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台灣最大的阻力從來都不是台灣海峽,更不是台灣軍方,而是美國。
終於,美國在台灣問題上鬆口了。
近日,美國總統拜登向大陸作出重要表態:「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在對待中國核心利益問題上,拜登連用六個「不」,闡明了美國立場,台當局對美5000億新台幣軍購計劃要泡湯……
拜登表態不支持台獨,連用六個「不」
當地時間11月16日,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的 APEC 峰會上,中美雙方開展對話會,美國總統拜登對台灣問題向中方作出重要表態: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
拜登總統的這句話很有份量,一句話徹底封死了"台獨"分子的「謀獨」幻想,為中美兩國雙邊關係穩定發展,發揮了積極的建設性作用。(信息來源於央視新聞)
在對話會上,拜登總統連續用了六個「不」,闡明了美國政府在中國核心利益問題上的立場。
拜登總統表示,美方將繼續奉行一個中國政策,美國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灣獨立",不尋求同中國發生衝突,不會利用台灣問題同中國競爭。
在拜登總統這六個"不"中,其中有三條與台灣問題有關,這表明台灣問題在中美關係中有著很大的份量。拜登總統的表態,意味著美國深刻認識到了台灣問題對於中美關係正常化的重要性。
拜登總統的表態,很有現實意義,也是對中方綜合國力的一種尊敬。
台當局5000億軍購計劃要泡湯
眾所周知,美國一直是台當局「以武拒統」的「靠山」,而美國對台軍售更是「台獨」分子「以武謀獨」的「槍杆子」。
美國政府一直在靠著對台軍售,微妙的保持兩岸軍事裝備「平衡」,為「台獨」分子打造軍事上的「謀獨」信心。
美國在對台軍售問題上可謂是不遺餘力,向台灣出售了各種先進的軍事裝備,其中包括F16戰機、阿帕奇直升機、海馬斯導彈等,很大程度上助長了「台獨」分子的囂張氣焰。
美國除了向台灣出售武器,還大量輸送軍事「教官」。2023年4月份,便有台灣媒體報道稱,美國向台灣派遣200名現役軍人進駐台灣,協助台軍訓練防禦及游擊戰。
美國對台軍售,嚴重損害了中方的核心利益,嚴重的阻礙了中美關係正常發展交流。
據台媒援引英國媒體《金融時報》消息,伴隨著美國新一屆總統大選塵埃落定,台灣賴清德當局計划了一份價值5000億新台幣的超級對美軍購大單。(約合1100億人民幣)
在這份巨額軍購大單中,台軍方計划進行大規模軍事裝備採購,其中包括一次性採購60架F35隱身戰機,10艘「宙斯盾」驅逐艦、2架E2D預警機,400枚「愛國者」防空導彈等先進軍事武器裝備。
台當局的巨額武器採購計劃,真是胃口不小。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台當局對美武器採購也將進入交付高峰。
據悉,台當局總共向美國採購了1700枚陶式反坦克導彈以及100套發射系統,將在年底前全部交付。合同中的108輛M1A2T坦克,預計交付38輛,其餘在2026年底前完成交付。首架F16V戰機,也即將出廠交付台軍。此外,台軍方還計劃採購多個型號的近千架無人機。
今年10月底,台軍向美國採購的「海馬斯」火箭炮,首批裝備已運抵台灣。
美國的對台軍售,讓台灣「武裝到了牙齒」,除了讓「台獨」分子負隅頑抗的同時,又給兩岸統一造成實際性破壞。
11月14日,拜登總統在中美會晤上的關於「不支持台灣獨立」的表態,為中美兩國就台灣問題有效解決開了個好頭。同時,拜登總統的六個「不」,也預示著台灣賴清德當局5000億新台幣巨額軍購大單,要徹底泡湯了。
美國總統換屆,中美關係仍面臨不確定性
很高興拜登總統能夠在台灣問題上作出正確表態,但現在的拜登總統即將卸任,未來接替拜登總統位置的特朗普,接下來是否仍會繼續執行拜登的對台政策,這對於中美關係能否正常化發展至關重要。
特朗普勝選後必然引發連鎖反應,在拜登總統卸任後,中美關係仍面臨不確定性。
就拿台灣賴清德當局的5000億新台幣巨額軍購大單來說,有島內分析認為,這是台民進黨當局通過軍購向特朗普「表忠心」。這即是對特朗普要求增加台灣繳納「保護費」的回應,也是台當局主動示好的「投名狀」。
未來美國的特朗普政府,在對待中美關係以及台灣問題上,有著太多的不確定性。雖然拜登總統的表態,已經再清楚不過的強調了一個中國的原則,但特朗普上任後能否推翻拜登以往政策,這很值得關注。
總之,與其把中美關係能否正常發展,建立在美國政客的口頭保證上,倒不如靠自身硬實力來的更有底氣。
近年來我國綜合實力不斷增強,軍事武器裝備發展也是日新月異,就拿近期珠海航展上展示的武器裝備來分析,現在的美軍,已經不可能通過軍事鬥爭打敗我們,更不敢冒著被圍殲的風險來武力阻止中國統一大業。
我們只有堅持繼續快速發展,不斷增強綜合國力,目前所面臨的核心利益問題,都將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