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6縱歷任4位副司令,3位升為軍長,他在任時間最長反而沒晉陞

2024年05月19日22:05:19 軍事 1882

東北野戰軍6縱是一支老資格部隊,它是由新四軍3師7旅,山東軍區7師楊國夫部,以及李運昌部19旅組建而來。其中,7旅建軍歷史最久,是東北部隊最老的一支,是南昌起義的部隊,就連1縱在這支部隊面前也要排後面。

東野6縱歷任4位副司令,3位升為軍長,他在任時間最長反而沒晉陞 - 天天要聞


6縱組建後,歷任司令員是陳光、洪學智、黃永勝,李作鵬擔任。副司令員先後由楊國夫、梁興初、曹里懷、李作鵬擔任。

這四位副司令員,梁興初、曹里懷、李作鵬在6縱時間不算長,在此後戰鬥中被調離或留任,總之都當上軍長了,只有資格最老的楊國夫職務反而沒有晉陞,長期是副職。

楊國夫是6縱主要領導,畢竟這支部隊一半力量是他領導的7師改編而來。上級對於調陳光擔任司令員,從歷任職務、資歷來說,都高於楊國夫,也是他的老領導,倆人一正一副也沒有什麼。

1947年初春,陳光因為身體原因加上與總部首長的意見不一致,而離開前線,洪學智擔任司令員。楊國夫的職務不變。此時,1縱副司令員兼1師師長梁興初調6縱,擔任6縱副司令兼16師師長。

東野6縱歷任4位副司令,3位升為軍長,他在任時間最長反而沒晉陞 - 天天要聞

不得不說,梁興初在東北戰場上領導兩支資歷最老,戰鬥力最強的兩個師。

上面我們講了16師是南昌起義發展過來的部隊,是資歷最老的部隊;而1縱1師的資歷也很老,是紅三軍團改編過來的部隊。這兩個師是東北野戰軍的頭等主力師。

1947年9月秋季攻勢時,梁興初調任到新組建的10縱當司令員,成為獨當一面的指揮員,參加此後諸多戰役,1949年調任38軍擔任軍長。

梁興初離開9縱後,上級調曹里懷擔任6縱副司令兼參謀長,16師師長沒有立即調配,而是由王東保代理師長,指揮16師參加秋季攻勢、冬季攻勢

東野6縱歷任4位副司令,3位升為軍長,他在任時間最長反而沒晉陞 - 天天要聞

曹里懷在來6縱之前,一直擔任地方軍區司令員,把他調野戰縱隊為更好歷練,日後另有重要。他擔任副司令兼參謀長時間不長,在1948年3月,與李作鵬算是互調,曹里懷擔任1縱副司令兼參謀長,1縱協助李天佑參加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後,隨著部隊南下中南時調任47軍軍長。

李作鵬到6縱後,擔任副司令兼16師師長,之所以兼任16師師長總部對他說,16師是紅1軍團的部隊,是林總曾經指揮過的部隊,在東北沒少打勝仗,也有些仗打得不太好,不如1師、5師那樣打得出色,戰績顯著,希望他能將這支部隊帶出新的起色。

他指揮16師參加遼瀋戰役、平津戰役等,在南下中南作戰時,洪學智調任兵團副司令員,他接替已經改編為43軍軍長。

從6縱組建到改編為43軍的3年時間裡,後來擔任副司令員的梁興初、曹里懷、李作鵬都成為軍長,只有楊國夫從一而終一直是副司令。論在6縱資歷,論對6縱部隊的熟悉程度等情況,不僅比他們三位熟悉,甚至比後來擔任司令員等洪學智、黃永勝都熟悉。

按照他的資歷,6縱多次空降司令員,沒有把他考慮在內,而且南下到中南後,被調離作戰部隊,到江西軍區擔任副司令;按說長期擔任副司令員,在1949年也會調任軍長,如曹里懷、李作鵬、方強、吳瑞林都是從副司令提拔為軍長的。

沒有當上軍長,對他有什麼影響呢?從軍銜上看不出,可是從軍級上就不一樣了。

東野6縱歷任4位副司令,3位升為軍長,他在任時間最長反而沒晉陞 - 天天要聞


新中國成立之前,在四野擔任過軍長、政委的一般都會被評為準兵團級,如梁興初、梁必業、周赤萍、羅舜初、詹才芳、劉興元、邱會作、方強、曹里懷、李作鵬、吳克華等;副軍職一般會評為正軍級,如胡奇才、吳瑞林、楊國夫、張天雲、劉西元、周仁傑、晏福生、譚甫仁等。

四野部隊副軍職一般都是正軍級,原因在於四野部隊打仗多,而且部隊建制與其他三大野戰軍不同。其他野戰軍一個軍下轄3個師,三萬人左右。而四野一個軍下轄4個師,兵力在6萬人左右,可以說一個軍頂上其他野戰軍2個軍的兵力配備了。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 天天要聞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就在早前,朝鮮已經接到了毛主席親自簽發的電報,明確表示中國將出兵援朝,並已做好準備。然而,朴一禹來到瀋陽後,並沒有就志願軍入朝具體事宜進行溝通,只是傳達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國軍隊立即過江,並說金日成現在德川,志願軍指揮部也應該設在那裡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 天天要聞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在1948年十一月,由東北野戰軍第六縱隊改編而成的第43軍,是解放戰場上,四野大軍的頭號主力部隊之一,為加快促進東北地區的解放立下赫赫戰功。在戰略追殲階段,第43軍與兄弟部隊共同南下作戰,參與衡寶戰役,和兄弟部隊共同重創白崇禧軍事集團。此舉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 天天要聞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戰爭衝擊波,科技世界的重塑與變革。近期戰火在世界的某個角落再次點燃,但這場戰爭不僅僅是對地理和政治版圖的重新劃分,更是一場科技領域的無聲革命。戰爭的硝煙背後隱藏著科技創新的澎湃動力,正在悄然改變我們的世界。首先,我們看到了無人機技術的突飛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