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會現場爆發激烈爭吵,這次美國的身份發生改變,但對於美方所提出的無理要求,中方代表堅決不答應,當眾要求修改發言稿內容規則。
當地時間12月16日,聯合國安理會再次就俄烏軍事衝突舉行了一場公開會,商議討論如何讓緊張局勢得到有效的緩和。期間美國常駐代表格林菲爾德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突然將矛頭對準中國,宣稱中國為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提供了一個所謂的「戰爭工業基礎」,包括支持俄羅斯的軍工企業生產,出口半導體產品和其他武器部件。而在聽到她的這番發言之後,現場並沒有任何國家選擇附和,即使是美國的西方盟友也選擇在此事上保持沉默,因為他們非常清楚,美國代表的發難完全就是一件子虛烏有的事情,是一種故意潑髒水的錯誤行徑,而中方也必然會展開相應的反制行動,如果現在選擇與美國沆瀣一氣,狼狽為奸,將是一個非常不理智的選擇。
也正如那些西方國家代表所預料的那樣,面對美方代表的指責批評,即便美國是本月安理會的輪值主席國,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絲毫不留情面當場予以駁斥,他明確指出,當前圍繞烏克蘭問題形勢正在發生變化,「美國代表團的發言稿也應該改一改了」。同時,他還代表中方敦促美國可以與國際社會一道,為烏克蘭危機的早日實現政治解決,作出切實的努力。言外之意,美國與其在聯合國安理會上對中國進行攻訐指責,倒不如多花些力氣和精力,早日讓俄烏衝突實現和談與停火止戰。
只是這次,耿爽代表的發言不僅如利劍般直擊美國的七寸要害之處,而且更是揭露了美方的醜陋嘴臉。在俄烏軍事衝突爆發之後,中國就一直聯合國際社會為烏克蘭危機的政治解決作出諸多努力,也一直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勸和促談,也為受到戰爭影響的民眾和地區提供力所能及的人道主義援助。反觀美國除了源源不斷的提供軍事援助,讓這場軍事衝突持續升級以外,還多次與盟友一起對俄羅斯發難,使得烏克蘭戰場的緊張局勢持續升級,所以誰是拱火者,誰是救火員,國際社會都一目了然,美國這種試圖通過潑髒水,強行給中國扣黑鍋的錯誤行徑,不會得到其他國家的認可和支持,相反還會因為強行拱火而遭至國際社會的厭惡和反感,屬於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有分析認為,中美兩國代表在安理會現場的激烈交鋒,本質上就是中美兩國的一次政治博弈。美國的目的也很簡單,那就是儘可能將中國拖下水,好利用這場軍事衝突,牽制中國的精力和關注度,最好是可以藉助這次的烏克蘭危機去攻擊中國的國際形象,從而達到削弱中國國際影響力的目的,為美國在後續博弈較量中爭取到更多的主動權。但美國其實也應該明白,這場軍事衝突已經到了尾聲,停火止戰或將在不久之後全面實現,美國那些打著「和平」標口號的錯誤行徑,只會加速美國霸主地位的分崩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