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者網消息,中國發射洲際導彈的後續影響逐漸顯現,其中美方的回應非常「友善」,對解放軍的年度軍事訓練例行性安排給出了很高的評價。
關於我國發射洲際導彈的討論熱度持續走高,隨著越來越多的詳細信息公布,有兩個「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
首先,根據《解放軍報》公開的圖片來看,我們發射的導彈不是大家最期待的東風-41,而是大名鼎鼎的東風-31AG。
【官方公布的發射現場】
其次,長期「敵視」我國的美方反應十分「淡定」,甚至對於中方在發射前提前向有關國家進行通報一事表示贊同,直言這是一件好事,可以防止任何誤判。
我們先來說第一點,在這次試射中登場的東風-31AG在我們的同類型導彈中,威力和射程要排在東風-41和東風-5B導彈之後。
於是一個很簡單也很震撼的結論出現了,那就是既然排名第三的東風-31AG都如此強悍,那更強悍的東風-5B和東風-41該有多嚇人?
看到這裡,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這次發射的是東風-31AG,而不是威力更強的東風-41或者東風-5B呢?
首先,東風-31AG本身已經是非常成熟的公路機動洲際導彈,擁有3級火箭助推器,可以攜帶6到9枚核彈頭,射程達到12000公里左右。
【3款東風-31導彈】
相比前一代的東風-31A,東風-31AG採用了發射車,導彈發射筒尾部增加了橡膠緩衝墊,發射過程更加簡便,機動性也更強,在威懾力上並不遜色於東風-41和東風-5B。
其次,咱們的戰略可不僅僅是為了展示最強大的那張「底牌」,軍事威懾的精髓在於展示我們已有的、穩定的、可靠的威懾能力,而非一開始就甩出「王牌」。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我們聲明此次試射不針對任何國家,但日本方面對此反應最為激烈,第一時間跳出來表示「嚴重關切」,聲稱中國沒有第一時間通報他們。
但問題是,這次發射的方向南太平洋,和日本沒有半點關係,我們自然沒有通報的必要,日本的緊張情緒顯然是多餘的,除非他們真的「心虛」了。
接下來我們來說第二點,與日方的失態相比,美方的回應顯得非常「友好」和「客氣」。
看來,對待美國和西方世界還是得用他們「聽得懂」的方式交流,以前他們動輒「喊打喊殺」,現在反倒顯得彬彬有禮,這就是實力帶來的變化。
從這一點來看,此次東風-31AG試射成功,再次向世界宣示了中國的戰略實力,這不僅代表了我們現有的技術水平和軍事實力,更顯示了我國在戰略領域的智慧,這場需要智慧和力量的博弈,中國顯然已經掌握了遊戲規則。
【威力更強大的東風-41導彈】
未來,我們將繼續見證更多「黑科技」的亮相,比如東風-41、東風-5B的實際作戰能力的測試,以及必將到來的更先進的洲際導彈系統。
通過軍事實力的提升,中國將在全球軍事格局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