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兵多將廣,南下之際為何司令部缺幹部?聶帥婉拒當四野政委

2024年12月03日23:53:28 軍事 1678

1949年4月,四野百萬雄兵挾大勝餘威繼續南下,一路摧枯拉朽,加速蔣家王朝的覆滅。

眾所周知,四野(東野)本身就是由各根據地抽調的精銳組成,長期以來最受中央關注,某種程度上來講,這支部隊的實力就決定著解放戰爭的結局。

但奇怪的是,四野在南下之際似乎很缺幹部,又是從華東調來個政委,又是從華北調來兩個參謀長,明明自身兵強馬壯,為何還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四野兵多將廣,南下之際為何司令部缺幹部?聶帥婉拒當四野政委 - 天天要聞

自解放戰爭開始,林總麾下的幹部數量就是全軍之最。當初為了搶佔東北,中央除了抽調大量一線作戰精銳外,還專門配備兩萬餘幹部,為的就是迅速將東北的局面打開,以此來奠定勝利基礎。

後來的發展也如中央所願,出關時僅有10餘萬的隊伍,經歷東北人民自治軍、東北民主聯軍東北野戰軍這三個階段後,地方武裝加野戰部隊兵力直破百萬。

跟隨林總作戰的人才也是難以盡數,善於指揮的有蕭勁光、劉亞樓、鄧華、李天佑、韓先楚、劉震等人;長於政工的有羅榮桓、譚政、蕭華、莫文驊、賴傳珠等人;

精於後勤的有高崗、陳雲、周純全、李聚奎、楊至成等人...堪稱「全明星」陣容。

按道理來說,這樣的超強組合,光靠自己就已能很好完成南下任務,為何還要「借」人呢?這主要在於,部隊動身之前,班子進行過一系列調整。

四野兵多將廣,南下之際為何司令部缺幹部?聶帥婉拒當四野政委 - 天天要聞

原先東野時期的「林羅劉」黃金搭檔,南下之際,就只剩「林」一個了。

最先離開的是政委羅榮桓,其實羅帥從抗戰後期就已查出患有嚴重的腎病,但山東是由他一元化領導的,為了組織,他咬牙堅持在崗位上。直到部隊出關,中央才強命他去蘇聯治療。

羅帥是心繫大局的人,身體稍微康復,又趕回國內工作,廢寢忘食、日夜操勞。

戰爭對身體摧殘是最大的,那幾年裡,他經常身體會不舒服。平津戰役結束,嚴重透支的身體已然支撐不住。所以四野向中南進發時,羅帥就留在了北京休養。

四野兵多將廣,南下之際為何司令部缺幹部?聶帥婉拒當四野政委 - 天天要聞

「羅」走了後,「劉」又很快被調離。

說起來,林總跟劉亞樓的私人關係更好,劉亞樓是「雙一」出身的幹部,抗戰時期跟林總在蘇聯也有長時間接觸。

解放戰爭他倆都是負責指揮崗位,共同話語更多,劉亞樓還是少數幾個無需通報就能去見林總的人。

但是,東野改編成四野之時,劉亞樓離開了司令部,改任十四兵團司令員,不久後又調為空軍司令員,「林羅劉」組合徹底拆散。

這不僅是幾個人分開的問題,還標誌著四野的政委、參謀長都出現空缺,該如何解決?

四野兵多將廣,南下之際為何司令部缺幹部?聶帥婉拒當四野政委 - 天天要聞

政委一職,最合適的接替人選是聶榮臻。早在土地革命時期,林總和聶帥就曾是軍政搭檔,率領紅一軍團拿下過多個勝利,彼此配合得比較默契。

所以平津戰役快結束、羅帥確定要休息時,林總就跟聶帥講過接替四野政委之事,但被聶帥婉拒。晚年聶帥撰寫回憶錄時提到了這次溝通,可信度還是很高的。

羅帥生病、聶帥不願意,四野內部又無合適的搭檔,中央思前想後,決定調華東的鄧子恢過去負責政治工作。

雖然鄧子恢知名度不及羅、聶,但他也是才華出眾的老革命。土地革命時期,鄧子恢是閩西根據地的創建者之一,紅軍主力長征後,他還留守蘇區堅持3年游擊戰爭

四野兵多將廣,南下之際為何司令部缺幹部?聶帥婉拒當四野政委 - 天天要聞

抗戰時期,鄧子恢擔任過新四軍政治部主任、四師政委;解放戰爭還擔任過華中分局書記兼軍區政委、華東局副書記。在地方建設和經濟發展方面,鄧子恢有豐富的經驗。

在能力和資歷方面,林總對鄧子恢都是滿意的,所以對該任命沒有任何意見。後來兩人合作也很愉快,直到林總1950年6月進京才分開。

本來鄧子恢是完全有大將資格的,奈何在1955年,他已經轉到行政工作,因此就沒參與授銜。

四野兵多將廣,南下之際為何司令部缺幹部?聶帥婉拒當四野政委 - 天天要聞

有了政治主官後,軍事上肯定還要人協助,考慮到四野人數太多、初期磨合又需要時間,中央便從華北軍區調來兩名參謀長:第一參謀長蕭克、第二參謀長趙爾陸。

林總跟蕭、趙是老熟人,都親歷過南昌起義湘南起義、上井岡山,有舊情在,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溝通好,從而率領部隊前進。

不過這裡也有個奇怪的地方,兩名副參謀長聶鶴亭、陳光都是四野內部的人,他們倆完全有資格擔任參謀長。為何組織沒有在內部晉陞,反而從外部調動呢?

原因在於,聶、陳二人性質都太倔,跟林總不太處得來。

按照歷史職務,聶鶴亭出任四野參謀長是很合適的,因為他擔任過紅4軍參謀長、紅一軍團代參謀長、紅一方面軍參謀長、晉察冀軍區參謀長、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參謀長,算「專業對口」。

四野兵多將廣,南下之際為何司令部缺幹部?聶帥婉拒當四野政委 - 天天要聞

但他心裡對林總不服氣,1958年林總當選軍委副主席時,他還在一次會議上說過:

在井岡山鬥爭時,我和林在一個連隊,那時連隊分大排和小排,我是大排排長,林是小排排長。連長如果不在,我可以代替連長,這一點林是沒辦法做到的,當年他的職務還不如我。

林總備受中央器重時,聶鶴亭都這樣說,換成解放戰爭中,那更不可能相處融洽,所以不適宜任命他為野戰軍參謀長。

四野兵多將廣,南下之際為何司令部缺幹部?聶帥婉拒當四野政委 - 天天要聞

陳光曾經擔任過紅一軍團代軍團長、八路軍115師代師長,兩次接替林總的職務,淵源很深,但是在東北戰場上,兩個人鬧過幾次矛盾。

最開始陳光因為在前線作戰延誤,沒能及時將羅帥留下的大功率電台和機要人員上交野司,讓林總心中產生不快。後來陳光擔任東滿軍區副司令員時,又擅自打長春受到批評。

這時矛盾還未徹底爆發,6縱組建後,陳光仍擔任司令員。可南下作戰之際,林總命令6縱撤退,陳光不願撤,這就把林總惹火了,直接把命令下到師里,要求各部北撤

等陳光調兵時發現自己成光桿司令,戰後還直接被調到後方。要是任命他為四野參謀長,又出現違抗命令的情況怎麼辦?所以中央乾脆外調更適配的蕭克、趙爾陸來協助林總。

四野兵多將廣,南下之際為何司令部缺幹部?聶帥婉拒當四野政委 - 天天要聞

四野不是缺幹部,只是缺適合的幹部,幸好中央善於用人,重新搭成了一個合適的指揮班子,讓大軍的南下之路非常順利!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斯塔默與馬克龍宣布加強防務合作,英法峰會「討論聯合核威懾」 - 天天要聞

斯塔默與馬克龍宣布加強防務合作,英法峰會「討論聯合核威懾」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孫柏炎】10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對英國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進入尾聲。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當天報道,馬克龍與英國首相斯塔默在第37屆英法峰會中宣布加強防務合作,並嘗試推進「一進一出」的移民協議。7月10日,英國倫敦,法國總統馬克龍與英國首相斯塔默共同出席英法峰會...
美國斷供愛國者真實原因曝光!五角大樓自用僅能覆蓋四分之一 - 天天要聞

美國斷供愛國者真實原因曝光!五角大樓自用僅能覆蓋四分之一

近日,美國對烏軍援態度反覆。美國此前稱暫停對烏部分軍援,特朗普解釋稱必須優先確保美國擁有足夠的武器。但特朗普隨後改口稱,即使美國自己的儲備耗盡,也要繼續向烏克蘭供應武器。在澤連斯基關切的「愛國者」導彈方面,特朗普近日擲地有聲,稱已承諾向烏克蘭立即交付10套「愛國者」防空系統,並幫烏方從其他渠道獲得這一...
17架「魚鷹」進駐佐賀,日本為何不顧民眾抗議干這事? - 天天要聞

17架「魚鷹」進駐佐賀,日本為何不顧民眾抗議干這事?

據參考消息援引日本《每日新聞》7月10日報道,日本防衛省9日正式啟用陸上自衛隊「魚鷹」運輸機的永久部署基地——佐賀駐地,並開始部署該型運輸機。原暫駐千葉縣木更津駐地的17架「魚鷹」運輸機,將在8月中旬前分批轉移至此。
以軍稱打死一名黎真主黨武裝指揮官 - 天天要聞

以軍稱打死一名黎真主黨武裝指揮官

當地時間10日下午,以色列國防軍發表聲明稱,以軍當天在黎巴嫩南部曼蘇里打死黎真主黨成員穆罕默德·賈邁勒·穆拉德。以軍稱其曾擔任真主黨下屬武裝的海岸炮兵指揮官。據悉,當天在黎南部,一輛摩托車遭到以軍空襲,襲擊造成1人死亡、1人受傷。黎真主黨對此暫無回應。(總台記者 李超 楊淵)(來源:央視新聞)更多精彩資訊...
鄭麗文:兩岸要開戰,大陸會被拖垮一半,起碼倒退三十年? - 天天要聞

鄭麗文:兩岸要開戰,大陸會被拖垮一半,起碼倒退三十年?

2024年9月,美國「哈里·杜魯門」號航母戰鬥群一腳踩進南海,台海緊張局勢的浪頭越來越大。與此同時,台灣島內電視政論節目又在熱熱鬧鬧地吵著「大陸會不會打來?」主持人話還沒問完,嘉賓鄭麗文已經開口:真要打,大陸會被拖垮一半,倒退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