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中程導彈重現世間,挨打的是烏克蘭,但歐洲面臨的麻煩更大

2024年11月22日12:44:06 軍事 1112

21日烏克蘭第聶伯州上空的「閃光」,讓人嗅到了俄烏衝突的不安氣息。

當天烏克蘭空軍宣布俄羅斯發射了一枚洲際彈道導彈,據稱擊中了第聶伯州的南方機械製造廠,該設施負責生產「海王星」反艦巡航導彈和火箭發動機

俄羅斯中程導彈重現世間,挨打的是烏克蘭,但歐洲面臨的麻煩更大 - 天天要聞

普京發表講話

隨後俄羅斯總統普京證實了這一說法,不過俄軍發射的並不是烏克蘭所說的「邊界」洲際彈道導彈(RS-26),而是一種名為「榛樹」的新型中程高超音速導彈,且沒有攜帶核彈頭此舉旨在回應此前烏克蘭使用美製導彈襲擊布良斯克。

目前有關該導彈的資料不多。按照普京的說法,這是一種能以10馬赫、即以每秒3公里速度打擊目標的高超音速導彈,現有的反導系統還無法進行攔截。

此外,有俄媒宣稱「榛樹」導彈的最大射程為6000公里,可攜帶多個彈頭或核武器今年春天,在俄阿斯特拉罕州的卡普斯京亞爾導彈試驗場出現的某種新型「伊斯坎德爾導彈」,很可能就是「榛樹」中程導彈。

俄羅斯中程導彈重現世間,挨打的是烏克蘭,但歐洲面臨的麻煩更大 - 天天要聞

俄軍「伊斯坎德爾」導彈

從烏克蘭發布的幾段據稱是導彈襲擊的現場視頻可見,這枚導彈似乎攜帶了6枚分導式彈頭,但沒有配備高爆戰鬥部。

五角大樓發言人薩布麗娜·辛格則表示,俄羅斯發射的這枚導彈是基於「邊界」洲際彈道導彈(RS-26)改進而來——需要注意的是,「邊界」雖然被冠以「洲際彈道導彈」(ICBM)的名稱,但實際上應該被視為一種「中程彈道導彈」,不過該導彈已經於2016年因資金問題而停止研發。

那麼,應該如何看待此次俄羅斯發射中程導彈呢?

首先,雖然這次俄軍發射的導彈沒有配備核彈頭,但分導式彈頭打擊已經傳遞出非常明確的核威懾警告信號,因為常規導彈完全沒有必要使用多彈頭,後者通常用於核導彈

其次,普京將當天襲擊烏克蘭的導彈稱為「中程高超音速導彈」,意味著在美俄相繼退出《中導條約》後,曾經那把懸掛在歐洲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又回來了。

俄羅斯中程導彈重現世間,挨打的是烏克蘭,但歐洲面臨的麻煩更大 - 天天要聞

美國一手摧毀了自己建立的國家秩序

《中導條約》簽署於冷戰期間,屬於美蘇妥協的產物,其中一方面是為了限制蘇聯對歐洲的射程1000公里至5500公里的中程導彈威脅。

所以,歐洲實際上是《中導條約》的最大受益者,因為蘇聯的中程導彈或許難以打到美國本土,但覆蓋歐洲綽綽有餘——這也是為什麼21日白宮仍嘴硬俄軍發射中程導彈不會改變美國的挺烏政策,而北約的歐洲成員國卻紛紛沉默,因為導彈砸不到美國人頭上,他們當然不會感到害怕。

事實上,早在2019年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率先宣布退出條約、俄羅斯隨後決定暫停履行義務後,時任德國外長尼爾斯就曾表達過憂慮,稱特朗普退出《中導條約》的決定是「災難性的」、「會給歐洲帶來噩夢」。

俄羅斯中程導彈重現世間,挨打的是烏克蘭,但歐洲面臨的麻煩更大 - 天天要聞

看起來是分導式彈頭

同樣,當年普京也就美國退出《中導條約》警告說,如果俄羅斯遭到導彈襲擊,「發動襲擊者只有死路一條,甚至沒有反悔的時間」。

但很明顯,美國不僅沒有將歐洲的擔憂和俄羅斯的警告放在心上,如今某些短視的歐洲政客反而還一而再、再而三地配合美國將北約擴張到俄羅斯的邊界。

所以,就像普京所說,俄烏衝突早已不是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個國家間的戰爭,而是美國正在將世界推向全球衝突,尤其是美國在2019年以牽強借口退出《中導條約》,就是「犯下了一個錯誤」。

#俄烏互襲升級 離核戰爭還遠嗎##普京證實對烏實戰測試新型中程導彈#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古越龍山9年8次提價,「黃酒一哥」靠漲價走出「江浙滬」? - 天天要聞

古越龍山9年8次提價,「黃酒一哥」靠漲價走出「江浙滬」?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在中國源遠流長的酒文化長河中,三大世界古酒之一的黃酒無疑是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尤其在早年間的江浙一帶,家裡添丁時父母都會埋下一壇女兒紅或狀元紅,等孩子出嫁或金榜題名時宴請賓客。
橘朵2024業績亮眼,零售額破25億 - 天天要聞

橘朵2024業績亮眼,零售額破25億

近日,上海橘宜化妝品有限公司公布2024年業績。旗下彩妝品牌橘朵表現出眾,零售額突破25億,收入超20億元,同比增長23%,連續兩年在中國彩妝市場銷量第一,穩居國貨彩妝銷售額前五。
跑越南、泰國建廠的企業,要哭了,關稅最高達46% - 天天要聞

跑越南、泰國建廠的企業,要哭了,關稅最高達46%

目前在越南建廠的美國企業真不少,台灣省方面有鴻海、廣達、和碩、英業達、仁寶、緯創等頭部台系電子代工大廠都已經在越南投資建廠,數據顯示,目前至少已經有14家台系PCB板廠在泰國有投資,還有眾多的PC產業供應鏈和代工廠。
銀行員工悄悄提醒:2025年大家最好準備5萬現金放在家 - 天天要聞

銀行員工悄悄提醒:2025年大家最好準備5萬現金放在家

近10多年裡,移動支付在國內已經全面普及,除了部分老年人還在使用現金支付之外,大部分人都在使用移動支付進行結算支付。為此,就有人預測:在未來20年里,移動支付將完全取代現金支付,而現金支付方式或將逐步退出歷史舞台。
奇精機械走勢驚奇 - 天天要聞

奇精機械走勢驚奇

近期,奇精機械股價上演了過山車走勢,先是連續7個漲停,隨後高位回落,最近兩個交易日又收出兩個跌停,從高位回落幅度超過三成。最近幾年,奇精機械主營業務表現平淡,公司四年前更換了大股東,但凈利潤未見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