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央視最新公開的山東艦畫面可以看到,航母艦艏偏左側的起飛線有很明顯的艦載機輪胎印,而右側幾乎沒有,這說明山東艦高頻使用的是2號起飛位與3號起飛位(共用偏左側起飛線)。
其實不論是滑躍航母,還是彈射型航母,真正高頻使用的就是兩個起飛位,這是基於艦載機甲板高效率調度的優化選擇。
山東艦師承遼寧艦,而遼寧艦也與蘇聯海軍的航母應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兩艦原本是防空型航母,最能提升艦載機放飛效率的起飛位其實就是艦艏的1號起飛位與2號起飛位。
比如下面這張此前公開的比較經典的遼寧艦24架殲15「滿載出動」畫面,就是完全依賴艦艏短距輕載起飛位(1號位與2號位)。
不過,基於遼寧艦獲取的戰術應用經驗,如今的山東艦似乎更強調3號起飛位的應用。
3號起飛位也被稱為「遠點重載起飛位」,艦載機滑跑距離可達195米,能夠實現滿油滿彈起飛,在此滑跑起飛的艦載機通常可以掛載大型對面打擊彈藥。
比如空艦導彈、空地導彈,這就表明山東艦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降低單位時間內的艦載機出動次數,以此換得「打出去」的攻擊能力,而不再是一味的防禦,轉型成為「打擊型航母」。
這裡的「打出去」也不僅僅是強化對面打擊能力,即便是制空型任務載機在3號起飛位起飛,也因為油量更多,從而能換得更遠的制空作戰半徑與滯空時間。
而山東艦之所以能夠專註於「打出去」任務,不得不說這是航母編隊屬艦能力提升的效果,比如有著強態勢感知,配置112個垂髮單元的055萬噸大驅這種有著新質作戰能力的主力艦,能夠大幅降低航母自身的防空壓力。
實際上,即便是出動效率較低的3號遠點重載起飛位,勤奮且睿智的海軍官兵們也已經實現了該起飛位的最大能力釋放。
前不久官宣就公開過山東艦連續3個波次放飛36架次殲15艦載機的高頻齣動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