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率部在朝鮮戰爭一九五一年的夏秋季防禦戰中,用時3天就殲敵17000餘名,創下歷史最高記錄;卻因細菌感染、敗血症和腦膜炎去世,時年37歲,是我軍在抗美援朝作戰中犧牲的最高指揮官,他就是六十七軍軍長李湘。
圖來源於網路
奇怪的是在他犧牲後,彭老總不允許任何人公開死訊,就連他的葬禮也被拖到了五個月後才進行,彭老總為什麼要這麼做,而李湘的死因究竟是什麼?
1915年,江西省永新縣的一個農戶家裡,迎來了一個兔寶寶,雖然家境貧寒,但父母還是對他的到來十分喜愛,並為他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李秀里。
然而這個活潑的少年並沒有像父母給他起的名字那樣文秀,反而在15歲那年就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開始鬧革命。後來他被分配到紅九師二師五團當司號員,隨部隊進入湖南。
圖來源於網路
朱老總看著這個機靈能幹的「紅小鬼」十分喜愛,並主動套近乎問起他的名字,聽到是李秀里,朱老總笑稱,這個名字太秀氣,不適合一個要轟轟烈烈鬧革命的軍人,便指地為名給他改了名字,就這樣李秀里改名李湘。
雖然李湘年紀不大,可革命鬥爭經驗卻很豐富,兒童團、少先隊員、共青團員,他一步一個腳印,加入紅軍後更是苦練殺敵本領,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並如願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踏實肯干,腦袋靈活的他在戰鬥中表現突出,也很快被提拔為排長,後又升任政治指導員,先後參加過中央蘇區的五次反圍剿戰爭,並兩次立功授獎。
抗日戰爭期間,擔任晉察冀軍區第一分區鄧華支隊作戰科長的李湘,率部參與了我軍出師以來的第一個大勝仗——平型關戰鬥,並憑藉著英勇的作戰表現升為營長。
並在隨後部隊向東挺進的過程中頻頻立功,升任團長,率領全團參加了著名的百團大戰;解放戰爭時期,李湘率部轉戰在華北戰場;戰爭勝利後,他已是解放軍六十七軍的軍長兼唐、秦警備區司令員。並於1951年初,奉命率部赴朝作戰。
而彼時抗美援朝戰爭經過五次戰役的較量後,雙方在「三八線」南北地區進入相持階段,轉入戰略防禦。為了給談判爭取更多有利條件,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趁朝鮮北部發生洪水災害,我軍供應困難之際,發動夏季攻勢。
圖來源於網路
1951年9月,美軍步兵、飛機、坦克、炮兵協同向第李湘率領六十七軍的防禦陣地發起猛烈進攻,但李湘早已做好了準備,他冷靜指揮各部依計而行,依託提前建造好的堅固陣地頑強阻擊,創造了3天殲滅敵軍17000多人的最高紀錄。
圖來源於網路
為了拔除這個眼中釘,美軍悍然違背人道主義,將接收的731部隊戰犯派往朝鮮戰場,對我軍實施滅絕人性的細菌戰。只見美軍幾架偵察機從六十七軍的陣地上上空飛過,並沒有像往常一樣投擲炸彈,反而扔了一些空彈殼下來。
殊不知正是這些看起來平平無奇的空彈殼,卻攜帶了可怕的病毒。而此時,李湘已經因為連日作戰身體有些不適,但他卻顧不上休息,依然堅守前線,帶領指戰員組織戰士防疫,指揮部隊構築新的防禦工事。
就在他和下屬親自到現場勘察這些處處透露著詭異的空彈殼時,不幸被美軍精心準備的細菌感染。當他從現場回到指揮部後沒多久,便感到頭暈目眩,戰士見狀只以為是他工作太勞累,身體吃不消,連忙扶著他去休息。
圖來源於網路
可李湘並不以為意,在自己找了一些葯吃下後繼續研究當前形勢,布置戰術,可即便吃了葯,他的癥狀並沒有得到緩解,反而越來越嚴重,不到一小時他再次感到頭部劇痛,並且還長出了一個癤子。
而在第二日,他的癥狀更加嚴重,擠破的癤子完全沒有癒合,還開始擴散,李湘只覺得整個臉都腫脹痛疼,指揮部的戰士看到後嚇了一大跳,大家立馬意識到這並不是簡單的上火發炎。
為了不影響作戰,李湘被大家送去了戰地醫院,可由於戰場上條件匱乏,並沒有查出真實原因,醫生判定李湘只是傷口感染,給他開了一些消炎藥,說是吃完葯就能痊癒。
李湘也並沒有起疑,帶著消炎藥又回到了前線開始指揮,而且吃完消炎藥後他也覺得自己的癥狀有所好轉,直到一周後他突然昏倒在地,再次被送到醫院搶救,可此時已經過了最佳搶救時機,他的病情不斷惡化,由細菌感染轉化為敗血症和腦膜炎,由於醫療條件限制,終因搶救無效於1952年7月8日去世,年僅37歲。
圖來源於網路
彭老總得知情況後,看著報告中的腦膜炎和敗血症,讓他十分疑惑,李湘入朝前明明身體十分健康,又怎麼會突然患上這種病症,就算是得了這兩種病,戰地醫院的藥物也能保障李湘的生命,讓他回國調養。
而從病發到離世短短的7天時間,讓彭老總認定著背後絕不簡單,在得知李湘觸碰過美軍投擲下來的空彈殼以及查清真實原因是生化武器感染後,彭老總卻下令讓所有知情人士不得向外透露消息,李湘的遺體被簡單埋葬在朝鮮,五個月後才運送回國,安葬於華北軍區烈士陵園。
而彭老總之所以這麼做,也是為了穩定軍心。一方面考李湘職級太高,另一方面生化武器威力又太大,如果讓戰士們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直到李湘軍長是細菌感染去世,很可能影響士氣,甚至對次產生恐懼心理,影響整個戰局,因此彭老總不得不忍痛下令,暫時隱瞞李湘將軍的去世真相。
圖來源於網路
李湘軍長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犧牲的最高指揮員。金日成稱讚他是「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朝鮮勞動黨和政府授予他「朝鮮一級國旗勳章」。
翻開朝鮮平壤友誼塔下存放著的10本志願軍烈士名冊,第一本第一頁的第一個名字,就是被朝鮮人民民主共和國授予「一級國旗勳章」的第六十七軍軍長李湘。
英雄已逝,但他們的精神長存。李湘將軍直至倒下的最後一刻,都堅守在陣地上,忠實履行著軍長的職責,這種對革命事業敢於擔當、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後世子孫永遠銘記、好好學習。
遺憾的是李湘犧牲得太早了,如果他活到戰爭結束,全軍大授銜時一定可以被授予中將軍銜;不過,在家鄉人民和全國人民的心目中,李湘也是受人尊敬的「開國將軍」。如今,英雄的故事名揚天下、英雄的精神後繼有人,李湘這個名字將永遠受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