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萬大裁軍後,總參謀部歷任總參謀長中,最年輕的任職者當屬於遲浩田將軍,他在58歲時就升任了總參謀長,並被選為軍委委員;而僅次於遲浩田上將,第二年輕的總參謀長則是房峰輝,時年61歲。
房峰輝由此成為我軍首位在建國後出生的總參謀長,還是相當年輕的,畢竟他在2012年從北京軍區軍事主官升任總長時,像成都軍區司令李世明上將、蘭州軍區政委李長才上將,都屬於「40後」,比房峰輝的年紀還大一些。
如此年輕的將官主政總參後,為了保證總參大系統的有效運轉,在他3年的總參謀長任期內,先後有8名副總參謀長給房峰輝當副手,其中還有2人當過武警部隊軍事主官。
針對這8位副總參謀長,我們可以劃分為四類。
第一類是,比總參謀長房峰輝年紀還大的副總參謀長。
副總參謀長章沁生上將是1948年5月生人,比他的頂頭上司房峰輝總參謀長還要大3歲。在房峰輝8位副手中,章沁生將軍算是特殊的,因為章沁生先後兩次當副總參謀長,一次是在2006年12月由總參謀長助理的崗位晉陞副總長,給梁光烈總長當助手,半年後卸任並轉任廣州軍區司令;第二次則是在2009年12月由廣州軍區司令的崗位升任總參第一副總長,先後給陳炳德總長、房峰輝總長當副手,直到2013年3月才卸任。
除了章沁生副總長之外,侯樹森上將比自己的頂頭上司房峰輝總長要大10個月,於2009年7月從瀋陽軍區參謀長的崗位接替到齡退役的劉鎮武擔任副總參謀長,先後給陳炳德、房峰輝兩任總參謀長當副手,於2014年10月才卸任,
第二類是,擔任過武警部隊軍事主官的副總參謀長。
副總參謀長王寧是在2013年7月從北京軍區參謀長的崗位接替到齡退役的章沁生而升任的副總長,協助頂頭上司房峰輝總長,分管全軍的軍訓工作,但只給房峰輝當了1年半的副手,就和武警司令王建平對調,從副總長的崗位平調轉任武警部隊司令 。
經過和王寧上將的對調,王建平於2014年12月從武警部隊司令的崗位平調轉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給房峰輝當副手,繼續分管全軍的軍事訓練工作。隨著總參改制軍委聯合參謀部,王建平隨即又轉任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又短暫地給房峰輝當副手,遺憾未能安全著陸。
第三類是,開創了空軍將官擔任戰區司令先例的副總參謀長。
副總參謀長乙曉光與房峰輝的其他副手最大的不同就是,乙曉光屬於唯一一位來自空軍系統的將領,於2014年7月從總參助理的崗位晉陞的副總參謀長,隨著總參改制軍委聯合參謀部後,乙曉光緊接著又轉任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繼續給房峰輝當副手,後來接替韓衛國,成為中部戰區第二位司令,同時也是大軍區系統或戰區系統首位由空軍將領主政的司令,更是副總參謀長中唯一一位當過戰區司令的空軍將官。
第四類是,改制轉任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的副總參謀長。
除了王建平、乙曉光這兩位擔任過軍種部隊主官或戰區主官的副總長,之後才轉任的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之外,還有3位給房峰輝當副手的副總長,從未擔任過軍種部隊主官或戰區主官,然後過渡到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
其中戚建國上將和王冠中上將一樣,都是在房峰輝任職總參謀長的同時,擔任的總參謀部副總參謀長,即使是在軍委聯合參謀部成立後,仍繼續任職副參謀長。
任期時間比較長的當屬於孫建國上將了,他早在2009年1月,房峰輝還是北京軍區司令時,就已經升任副總參謀長,先後給陳炳德、房峰輝兩任總參謀長當副手;在軍委聯合參謀部成立後,仍繼續任職了2年的副參謀長。
從以上可以看出,在房峰輝主政總參時的9位成員中,也就是房峰輝和王建平兩人不走尋常路,在半路「閃了腰」,沒能安全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