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對華加征關稅後,中方對美實施4連反制,中方的強硬反擊,也讓歐盟明白了特朗普為何不對華出重手,因為特朗普吃軟不吃硬,而一心討好美國的歐盟恐怕處境就沒那麼好了。
2月1日,美國宣布將從2月4日起對華商品加征10%的關稅,這也是繼加拿大和墨西哥之後,第三個明確加稅的國家。不同的是,加拿大和墨西哥相繼就芬太尼和移民問題向美國妥協後,特朗普宣布將暫緩30天對兩國加稅。
按照最新關稅,中國對美出口商品平均關稅將達到28%,遠超其他國家,此舉嚴重破壞中美正常經貿關係,也嚴重損害中方利益。中方對特朗普的回應也是4連反制。
2月4日,中國商務部宣布,將對美國能源、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皮卡加征10%到15%不等的關稅。同時,中方將將2家美國企業拉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對谷歌進行反壟斷調查。宣布對鎢、碲、鉍、鉬、銦相關物項進行出口管制。
新的關稅條例將在2月10日起生效,之後的數天就是給特朗普收回命令或者中美雙方談判的時間。中方這連續4記重拳反擊,精準且有效,白宮方面隨後表示,特朗普將在本周與中方高層通話。
從某種程度上看,特朗普是吃軟不吃硬的,越硬氣反而會更讓特朗普忌憚,此前特朗普大放厥詞表示將對中方加征60%的關稅,結果卻加征了10%,反而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是特朗普對中國手下留情了嗎?並非如此,只是因為中美如今實力差距更小,中美貿易爭端進行了7年,中方有足夠的反制手段讓美國忌憚。
然而中美的交鋒,卻讓歐盟傻眼了。一直以來,特朗普對歐盟表現出來的就是一定要對歐盟加關稅,美國前三大貿易逆差國是墨西哥中國加拿大,都對三國加征關稅了,那麼歐盟自然是跑不了的。況且對歐盟加稅,特朗普早就說出來了,自然不會就此打住。
而歐盟也明白,特朗普早晚會對歐盟舉起關稅大棒,所以在特朗普勝選後,歐盟就極力討好特朗普,希望特朗普手下留情,不要對盟友下手。
為此,馮德萊恩表示會全面停止購買俄天然氣,轉而從美國購買高價天然氣,而卡拉斯更是喊話特朗普美歐應該聯合對付中俄,不要讓中國看笑話。然而對於歐盟的討好,特朗普並沒有理會,他公開表示,下一個目標就是歐盟。對特朗普來說,一個更加分化的歐盟才更符合美國的利益。
只有歐盟加劇分化,成為一盤散沙,才更方便美國吸血歐盟。美國現在糟糕的經濟情況以及美債危機,是特朗普舉起關稅大棒的直接原因。想要延續美國霸權,必須解決目前美國的困境,唯一的辦法就是收割中國或歐盟,相比來說,歐盟更加簡單。而且在俄烏問題上,歐盟嚴重依賴美國,美國可以藉此輕鬆拿捏歐盟,而中國則強硬的多。
事實證明,能讓聽懂的只有強大和強硬,妥協換來的只會是美國的變本加厲。這一點從特朗普對中加兩國加征關稅稅率不同就表現出來,加拿大和美國內部都大力抨擊特朗普這種區別對待,怎麼對盟友重拳出擊?原因就是中國太強大了,而且也太強硬了。
特朗普多次公開表示,要避免高關稅,就到美國辦廠投資,這也是特朗普舉起關稅大棒的根源,刺激製造業迴流,重塑美國製造業,讓美國再次偉大。然而現實卻是,美國刺激製造業的政策效果一般,台積電在美國投資數百億美元,哪怕數年間已經完工都無法實現量產,因為美國人工成本太高,缺乏足夠的熟練廉價產業工人。而且習慣金融業賺快錢的美國資本也根本沒有動力重塑美國製造業。
2024年中美雙邊貿易額高達6882.8億美元,其中中國對美出口5246.6億美元,而從美進口只有1636.2億美元。主要進口美國商品是農產品,能源,以及部分高科技產品。這說明了美國對華優勢僅剩下部分高科技產品,這也是美國為何會極力推高高科技和人工智慧領域的股票,然而中國AI模型DeepSeek公布後,美國高科技人工智慧股票大跌上萬億美元,其中英偉達市值蒸發超過5000億美元。
一旦美股泡沫破裂,或者中國攻破美西方的高科技壁壘,那麼美國還剩下什麼?現在的特朗普也只能拿著關稅大棒來恐嚇世界。現實卻是特朗普用關稅刺激美國製造業復甦,很可能無法成功,反而把關稅成本轉嫁到美國消費者身上,導致美國通脹居高不下。
此次中國對美國能源、農業機械、皮卡的加稅,直指共和黨大本營,美國中部農業州。中方的精準反制就是告訴特朗普,中國有足夠的底氣和手段來反制特朗普的關稅大棒。要不然,特朗普也不會在中方宣布反制後,立刻表示將與中方高層通話。事實上,特朗普不過是用關稅大棒虛空造牌,製造極限施壓的姿態,逼迫中方讓步,獲取更多利益。然而中方的強硬反制也明確告訴了特朗普,中國國家發展利益不容侵犯。
參考資料
界面快訊 2025-02-04 13:07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