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央企助印度建成全球最大高爐,印卻極度垂涎我青藏高原八丈八

2024年10月03日20:04:08 軍事 1506

我央企助印度建成全球最大高爐,印卻極度垂涎我青藏高原八丈八 - 天天要聞

在中印邊境線上一直以冷兵器對付印軍威脅的中國邊防軍

我央企助印度建成全球最大高爐,印卻極度垂涎我青藏高原八丈八 - 天天要聞

作為熱帶國家,印度對其「山地師」的訓練越來越重視

幾乎整個9月下旬,我都在西藏自治區,在藏北那曲市下轄的比如縣、索縣和巴青縣採風。就在9月27號那天我看到一條新聞,說由中國某央企設計並提供設備和建設的印度塔塔鋼鐵集團在其東部奧里薩邦的卡林迦納加鋼鐵廠(Kalinganagar,KPO)的一座鍊鋼高爐正式點火,這是目前全球新建的最大一座高爐,超過了中國任何一座新建高爐,作為印度工業化進程重要一步,此高爐象徵性極為強烈,它的有效容積達5873立方米,每年能生產鐵水437.5萬噸。

印度現在作為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鋼鐵產能國家,雖然鋼鐵產量僅為中國七分之一,但起勢兇猛,加之我們年產值接近萬億人民幣的央企助陣,相信印度趕超的步伐上一定還會加快。大家要注意,這次中國央企幫印度趕上來的不是別的,是其硬幫幫、響噹噹的鋼鐵產能。

不過,現在我再去該央企官網,已經查不到這條新聞了,但是刪掉新聞又有什麼意義呢?卡林迦納加鋼鐵廠每年437.5萬噸的鋼鐵產能已經建成了。

我央企助印度建成全球最大高爐,印卻極度垂涎我青藏高原八丈八 - 天天要聞

印度塔塔鋼鐵集團的卡林迦納加鋼鐵廠之高爐,中國造

我央企助印度建成全球最大高爐,印卻極度垂涎我青藏高原八丈八 - 天天要聞

2023年全世界鋼鐵產能十強國家,印度正在急速追趕

在這件事上,我很同意項立剛先生提出的公開批評,他對卡林迦納加高爐的建成表達了極大的擔憂,認為這不僅僅是一次普通的國際合作,背後隱藏的是中國是否在無意中幫助印度加速工業化,極大可能幫助印度在未來的鋼鐵生產領域對中國形成強烈競爭。項先生還質疑,中國企業是否在競標中採取了低價策略,甚至在技術上做出了某些妥協?以至於贏得了項目卻可能面臨難以收回投資的巨大風險。其實,該央企在卡林迦納加高爐爭議發生之後很快刪除了新聞原文就應該已經說明很多問題。

而在那曲的這十來天里我還聽說,其實現在在藏南的中印邊境上,據內部消息,幾乎每天中國邊防軍與印度邊防軍之間,矛盾、衝突和冷兵器交鋒都在發生,是經常在發生!而非偶爾發生!中印邊境約為2000公里,據一份已過時資料,中國在中印邊境線上建設了120多個哨卡,而現在的印度一直都在增建哨卡。

本期節目我其實想論證一下,雖然現在印度還沒有被中國作為最重要的全球競爭對手,沒有成為中國最重點的戰略針對方向,但中國早已經被印度鎖定為最重要的全球競爭對手,和已經被印度鎖定為最重點的戰略針對方向,而且,印度這麼做也擁有最大的所謂的「合理性」。

我們知道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從地形上形成了三級台階,第一級是指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在西藏境內平均海拔達到4500米以上;第二級是指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和新疆自治區,海拔1000-2000米,階梯第三級是指其他平原丘陵地區,海拔在500米以下。

青藏高原東西長約2800公里,南北寬300-1500公里,總面積約250萬平方公里,是全世界最高、最年輕的水平地帶性和垂直地帶性緊密結合的自然地理單元,如何看待青藏高原?我有一個小比喻,如果你生活在平均海拔只有幾十米的東南沿海地區,向西走著走著,忽然撞上了一堵高牆,而這牆居然高達4000米還要多,直插雲天,有人會告訴你,這堵牆其實是實心的,那它就是青藏高原。

從立體角度看,青藏高原其實是一個250萬平方公里x4公里=1000萬立方公里的全世界最大的完整體積體,全世界在海平面以上再沒有比這個體積體更大的體積體了,你展開想像一下,這1000萬立方公里的體積體,內部所富含的各種礦產資源現在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就因為它比海平面高出了不可想像的4公里,它所富含的寶貴財富之多也是無可比擬的。

你再展開一下想像,如果未來真的能有一種力量可以把青藏高原這4公里厚的體積體給攤薄了,攤平給全中國,完全可以讓全中國的領土從海平面向上長高1公里,1000米,這1公里厚度的地質結構里會有多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資源也可想而知。

去年我去西藏阿里地區,行車至半路,突然看見路邊的山石怎麼黑乎乎的?還一片一片閃著光,我問那是什麼呀?司機師傅說那就是一座銀山,里外都是銀礦,現在國家規定不可以胡亂開放開採,那就放在那兒吧,所以誰路過都會被銀光耀眼一把。

青藏高原的地形地質構造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是不可替代的,常被稱為亞洲水塔,是全亞洲大部分大河流的發源地,但水資源不過是青藏高原的地表資源,與其地下所富含的寶貴礦產資源相比,可能都根本沒法相比。

所以,你想通了這一點,也就想明白了,為什麼正在疾速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印度現在對其身後的這座青藏高原體積體是如此之情有獨衷,印度位於青藏高原南麓,如果我是印度人,真恨不得研製出一種極為強大的鑽探機器,就從南麓橫著鑽探進這座高原里,從下到上4000米高的不同位置鑽探進去,盜取裡面所富含的那些寶藏。

從已經公布的礦產儲備上說,青藏高原富含銅鐵金銀鉛鋅等等有色金屬、貴金屬、稀有金屬和稀土資源等礦產資源,其鹽湖礦產更是異常豐富,而且,這僅僅是已經探明和公開的,還有多少沒有探明和公開的,完全不知道。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人類其實是生來不平等的,比如說我們中國人與我們的鄰邦印度人,都是14人口,你從地理意義想像一下就明白了,印度次大陸平均海拔只有622米,而印度身後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整個都歸了中國人,想到這一層你可能才會深刻明白為什麼說我們中國人擁有最偉大的列祖列宗。

我央企助印度建成全球最大高爐,印卻極度垂涎我青藏高原八丈八 - 天天要聞

青藏高原及中國地形上的三大階梯

我央企助印度建成全球最大高爐,印卻極度垂涎我青藏高原八丈八 - 天天要聞

從印度次大陸的方向看向青藏高原就是這個樣子,何人又能不眼饞?

明白了這一點,你才能更明白另一件事,那些只顧及眼前利益,為了眼巴前那麼一點點蠅頭小利,甚至直接幫助印度提高鋼鐵產能,提高其戰略武器的生產能力,提高其威脅中國對青藏高原主權的軍事能力,這是一件多麼愚蠢的事----話說,中國從古代以來,在現代工業還沒有產生時期,人們對礦產資源與國家戰略能力的關係認知幾乎為零,但整個包括西藏在內的青藏高原早就都歸附於中國;而在整個1950年代,共產黨和解放軍為了保障西藏在中國版圖裡的統一,跟舊西藏的復辟勢力鬥爭,跟殘酷的國際環境鬥爭,1960年代又跟印度阿三的侵略行為鬥爭,付出了多麼巨大犧牲!

當年張國華、譚冠三諸將軍率解放軍第18軍從東北線入藏,一路經巴青、索縣和比如,艱苦卓絕跋涉,最後到達拉薩,是打擊分裂叛亂分子的一路,也是踏平高原艱難險阻的一路,更是播撒民族團結種子的一路,你只有實地回到當時的場景中去,才能更深刻體會到新中國統一西藏的決策具有何等的遠見卓識。

我們中華民族只要能永遠擁有青藏高原這個1000萬立方公里的巨大體積體的所有權,就等於擁有了讓自己能夠長久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不竭資源保證----而反過來,如果我們在與邊境南部這個未來或者最為強大的戰略對手的競爭中失敗了,則極大可能中華民族未來將會失去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資本和資源,這甚至就是一種有我無他有他無我的反關係,早晚會到這麼一天的。

所以,真希望中國企業里的做出幫助印度建設其重工業產能的決策的人們能好好想一想這事,不要再犯這等愚蠢的錯誤了。

這次到藏北的那曲,考察的很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民族團結,現在的民族團結已經有了一個更為鮮明的指代,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個概念最早提出於2014年,又是自毛主席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團結起來之後一步一步發展延伸發展而來的,而且是奔著未來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目標而去的。

第一是鑄牢,第二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第三,是一種意識,這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三要素,卻又沒有直接定義為中華民族共同體,而鑄牢意識,又是在鋪墊中華民族共同體,我們黨做事貫穿著愚公移山精神,總是在不斷發展中求索目的,國家也是要在不斷進步中找到更大的共識。

而之所以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當然是為了把這個巨大的1000萬立方公里的體積體永遠保留在我們手裡。

我查了一下,西藏2023年年度GDP是2392.67億元人民幣,全國最少,而這一年度里西藏人均接受中央轉移支付62410元,總計為2527.55億元人民幣,人均全國最高,但是,當你來過西藏後,當你想明白了西藏對於未來幾十、幾百和上千年以後國家民族的極重要意義,想明白了中華民族共同體這個大定義的大意義,再體驗到生活海拔4000米以上,相比於中國其他地區,相對非常惡劣、匱乏的生活條件,我相信大家更會認同,國家在政策上對西藏地區和西藏人民進行的支援都是值得的,是必要的,而且還應該繼續加大。

老人家在《祭黃帝文》里說「越數千年,強鄰蔑德」,指的是往前千數年的日本,我看這層意思用在印度身上也合適,可以改成「後數千年,強鄰蔑德」,毛主席在那首詩里還說了,「琉台不守,三韓為墟;遼海燕冀,漢奸何多」,這些都是過往中國人悔青腸子的巨大歷史教訓,真的希望現在和未來我們中國人不會再重蹈覆轍。

我央企助印度建成全球最大高爐,印卻極度垂涎我青藏高原八丈八 - 天天要聞

1950年解放軍第18軍長足入藏的艱苦行軍狀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山東艦編隊為何選擇在香港向公眾開放?專家解讀 - 天天要聞

山東艦編隊為何選擇在香港向公眾開放?專家解讀

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母艦山東艦,導彈驅逐艦延安艦、湛江艦及導彈護衛艦運城艦組成的航母編隊,攜多型艦載戰鬥機、直升機和陸戰隊員,已經在今天上午抵達香港特別行政區。此次山東艦編隊為何選擇在香港向公眾開放?軍事問題專家 張軍社:這樣的安排釋放
聯合國專家呼籲對以色列實施武器禁運 - 天天要聞

聯合國專家呼籲對以色列實施武器禁運

當地時間3日,聯合國專家向人權理事會提交的最新報告指控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構成「種族滅絕」,並呼籲國際社會對以色列實施武器禁運,切斷經貿聯繫。聯合國巴勒斯坦被佔領土人權狀況特別報告員 阿爾巴內塞:被佔領的巴勒斯坦領土正經歷末日般的災難,加沙地帶的民眾仍承受著難以想像的痛苦。以色列正在實施最殘酷的...
法新社鏡頭下暗色系的拍攝風格,本想著塑造「壓迫感」 - 天天要聞

法新社鏡頭下暗色系的拍攝風格,本想著塑造「壓迫感」

法新社鏡頭下暗色系的拍攝風格,本想塑造「壓迫感」,卻意外展現出別具一格的中國海軍實力。 不得不承認,法新社在新聞拍攝領域頗具專業水準,總能拍出大片質感。這次拍攝所運用的濾鏡賦予畫面金屬質感,那種壓迫感十足的畫面風格令人眼前一亮。
王若愚:我軍兩艘航母首次對外開放,為何都設在香港? - 天天要聞

王若愚:我軍兩艘航母首次對外開放,為何都設在香港?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若愚】7月3日至7日,由航空母艦山東艦、導彈驅逐艦延安艦和湛江艦、導彈護衛艦運城艦組成的海軍艦艇編隊將訪問香港。其中,7月5日至6日,山東艦在西面2號錨地面向香港市民開放,派票2000張;湛江艦、運城艦在昂船洲軍港開放,派票8000張。每次放票幾乎是「秒光」,至7月2日,所有門票均已約滿,這...
央視武器曝光!專打電力不傷人,台海戰略迎來新王牌? - 天天要聞

央視武器曝光!專打電力不傷人,台海戰略迎來新王牌?

燈滅了、手機黑了、地鐵停了,整座城市突然陷入死寂——但街道上的人群卻毫髮無傷。這不是科幻電影,而是央視剛剛曝光的新型導電纖維彈的真實威力!一枚490公斤的導彈升空,90枚子彈藥在目標上空炸開,漫天飄落的不是彈片,而是比頭髮絲細百倍的碳纖維絲
北約制裁大鎚砸下,俄軍工產能反爆2.5倍,隱形戰機量產破局 - 天天要聞

北約制裁大鎚砸下,俄軍工產能反爆2.5倍,隱形戰機量產破局

北約的制裁大鎚砸了三年,俄羅斯軍工不僅沒趴下,反而開足馬力搞出逆天增長!國防部長別洛烏索夫撂下狠話:俄軍已為未來十年和北約可能的軍事衝突做足準備。更絕的是——俄軍工廠機器24小時不停轉,坦克產能翻6倍,無人機日收3500架,連核導彈都加速量
700餘條航線,2400萬人次!C909,飛得更高更遠 - 天天要聞

700餘條航線,2400萬人次!C909,飛得更高更遠

C909,飛得更高更遠(大數據觀察)數據來源:中國商飛 版式設計:蔡華偉7月1日上午,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所屬的國產C909客機平穩降落在蒙古國烏蘭巴托成吉思汗國際機場,標誌著國航首條C909國際航線正式開通。
從轉業軍人到「金蟬司令」:孫欽國的千畝金蟬夢 - 天天要聞

從轉業軍人到「金蟬司令」:孫欽國的千畝金蟬夢

濟南市章丘區相公庄街道李房新村的夏夜,幾百盞手電筒的燈光如流螢般穿梭在170畝林地里,孩童們興奮的尖叫聲和大人們專註捉金蟬的剪影在林間躍動。這裡正上演著一場現代版的「捕蟬記」,而幕後的導演,是一位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