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兩千多年前,老子提出了一個觀點:「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
意思是,人道偏向於極端、不平衡,總是減損不足的,來增添多餘的事物。比如說,窮人會更加貧窮,富人會更加有錢。
20世紀中期,社會學家羅伯特提出了一個理論「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來源於《新約•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其含義是,窮的愈窮,富的愈富;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
不論是老子提出的「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還是社會學家提出的「馬太效應」,本質都是一樣的——人道是極端的,也是不平衡的。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錢財,流向了不缺錢的人;苦難,流向了不缺苦難的人。
02
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現實生活中,真的就有「先苦後甜」嗎?
相信無數中年人都感慨,自己歷經半生,非但沒有先苦後甜,反而還壓力山大,活得更辛苦了,就連退休也遙遙無期。
先苦後甜,只是小概率事件,對於幸運者而言,是存在的。而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都是不存在的。
如何理解呢?
2015年有一波房地產紅利。能夠吃到這波紅利的60後和70後,都發家致富,衣食無憂了。難道說,每個60後和70後都能吃到這波紅利?不見得。
能夠吃到紅利的,只是少部分有眼光、有認知、運氣好的人。而大部分人,基本都沒有眼光,也沒有認知,更沒有運氣,自然就愈發貧窮了。
到了2024年的今天,有些中年人才反應過來。可是,那一波房產紅利早就消失不見了,現在才反應過來已經遲了。差距,由此而生。
對於特定的人群來說,先苦後甜是可以做到的。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先苦後甜不過是一種自我安慰罷了。
03
先來談談「錢,流向了不缺錢的人」。
有一個說法,資本的原始積累。
一個人沒有錢,但他想創業,那他就需要拚命打工去賺錢。這個賺錢的過程,就是資本的原始積累。
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或者借了一筆錢,足夠資本去創業了,那他就會去嘗試。結果,無外乎是成功和失敗而已。
嘗試成功了,從打工人晉陞為老闆,隨著公司上了正軌,所接的單子越來越多,註定所賺的錢會越來越多
反之,嘗試失敗了,負債纍纍,只能繼續打工,甚至還要干兩三份工作去還債。日子,不會越來越好,還會越來越苦。
成功,且有資產的人,會更加有錢。哪怕他們不去做生意,而是單吃租金、利息,也足夠他們進行資產的滾雪球,衣食無憂。
失敗,且沒有資產的人,處境窘迫。沒有任何的收入來源,只能透支身體打工。既賺不到錢,也疾病纏身,有可能苦一輩子。
04
再來談談「苦,流向了不缺苦的人」。
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為什麼底層的打工人需要受苦受罪?
只有一個答案,因為他們只有吃苦這一個選擇,而沒有其他的選擇。比如說賺錢,只能幹苦力活賺錢,而沒有其他的選擇。
一個大學畢業生,畢業後就失業,找不到工作,迫於無奈去送快遞,送外賣。他還能有其他的選擇嗎?
既然沒有選擇,哪怕是高學歷的大學生,也只能幹底層的活,吃底層的苦,受底層的罪。缺乏選擇生活的本事,就只會被生活選擇。
在受苦受罪的過程中,他們會安慰自己,只要自己過了30歲/40歲,就能苦盡甘來了。
等他們到了30歲/40歲,才發現職場正在淘汰中年人。
前段時間,刷到了一個視頻,在工廠的招工階段,負責人明確地說,86年之前的,都可以離開了,工廠不要86年之前的人。
工薪階層的中年人,前半生確實苦不堪言,難道說他們後半生就苦盡甘來了嗎?不見得。有可能連工廠都不要他們,那他們就更苦了。
05
寫到最後
對於普通人來說,年輕的時候,如果遇到了機會,就要及時抓住機會,盡量去積累個人的資產,千萬不要錯失時機。
積累了一定的資產,比如說賺了上百萬,那就可以通過上百萬作為自己的生活後盾,要麼保守而活,要麼錢滾錢。反正,大把選擇。
沒有積累一定的資產,依舊貧窮落魄,一家老小給自己帶來的壓力越來越大,自己只能繼續受苦受罪,還有可能被職場淘汰。有心無力,沒有生活的選擇權。
人類社會,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角斗場。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自己。
大魚,自然可以歲月靜好,安穩無憂,愈發幸福。小魚,也能滿足自己的一日三餐。最可悲的,是蝦米,苦了一輩子,到頭來被人吃掉,依舊是苦。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