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沒有想到,
2025年全球進入新一年的開始,
可2024年的尾端,
卻是以一場航空悲劇結束。
韓國濟州島航空波音737-800,
於12月29日發生墜落,
造成179人遇難。
雖說有交通就會有意外,
但是韓國這起空難,
被視為:
人類歷史上惡性程度名列前茅。
主要是這起事故的原因,
實在太抽象了。
一開始,
人們把原因歸結於是「鳥類撞擊」,
根據目擊者證言和初步調查,
飛機在著陸前夕,
右翼發動機上方出現火花,
並有鳥群。
但是人類防鳥技術已經非常發達,
就是撞擊鳥群也可以迫著陸。
於是人們,
把事故原因又放在「制動失效」。
在右發動機因鳥撞受損後,
這架飛機決定迫降。
但讓人不解的是,
客機在最終降落前,
根本就沒有進行過空中放油操作。
且降落的時候,
飛行員連起落架,
乃至於襟翼和擾流板都忘了放。
顯然飛行員具有重大責任,
但即使是出現這麼多意外,
因為飛機降落姿勢平穩,
所以緩慢滑行之後,
還是可以安全停穩,
至少不會乘客皆滅。
可偏偏最不該發生的事發生了,
罪魁禍首居然是一堵牆!
韓國的這個機場,
也不知道怎麼想的,
在跑道的盡頭,
居然用鋼筋混凝土,
修了一堵很硬很硬的牆,
直接導致飛機撞上去。
然後因為燃油沒有泄露,
發生了大爆炸,
全機181個人,179個人遇難。
這次空難最抽象的就是這堵牆,
奇葩到令人感覺匪夷所思,
千不該萬不該的一堵牆。
網友評:純純人禍,純純菜,
平時那麼多豆腐渣工程,
偏偏要把一堵水泥牆,
修得那麼實誠。
其實,韓國這起禍本不應該發生。
因為過去有一場空難,
已經給了後世深刻的教訓,
在那場空難中,
有一位特殊的中國巨星辭世。
他一生都在救中華,
更給世界留下血淚警鐘長鳴,
可惜,
今天的韓國還是釀出了悲劇。
他叫:馮如。
馮如12歲隨舅舅一起去美國,
18歲就通曉36種機器製造。
在紐約,
他設計製造的無線電發報機,
被人爭搶搶購。
中國飽受欺凌的年代,
這是很難想像的一幕:
在恃技術為傲的美國最繁華城市,
一個中國人,竟會成為當地,
最受歡迎的機器製造家。
正當馮如潛心研究和製造機械時,
他聽說了這樣一個消息:
美國萊特兄弟試飛成功了,
人類史上第一架飛機!
不過當時,
所有人都還沒有意識到飛機的發明,
將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就連美國都沒意識到,
這一發明有多重要,
以至於萊特兄弟的這架飛機,
在馬廄里蒙塵兩年之久。
可是,卻有一個中國人,
敏銳地感覺到,
飛機,
將成為日後軍事上不可缺少的裝備,
如果我的祖國,
能擁有千百架飛機守在各個港口,
那足以使中國國防強大起來,
外國列強再也不敢欺負我們!
這個最先開眼看航空的人,
正是馮如。
但他要面對的,不光是周圍人,
對於是否需要飛機的質疑,
還有經濟和技術的限制,
可馮如堅定地說:
「我發誓要用畢生的精力,
為國家研製成飛機,
苟無成,毋寧死!」
在美國,
他固執地做著中國的航空夢。
1907年,馮如在美國,
開了屬於中國人的,
第一家飛機製造公司。
技術是最大的困擾,
萊特兄弟的飛機雖不受重視,
但人家也不「傻」,
為了保持壟斷地位,
把所有關於飛機的資料,
全部封鎖起來。
馮如全部所有的,
就只是報紙上的隻言片語,
還有他自己腦子裡,
多年學到的動力學知識。
在這一片荒蕪中,
要走出一條無中生有的路,
馮如拼了命一般,
沒日沒夜畫圖紙做研究。
最艱難的時候,
他渾身上下摸出一個子兒,
忍著飢餓,也要拿這錢買報紙,
哪怕上面只有一句話對他有用。
他苦苦堅持著,
因為他知道,自己身上擔著的,
是一個民族的希望。
可他面對的最痛苦的煎熬,
是一次次的失敗。
有一次,他登上飛機試飛,
好不容易搖搖晃晃升起幾丈,
突然一個倒栽蔥掉了下來,
馮如頭朝下摔得鼻青臉腫,
疼得蜷縮起來像只蝦米。
朋友聽說後心有餘悸對他說:
「你不知道試飛是會死人的嗎?
這次死裡逃生實在僥倖,
以後可別這麼幹了。」
馮如擺擺手說:
「搞試驗,哪有不失敗的?」
養好傷後,
他又急著研究試飛失敗的原因。
半年封閉攻關後,
1909年9月21日,馮如登上飛機,
烈烈風中眾人把飛機推下土丘,
一米,兩米......抬頭,
飛起來了!飛上天了!
馮如以土丘為圓心,
操縱飛機作橢圓形繞空飛行。
那天,
馮如以2640英尺的航程,
超過萊特兄弟,
首次試飛852英尺的成績。
那天他走下飛機,淚流滿面,
真正屬於中國人的第一架飛機,
成功了!
這一天,是中國人在天空,
第一次留下飛機身影的日子,
是中國航空史上創世紀的日子!
馮如和他研發的第一架飛機
試飛成功第三天,
美國多家報紙以醒目標題刊登:
「中國人航空技術超過西方。」
媒體驚呼:
「在航空領域,
中國人把白人拋在後面!」
這樣的新聞,
在1909年無異於一個重磅炸彈,
炸醒了蒙昧中國人的奮進之心!
無數國人,
紛紛留下激動地淚水,
飛上青天,
祖祖輩輩嚮往的神話故事,
馮如實現了.......
1910年6月,馮如又製成一架,
當時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飛機,
那時候,
孫中山正在美國進行革命活動。
特地趕去參觀馮如的飛行試驗,
當看到飛機升起,穩穩降落後,
孫先生高興地直說:「吾國大有人矣!」
10月,
馮如駕駛自製飛機參加國際比賽,
代表中國獲得冠軍,驚艷全世界!
這一年,他年僅26歲!
外媒對馮如的報道
比賽結束後,
航空人才得到歐美各國爭相重金聘請,
與此同時,
來自孫中山的回國邀請,
也遞到馮如手中。
他想都沒想就開始收拾行李:
「我學機械,造飛機,
不是為了個人名利,
而是為了祖國的富強,
為了和平的天空,我們儘快回國!」
1911年,馮如帶著三名助手,
和他們製造的兩架飛機,
(單翼、雙翼各一架),
及製造飛機的機器回到廣州。
1912年初,
孫中山就任大總統,
馮如被任命為陸軍機長,
負責籌建空軍。
可誰也沒想到,
天才天才,天妒英才,
最悲痛的事發生了......
1912年8月,
馮如在廣州郊區作飛行表演。
那天試飛場地周圍擠滿了群眾,
一片歡呼聲中,馮如登上飛機,
像雄鷹一樣在天空悠悠飛翔,
表演結束後,馮如準備著陸。
突然,他望見預備降落的跑道上,
有兩個兒童在戲鬧,
如果繼續按照原定路線,
不幸的事件即將發生。
千鈞一髮時,
馮如猛拉操縱桿飛機衝上天空,
由於速度太快飛機失去平衡,
劇烈地抖動中,飛機急速墜落.......
當他們把馮如從飛機殘骸中搶救出來,
他受了重傷,嘴角血流不止。
那一天,搶救無效的馮如,
長眠在鮮花之中,
那一年,他只有29歲,
中國航空界的拓荒者,
一顆偉大的巨星,隕落!
以身殉職,馮如在彌留之際,
無一字提及家人,
無一句涉及私人財產,
只囑咐眾人:
「吾死後,爾等勿失進取之心!」
29歲啊,
正值最好的年華,他卻走了。
他的遇難是殉道,
也給全世界航空,
留下一個血淚教訓:
飛機跑道上,不應該出現,
或設有任何包括人在內的障礙物。
自馮如遇難後,這麼多年來,
中國民航人連聽都沒聽過,
有人敢在跑道安全區內,
用混凝土修建築的,
還把這個障礙物,
直接正對著跑道放。
而他的離開對中國而言更尤為可惜,
因為短暫一生,他做到了五個第一:
他是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
製造師和飛行家;
他製成了中國第一架飛機「馮如1號」;
他創立了第一家中國航空飛行公司;
他第一個提出了航空戰略理論;
他是中國航空第一人......
很多年後,國家郵政部,
發行飛機發明紀念100周年郵票,
以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馮如,
設計製造駕駛的2號飛機為郵票圖案。
2009年,
中國航空百年暨空軍建軍60周年之際,
中國空軍,
授予馮如「中國航空之父」稱號。
而北大航空航天三大院,
其中就有馮如書院,
他的名字在北大永遠鐫刻!
殉社會者則甚易,
殉工藝者則尤難。
曾經吾國有馮如,
而今吾等皆不識,
但終有人記得。
馮如,一位航空的開拓者,
一位偉業的殉道者,
他用自己的一生,為中國航空,
留下了千秋萬代的實學!
今聞空難,祭思馮如,
讓我們一起,
向中華民族一代航空先驅、
中國航空之父馮如,
致以深深的緬懷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