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中東局勢讓人心頭一緊,尤其是在美國總統特朗普與葉門胡塞武裝的摩擦這件事上,更是讓國際社會捏了一把汗。誰能想到,美國總統特朗普會如此強硬地對待胡塞武裝,這場突如其來的衝突,就像是一場高調的國際政治秀,而背後暗藏的戰略博弈,遠非台前的戰鬥那麼簡單。
戰爭的序幕是由一系列空襲拉開的。美國的「杜魯門」號航母編隊如同一頭沉睡的巨獸,在紅海峽谷里突然醒來,並向胡塞武裝控制的葉門地區發起猛烈攻擊。據報道,短短几個小時內,美軍f18艦載機便對葉門首都薩那和其他戰略要地進行了47次空襲,造成至少53人死亡,另有百餘人受傷。
胡塞武裝被特朗普激怒,用迅猛的姿態展開了反擊。在16日的打擊中,使用18枚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將目標鎖定在美國的航母編隊上,並派出無人機進行攻擊。在當地時間17日,葉門胡塞武裝宣布在24小時內,已經連續兩次打擊美國海軍航母杜魯門號。
究竟是什麼促使特朗普政府如此強硬?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的表態給出了部分答案。他聲稱,這次行動與拜登時期的「護航任務」不同,特朗普政府不會容忍胡塞武裝掌控紅海的重要航道。看起來,美國這次不是簡單的軍事打壓,而是企圖通過徹底的「去軍事化」來遏制胡塞武裝的戰略發展。特朗普本人更是將矛頭指向了伊朗,表示胡塞武裝的行為將由德黑蘭負責。這無疑是在國際社會中釋放出強烈信號:華盛頓不僅不會袖手旁觀,還會藉機全面施壓伊朗。
而面對美國的咄咄逼人,伊朗表現得相對冷靜。雖然德黑蘭明確表示沒有參與胡塞武裝的軍事行動,但言辭中透露出如果受到威脅將堅決反擊的強硬立場。同時,俄羅斯在這場角力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據路透社3月16日報道,俄外長拉夫羅夫站出來發聲,表示美國必須停止對葉門的空襲,呼籲各方進行政治對話以尋求解決方案。這番舉動無疑在為胡塞武裝撐腰,間接也給伊朗提供了支持,凸顯了俄方在中東問題上的利益考量。
不難看出,表面上的軍事衝突實際上是幾大勢力之間的複雜較量。胡塞武裝儘管頂著巨大壓力,卻憑藉豐富的無人機、火箭彈和導彈庫存,展示了一定的軍事能力。而特朗普的空襲,看起來聲勢浩大,背後更多的是一種戰略恐嚇,希望壓迫伊朗放棄核計劃。但若想真正「消滅」胡塞武裝,僅靠空襲顯然不夠,除非美軍願意冒險出動地面部隊進行入侵。然而,歷史經驗表明,美國往往難以在中東的地面戰爭中全身而退。
同時,也不能忽視胡塞武裝對以色列的態度。胡塞武裝總司令阿卜杜勒·馬利克·胡塞明確表示,只要美國攻擊葉門,他們就會攻擊美國和以色列的船隻,並繼續對以色列實施海上封鎖,以回應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封鎖。這樣的誓言聽起來激昂且決絕,體現了胡塞武裝不屈的鬥志和作為阿拉伯世界一員的宗教情感。
美國對葉門的空襲,雖然在短期內給予胡塞武裝沉重打擊,但從長遠來看,或許只能贏得一時。胡塞武裝已經在中東塑造了不容忽視的力量,特別是在曼德海峽這一重要的海上通道。特朗普當前的策略更像是用戰爭遊戲來試探各方的底線,但如果誤判形勢,最終可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