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叫苦,後方挽尊,美海軍稱「與胡塞戰鬥是二戰以來最激烈戰鬥」

2024年06月15日22:10:11 軍事 8949

【觀察者網/文 山貓】

如果從去年10月19日,「卡尼」號驅逐艦首度在紅海攔截胡塞武裝從葉門向以色列發射的無人機算起,美國海軍在紅海針對葉門武裝的戰鬥已持續249天,從12月18日美國正式官宣啟動「繁榮衛士行動」計算,也已滿整整180天。但從收效上來說,至今仍不見胡塞武裝對紅海的打擊強度有明顯的降低,就在今天(15日),美聯社發了一篇表題為《美國海軍面臨二戰最激烈的戰鬥,對手是伊朗支持的葉門胡塞武裝》的報道。

報道開篇稱,美國海軍「幾十年來一直在準備與蘇聯(以及其後的俄羅斯)、中國在世界水道上展開戰鬥」,但美國海軍發現自己「並沒有成為(這樣的)全球力量」,反而陷入了「與伊朗支持的葉門叛軍之間的爭鬥」之中。

先拋開這段無視冷戰結束後世紀之交前後現實強行「歲月史書」,以至於讓人無力吐槽的開篇不談,報道稱已有美國海軍官員和專家對美聯社表示,在本輪巴以衝突的掩蓋下,美國領導的針對胡塞武裝的「反叛亂」戰役,已演變為「二戰以來海軍面臨的最激烈海戰」。報道渲染稱,胡塞武裝已經從以前的「使用突擊步槍和皮卡車」發展成了「似乎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人機、導彈和其他武器」,從去年底開始,胡塞「幾乎每天都會發動襲擊」,通過蘇伊士運河和地中海的航運量也有所下降。胡塞武裝方面曾明確對外發聲稱,針對紅海的封鎖旨在支援巴勒斯坦並阻止以色列對加沙的軍事行動,文章則表示,這些跡象表明戰爭將進一步加劇,而這將使美國及其僕從國海軍人員和商船「面臨更大的危險」。

前方叫苦,後方挽尊,美海軍稱「與胡塞戰鬥是二戰以來最激烈戰鬥」 - 天天要聞

去年11月19日,胡塞武裝在紅海上以直升機機降的方式扣押了一艘汽車運輸船 圖片來源:社交媒體

在撰寫這篇報道的過程中,美聯社記者登上了在葉門附近的海域的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ddg-58「拉博恩」號。報道描寫道,在艦上可以明顯看到「戰鬥的強度」——導彈垂直發射裝置發射口附近的油漆已因頻繁發射導彈而燒蝕脫落,艦員們有時「僅有數秒時間」來確認胡塞武裝發射的目標、與其他船隻協調並儘快進行攔截射擊,這些目標有時是高亞音速甚至是超音速的。

前方叫苦,後方挽尊,美海軍稱「與胡塞戰鬥是二戰以來最激烈戰鬥」 - 天天要聞

正在紅海上航行的「拉博恩」號導彈驅逐艦 圖片來源:美聯社

艦長埃里克·布隆伯格中校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表示,他認為外界並不理解他們所面臨事態的嚴重性,以及在海上受到的威脅有多大,布隆伯格稱,只要犯錯一次,或者胡塞人只需要突防成功一次(就能發生足夠嚴重的後果)。美國海軍第22驅逐艦中隊指揮官大衛·沃羅上校則稱,這是每一天、每次值班中都會發生的情況,胡塞武裝幾乎每天都會在紅海、亞丁灣及曼德海峽發射導彈、無人機或展開其他形式的行動,而美國海軍的許多船隻在紅海已經持續執行任務7個月,比如「艾森豪威爾」號航母打擊大隊中的一些艦艇。

只不過這既不見艦隊排開架勢堂堂對陣,也不見漫天導彈飽和攻擊的作戰,稱其為「二戰後最激烈海戰」,在觀感上無論如何也很難讓人信服。不過這持續數百天的持續戒備和作戰,倒也確實對美軍裝備和人員造成了不亞於遭到飽和攻擊一般的嚴重負擔。

報道以今年1月9日的一輪襲擊事件舉例,按照美國軍方聲稱的數據,「艾森豪威爾」號上的f/a-18e/f大黃蜂戰機和其他艦艇在一天內共擊落了胡塞武裝發射的18架無人機、2枚反艦導彈和1枚彈道導彈。報道還對比了上世紀80年代發生在波斯灣的「油輪戰爭」,雖然也有「導彈襲船戰」的發生,但總體上還是以油輪觸雷為主,而此次胡塞不僅大量發射無人機、導彈,更是對商船和軍艦進行了直接攻擊。

前方叫苦,後方挽尊,美海軍稱「與胡塞戰鬥是二戰以來最激烈戰鬥」 - 天天要聞

上世紀80年代兩伊戰爭期間,伊拉克伊朗雙方使用水雷甚至導彈襲擊運輸對方原油的油輪,進一步將第二次石油危機推向高潮 圖片來源:社交媒體

來自哈德遜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前美國海軍潛艇艇員布萊恩·克拉克也表示擔憂稱,這是美國海軍「自二戰以來經歷的最持久的戰鬥」,目前已經接近了「胡塞能夠發動那種美國做不到每次都成功攔截的襲擊」這一事態邊緣,如果進一步惡化,就會看到更為實質性的破壞,而胡塞武裝則會成為一支「水平更好、能力更強和經驗豐富的部隊」。

儘管目前「艾森豪威爾」號大部分時間都處於較為安全的遠處,但其打擊大隊所屬的護航艦艇,如前文所提到的「拉博恩」號驅逐艦則每周六天處於葉門附近海域,或者美國海軍所稱的「武器交戰區」。報道稱,中東的海上戰鬥一直很危險,美國海軍也對此很清楚,如1987年伊拉克一架經過改裝的達索「獵鷹」發射「飛魚」導彈,擊中了當時在波斯灣的美國海軍「佩里」級導彈護衛艦ffg-31「斯塔克」號,37名艦員喪生,「斯塔克」號也嚴重受損;而2000年,停靠在葉門亞丁港的「伯克」級導彈驅逐艦ddg-67「科爾」號被「基地」組織使用小艇自爆襲擊,炸死17人。在本周三(12日)胡塞武裝再一次發動攻擊時,美聯社記者還恰好看到「科爾」號正與「拉博恩」號一同在紅海巡邏,而當天一艘賴比瑞亞籍希臘散貨船被擊中癱瘓,最終被遺棄。

前方叫苦,後方挽尊,美海軍稱「與胡塞戰鬥是二戰以來最激烈戰鬥」 - 天天要聞

(資料圖)1987年,美國海軍「斯塔克」號護衛艦在波斯灣被伊拉克「飛魚」導彈命中

「艾森豪威爾」航母打擊大隊指揮官馬克·米格斯少將稱,美國海軍在戰鬥中還攔截了一個「攜帶水下炸彈(underwater bomb-carrying)的胡塞無人載具」。米格斯稱,他很確信伊朗為胡塞提供了資金和情報支持,並且胡塞武裝也進行了以海上航運和美國海軍艦艇為目標的針對性訓練,伊朗也在「違反聯合國制裁繼續武裝胡塞部隊」,伊朗駐聯合國代表團則向美聯社表示,德黑蘭「善於挫敗美國的戰略」,不僅能加強(胡塞武裝),且伊朗確保仍遵守相關決議。

除了與胡塞武裝發射的無人機、導彈在海上進行的攻防外,對葉門境內目標進行空襲也是美國在紅海所領導作戰的重要部分,在多輪空襲當中,美國軍方聲稱打擊了胡塞武裝的許多重要目標,包括雷達站、導彈發射陣地、軍火庫和其他設施,「艾森豪威爾」號上搭載的航空部隊也向目標投擲了350多枚炸彈及發射了50多枚導彈,但另一方面,胡塞武裝也至少擊落了多架mq-9「死神」無人機,為此,「艾森豪威爾」號搭載的第三艦載機聯隊(cvw-3)指揮官馬文·斯科特上校以「胡塞武裝的防空能力明顯退化」的說法來進行「挽尊」,但也承認「這些對空防禦仍然存在,因此仍需隨時做好被胡塞武裝擊中的準備」。

報道表示, 美軍官員們也承認海軍艦員們有些怨言,比如為何不加大對胡塞武裝的打擊力度(乃至直接找「幕後黑手」伊朗算賬),但顯然在 「挽尊」的不只有斯科特上校一人,報道就此聲稱,這一切的原因可能是由於「美國一直試圖間接緩和與伊朗的緊張關係」,因為伊朗不久前對以色列發動大規模無人機攻擊後,伊朗的濃縮鈾水平可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接近武器級水平」,另一方面,報道還稱,胡塞自身已經在與沙特的戰爭中「陷入僵局」,造成了「包括平民在內的15萬人死亡」,是「世界上最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之一」,而美國如果直接與胡塞交戰,正是宰德派(胡塞武裝所屬的什葉派分支)組織領導人所希望的,那樣豈不是「正中胡塞武裝的圈套」,因為胡塞武裝站在巴勒斯坦的立場上與美國作戰,已經博得了相當一部分中東人的好感。此外,當美國和其歐洲夥伴在海上游弋時,該地區的傳統盟友沙烏地阿拉伯不僅「保持了沉默」,還尋求與胡塞達成和平協議,其他一些中東國家也要求美國「不得利用本國領土襲擊胡塞武裝」。總之充滿了一種「前方部署在紅海的艦隊只需要一直攔截胡塞導彈就好,可是後方決策層需要考慮的就多了」式的找補。

不論如何,總之這些現狀也進一步加重了「艾森豪威爾」的負擔,就在上月底,「艾森豪威爾」號打擊大隊再一次被下令延長部署至少一個月,艦員們在離港部署至今的245天內,僅經歷了一次難得的停靠港口,如今他們的部署時長已經越來越接近此前「福特」號的261天。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6月18日俄烏最新:具有決定性作用的戰場 - 天天要聞

6月18日俄烏最新:具有決定性作用的戰場

2024年6月18日,俄烏戰爭進入第846天。 先來看看戰場上的情況。 哈爾科夫前線,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消息來源都報告說,在赫利博克(Hlyboke)內部發生了激烈的戰鬥,目前定居....
美海軍對記者說:跟胡塞武裝交手疲憊還扛不住 - 天天要聞

美海軍對記者說:跟胡塞武裝交手疲憊還扛不住

以前都是胡塞說打了山姆多少艦艇,有殖人就死不承認,說是假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山姆的美聯社記者去現場採訪後怎麼說的,他說幾十年來,山姆海軍一直把前毛熊、現大毛和東方兔列為對手,並做好了與之爆發激烈衝突的準備。
台灣正被美國塑造成下一個珍珠港?警惕老美台海誘戰 - 天天要聞

台灣正被美國塑造成下一個珍珠港?警惕老美台海誘戰

長期以來,二戰時期的「珍珠港事件」一直存在一個「陰謀論」的說法,即當時的美國政府為了能夠動員國內社會輿論早點參戰,向日本「禁運」石油,最終逼得日本跳腳,突襲珍珠港,有一些外界說法把它稱為「羅斯福的苦....
國家能源集團、國網、大唐、中廣核等多家能源央企高管變動! - 天天要聞

國家能源集團、國網、大唐、中廣核等多家能源央企高管變動!

近日,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網、大唐、中廣核、中國電建、中國華電等多家能源央企高管發生變動。這些變動不僅是對企業運營管理的全新調整,更反映了國家對能源行業發展的戰略布局。在這些央企高管的更迭中,一批具有豐富經驗和卓越能力的新任領導者走馬上任,他們將為能源行業的發
戈壁傳奇:中國導彈靶場背後的英雄史詩 - 天天要聞

戈壁傳奇:中國導彈靶場背後的英雄史詩

戈壁鑄劍:中國導彈靶場建設的傳奇故事「死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這句口號,曾經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員和軍人,在荒涼、惡劣的戈壁灘上,為中國的國防事業默默奉獻。而這背後,隱藏著一段關於中國導彈靶場建設的傳奇故事。
賴清德黃埔校慶「洗滌軍心」?碰瓷馬英九加碼鬧騰 - 天天要聞

賴清德黃埔校慶「洗滌軍心」?碰瓷馬英九加碼鬧騰

台軍陸軍官校16日舉行黃埔建校百年校慶活動。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與台防務部門負責人顧立雄均親赴現場。賴清德還作為「三軍統帥」致辭。不過令輿論倍感意外的是,賴在發言中竟將炮口對準「前任的前任」領導人馬英九,宣稱不能夠接受「首戰即終戰」的「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