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殘酷的真相:錢,流向不缺錢的人;苦,流向不缺苦的人

2024年11月02日04:10:15 軍事 8323

01

兩千多年前,老子提出了一個觀點:「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

意思是,人道偏向於極端、不平衡,總是減損不足的,來增添多餘的事物。比如說,窮人會更加貧窮,富人會更加有錢。

20世紀中期,社會學家羅伯特提出了一個理論「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來源於《新約•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其含義是,窮的愈窮,富的愈富;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

不論是老子提出的「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還是社會學家提出的「馬太效應」,本質都是一樣的——人道是極端的,也是不平衡的。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錢財,流向了不缺錢的人;苦難,流向了不缺苦難的人。

一個殘酷的真相:錢,流向不缺錢的人;苦,流向不缺苦的人 - 天天要聞

02

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現實生活中,真的就有「先苦後甜」嗎?

相信無數中年人都感慨,自己歷經半生,非但沒有先苦後甜,反而還壓力山大,活得更辛苦了,就連退休也遙遙無期。

先苦後甜,只是小概率事件,對於幸運者而言,是存在的。而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都是不存在的。

如何理解呢?

2015年有一波房地產紅利。能夠吃到這波紅利的60後和70後,都發家致富,衣食無憂了。難道說,每個60後和70後都能吃到這波紅利?不見得。

能夠吃到紅利的,只是少部分有眼光、有認知、運氣好的人。而大部分人,基本都沒有眼光,也沒有認知,更沒有運氣,自然就愈發貧窮了。

到了2024年的今天,有些中年人才反應過來。可是,那一波房產紅利早就消失不見了,現在才反應過來已經遲了。差距,由此而生。

對於特定的人群來說,先苦後甜是可以做到的。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先苦後甜不過是一種自我安慰罷了。

一個殘酷的真相:錢,流向不缺錢的人;苦,流向不缺苦的人 - 天天要聞

03

先來談談「錢,流向了不缺錢的人」。

有一個說法,資本的原始積累。

一個人沒有錢,但他想創業,那他就需要拚命打工去賺錢。這個賺錢的過程,就是資本的原始積累。

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或者借了一筆錢,足夠資本去創業了,那他就會去嘗試。結果,無外乎是成功和失敗而已。

嘗試成功了,從打工人晉陞為老闆,隨著公司上了正軌,所接的單子越來越多,註定所賺的錢會越來越多

反之,嘗試失敗了,負債纍纍,只能繼續打工,甚至還要干兩三份工作去還債。日子,不會越來越好,還會越來越苦。

成功,且有資產的人,會更加有錢。哪怕他們不去做生意,而是單吃租金、利息,也足夠他們進行資產的滾雪球,衣食無憂。

失敗,且沒有資產的人,處境窘迫。沒有任何的收入來源,只能透支身體打工。既賺不到錢,也疾病纏身,有可能苦一輩子。

一個殘酷的真相:錢,流向不缺錢的人;苦,流向不缺苦的人 - 天天要聞

04

再來談談「苦,流向了不缺苦的人」。

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為什麼底層的打工人需要受苦受罪?

只有一個答案,因為他們只有吃苦這一個選擇,而沒有其他的選擇。比如說賺錢,只能幹苦力活賺錢,而沒有其他的選擇。

一個大學畢業生,畢業後就失業,找不到工作,迫於無奈去送快遞,送外賣。他還能有其他的選擇嗎?

既然沒有選擇,哪怕是高學歷的大學生,也只能幹底層的活,吃底層的苦,受底層的罪。缺乏選擇生活的本事,就只會被生活選擇。

在受苦受罪的過程中,他們會安慰自己,只要自己過了30歲/40歲,就能苦盡甘來了。

等他們到了30歲/40歲,才發現職場正在淘汰中年人。

前段時間,刷到了一個視頻,在工廠的招工階段,負責人明確地說,86年之前的,都可以離開了,工廠不要86年之前的人。

工薪階層的中年人,前半生確實苦不堪言,難道說他們後半生就苦盡甘來了嗎?不見得。有可能連工廠都不要他們,那他們就更苦了。

一個殘酷的真相:錢,流向不缺錢的人;苦,流向不缺苦的人 - 天天要聞

05

寫到最後

對於普通人來說,年輕的時候,如果遇到了機會,就要及時抓住機會,盡量去積累個人的資產,千萬不要錯失時機。

積累了一定的資產,比如說賺了上百萬,那就可以通過上百萬作為自己的生活後盾,要麼保守而活,要麼錢滾錢。反正,大把選擇。

沒有積累一定的資產,依舊貧窮落魄,一家老小給自己帶來的壓力越來越大,自己只能繼續受苦受罪,還有可能被職場淘汰。有心無力,沒有生活的選擇權。

人類社會,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角斗場。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自己。

大魚,自然可以歲月靜好,安穩無憂,愈發幸福。小魚,也能滿足自己的一日三餐。最可悲的,是蝦米,苦了一輩子,到頭來被人吃掉,依舊是苦。

文/舒山有鹿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航空產業數字化場景需求圖譜》公開徵集正式啟動 - 天天要聞

《航空產業數字化場景需求圖譜》公開徵集正式啟動

航空產業是國家高端裝備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其發展水平是國家工業基礎、科技水平、國防實力、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和綜合體現,健全提升航空產業數字化軟體供應鏈的韌性與安全性,是我國航空產業對抗外部風險,增強全球市場競爭力的關鍵環節之一。
中美俄意見一致:一定不允許日本擁有核武器,來危害世界! - 天天要聞

中美俄意見一致:一定不允許日本擁有核武器,來危害世界!

自打二戰結束後,核武器就成了懸在人類頭頂上的一把利劍。誰掌握它,誰就多了一張底牌。最近,日本在核問題上的小動作越來越多,軍費還年年漲,搞得國際社會心裡直打鼓。尤其是中國、美國、俄羅斯難得意見一致,都站出來說:絕不能讓日本搞核武器。
解放台灣,一招制敵,台灣就是第二個孟良崮 - 天天要聞

解放台灣,一招制敵,台灣就是第二個孟良崮

一、孟良崮是個啥?跟台灣有啥關係?孟良崮戰役是1947年5月國共內戰里的一場硬仗,解放軍在山東把國民黨整編74師給收拾了,師長張靈甫也掛了。這仗打得漂亮,解放軍靠著地形優勢,把74師圍在孟良崮這塊孤零零的山頭上,國民黨援軍趕不上趟,最後全軍
新發提速VS存量萎縮 公募FOF「加減法」怎麼做? - 天天要聞

新發提速VS存量萎縮 公募FOF「加減法」怎麼做?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8日,年內已有31隻FOF產品發行成立,累計發行份額突破300億份,超過2024年全年38隻產品合計115.98億份的發行規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市場FOF基金資產凈值規模達1687.59億元,年內增幅達26.74%,整體規模站上2
三套不夠?特朗普:再送烏克蘭一套「愛國者」 - 天天要聞

三套不夠?特朗普:再送烏克蘭一套「愛國者」

新華社北京7月9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8日報道,美國白宮已經要求五角大樓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武器,包括一套「愛國者」防空系統。報道說,如果美國向烏克蘭提供「愛國者」系統,將是特朗普政府首次批准向烏克蘭交付超出上屆拜登政府授權範圍的主要武器系統。
特朗普不來9·3閱兵?三大深層原因,暴露中美博弈新邏輯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不來9·3閱兵?三大深層原因,暴露中美博弈新邏輯

特朗普不來9·3閱兵?三大深層原因,暴露中美博弈新邏輯文/新觀察距離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9·3閱兵」不足兩月,一個懸念始終牽動國際輿論: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註:若用戶指現任,可調整為「總統特朗普」)會踏上北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