱現實,也讓在大國弄權之下烏克蘭的困局。

僅僅一周前,阿爾捷姆和他的部隊還在定期穿越烏俄邊界,執行任務,深入俄羅斯的蘇扎鎮(sudzha)。然而,上周烏克蘭軍隊突然接到撤退命令,場面一片混亂。阿爾捷姆用手機記錄下了撤退中的驚險場景:燒毀的軍車、冒著火光的車輛殘骸,還有不時飛來的俄羅斯無人機。

他回憶道:「撤退的命令來得太倉促了,很多部隊根本來不及組織,直接陷入混亂中。」阿爾捷姆承認,這次撤退是「失敗」的,甚至是「災難性」的。他的部隊只能依靠一條單一的補給路線,通訊設備在俄羅斯境內失效,曾經賴以生存的星鏈衛星系統成了擺設。

儘管如此,他仍然認為,烏克蘭在庫爾斯克的行動並非毫無意義。雖然撤退中損失慘重,但至少成功吸引了俄羅斯東部戰線上的部分兵力,讓烏克蘭軍隊在其他方向上贏得了一些喘息的機會。然而,對於一些從前線撤退的士兵來說,這種勝利的代價太過沉重。

「慘烈而混亂的撤退」:烏克蘭士兵控訴撤退命令太倉促,戰場生死全靠運氣 - 天天要聞阿爾捷姆·卡里亞金

「荒謬」的外交

在士兵們拚命撤退的同時,另一邊,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京正在通話,討論如何結束這場戰爭。阿爾捷姆對此嗤之以鼻:「特朗普說想結束戰爭,只不過是為了兌現自己的承諾;而普京不過是想欺騙特朗普,以便繼續他的戰爭。對我們來說,這些談話簡直荒謬。」

對於出生在盧甘斯克(現被俄羅斯佔領)的阿爾捷姆來說,戰爭意味著家園的淪陷,而特朗普和普京的「談判」不過是一場高高在上的權力遊戲。他直言不諱地表示:「他們只想犧牲我們的家園換取和平。我無法接受這樣的和平。」

撤退後的跨境突襲

「慘烈而混亂的撤退」:烏克蘭士兵控訴撤退命令太倉促,戰場生死全靠運氣 - 天天要聞謝爾蓋

烏克蘭士兵並未因撤退而停止行動,反而在庫爾斯克和別爾哥羅德地區持續發動跨境突襲。士兵謝爾蓋(serhiy)所在的突擊營便參與了這樣的任務。他們不僅要穿越雷區,還要對抗反坦克障礙物「龍牙」,尋找修復損壞的戰車。

謝爾蓋的團隊在夜間行動,試圖減少暴露在俄羅斯偵察機下的風險。然而,即便是夜晚,危險依舊無處不在。俄羅斯的滑翔炸彈、火箭炮、無人機構成了嚴峻威脅。為了對抗這些無人機,烏克蘭軍隊甚至在某些道路上架設了防護網,試圖攔截敵方襲擊。

行動中,謝爾蓋最終找到了損壞的美製布拉德利戰車,這輛戰車被從俄羅斯戰場上拖回,準備送往後方修理。

令人心酸的是,這一幕讓人再次想起烏克蘭對美國軍事援助的高度依賴,而如今美國的態度變得愈發模稜兩可。

「背後交易」與盟友的軟弱

謝爾蓋對於美國未來的支持顯得格外悲觀。

他認為,特朗普對和平談判的熱衷,已經顯現出烏克蘭可能被「出賣」的苗頭。他直言:「如果美國停止支持烏克蘭,那麼停火可能很快達成,但對烏克蘭來說,這將是極其不利的停火條件。」

至於歐洲盟友,他更加不屑:「歐洲根本無法單獨解決這個衝突。他們更關心自己的經濟,而不是安全問題。」

謝爾蓋的憤怒與失望,反映了烏克蘭士兵的普遍心聲:他們渴望和平,但絕不接受以割讓領土為代價的「假和平」。

戰爭背後的棋局:烏克蘭的困局

「慘烈而混亂的撤退」:烏克蘭士兵控訴撤退命令太倉促,戰場生死全靠運氣 - 天天要聞烏克蘭於 2024 年 8 月入侵俄羅斯,令俄羅斯措手不及

烏克蘭對俄羅斯庫爾斯克地區的突然進攻,確實出其不意地撼動了俄軍的防線。然而,這種冒險的軍事行動同時暴露了烏克蘭的戰略困境:孤立無援的補給線、短視的戰略規劃,以及依賴外國支持的現實,都讓烏克蘭陷入兩難境地。

而與此同時,大國間的權力遊戲仍在繼續。特朗普與普京的通話,只是這場地緣政治博弈中的一環。對烏克蘭士兵來說,這場戰爭不僅是保家衛國,更是一場不得不參與的生存鬥爭。

戰爭的盡頭是否真的存在和平?

烏克蘭士兵告訴我們,和平並非無條件的選擇。當外界試圖用談判為戰爭畫上句號時,真正的代價卻往往由前線士兵和普通民眾承擔。

烏克蘭的撤退讓人看到了戰爭的殘酷,也讓我們重新思考:所謂和平的意義,究竟是誰的和平,又是誰的代價?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山東艦編隊為何選擇在香港向公眾開放?專家解讀 - 天天要聞

山東艦編隊為何選擇在香港向公眾開放?專家解讀

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母艦山東艦,導彈驅逐艦延安艦、湛江艦及導彈護衛艦運城艦組成的航母編隊,攜多型艦載戰鬥機、直升機和陸戰隊員,已經在今天上午抵達香港特別行政區。此次山東艦編隊為何選擇在香港向公眾開放?軍事問題專家 張軍社:這樣的安排釋放
聯合國專家呼籲對以色列實施武器禁運 - 天天要聞

聯合國專家呼籲對以色列實施武器禁運

當地時間3日,聯合國專家向人權理事會提交的最新報告指控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構成「種族滅絕」,並呼籲國際社會對以色列實施武器禁運,切斷經貿聯繫。聯合國巴勒斯坦被佔領土人權狀況特別報告員 阿爾巴內塞:被佔領的巴勒斯坦領土正經歷末日般的災難,加沙地帶的民眾仍承受著難以想像的痛苦。以色列正在實施最殘酷的...
法新社鏡頭下暗色系的拍攝風格,本想著塑造「壓迫感」 - 天天要聞

法新社鏡頭下暗色系的拍攝風格,本想著塑造「壓迫感」

法新社鏡頭下暗色系的拍攝風格,本想塑造「壓迫感」,卻意外展現出別具一格的中國海軍實力。 不得不承認,法新社在新聞拍攝領域頗具專業水準,總能拍出大片質感。這次拍攝所運用的濾鏡賦予畫面金屬質感,那種壓迫感十足的畫面風格令人眼前一亮。
王若愚:我軍兩艘航母首次對外開放,為何都設在香港? - 天天要聞

王若愚:我軍兩艘航母首次對外開放,為何都設在香港?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若愚】7月3日至7日,由航空母艦山東艦、導彈驅逐艦延安艦和湛江艦、導彈護衛艦運城艦組成的海軍艦艇編隊將訪問香港。其中,7月5日至6日,山東艦在西面2號錨地面向香港市民開放,派票2000張;湛江艦、運城艦在昂船洲軍港開放,派票8000張。每次放票幾乎是「秒光」,至7月2日,所有門票均已約滿,這...
央視武器曝光!專打電力不傷人,台海戰略迎來新王牌? - 天天要聞

央視武器曝光!專打電力不傷人,台海戰略迎來新王牌?

燈滅了、手機黑了、地鐵停了,整座城市突然陷入死寂——但街道上的人群卻毫髮無傷。這不是科幻電影,而是央視剛剛曝光的新型導電纖維彈的真實威力!一枚490公斤的導彈升空,90枚子彈藥在目標上空炸開,漫天飄落的不是彈片,而是比頭髮絲細百倍的碳纖維絲
北約制裁大鎚砸下,俄軍工產能反爆2.5倍,隱形戰機量產破局 - 天天要聞

北約制裁大鎚砸下,俄軍工產能反爆2.5倍,隱形戰機量產破局

北約的制裁大鎚砸了三年,俄羅斯軍工不僅沒趴下,反而開足馬力搞出逆天增長!國防部長別洛烏索夫撂下狠話:俄軍已為未來十年和北約可能的軍事衝突做足準備。更絕的是——俄軍工廠機器24小時不停轉,坦克產能翻6倍,無人機日收3500架,連核導彈都加速量
700餘條航線,2400萬人次!C909,飛得更高更遠 - 天天要聞

700餘條航線,2400萬人次!C909,飛得更高更遠

C909,飛得更高更遠(大數據觀察)數據來源:中國商飛 版式設計:蔡華偉7月1日上午,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所屬的國產C909客機平穩降落在蒙古國烏蘭巴托成吉思汗國際機場,標誌著國航首條C909國際航線正式開通。
從轉業軍人到「金蟬司令」:孫欽國的千畝金蟬夢 - 天天要聞

從轉業軍人到「金蟬司令」:孫欽國的千畝金蟬夢

濟南市章丘區相公庄街道李房新村的夏夜,幾百盞手電筒的燈光如流螢般穿梭在170畝林地里,孩童們興奮的尖叫聲和大人們專註捉金蟬的剪影在林間躍動。這裡正上演著一場現代版的「捕蟬記」,而幕後的導演,是一位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