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蘇聯要是橫插一腳,加入海灣戰爭,會改變結局還是阻止解體?

2024年05月19日10:45:11 軍事 1159

01

如果1991年海灣戰爭蘇聯真的摻一腳進來,那整個戰局可能就得重新洗牌了。先說說伊拉克,裝備著一大堆蘇聯的軍火:坦克5500輛,飛毛腿導彈和1000多架戰鬥機,這裝備在當時算是頂尖的。但這些玩意兒在信息戰面前就顯得有點老態了。

當年蘇聯要是橫插一腳,加入海灣戰爭,會改變結局還是阻止解體? - 天天要聞

再看看多國部隊,他們這邊可是高科技挂帥,衛星定位啊、隱形飛機啊,各種先進玩意兒一應俱全,打起來自然是如虎添翼。結果嘛,眾所周知,伊拉克軍隊損失慘重,人員損失十萬,坦克和裝甲車損失也是數以千計。

蘇聯如果加入這場戰爭,首先得考慮的是他們的政治和軍事策略。那時候蘇聯也是風雨飄搖,國內外壓力山大。如果他們真的決定和美國這個超級大國正面衝突,那整個戰場的科技較量和策略部署可能都會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不過,鑒於當時蘇聯的國力已經是強弩之末,他們即使加入戰爭,也難保不是又一次的走向衰落。

當年蘇聯要是橫插一腳,加入海灣戰爭,會改變結局還是阻止解體? - 天天要聞

而且別忘了,蘇聯那時候正忙著處理自家的爛攤子,經濟問題、政治問題一大堆。就算他們想插手中東的局勢,能量也未必足夠。所以,真要是蘇聯也跳進來,這場戰爭的規模肯定不小,影響也會更加深遠,但結局嘛——這就真的難說了。

02

蘇聯如果真的跳進這場沙場,大概率是準備挨揍的節奏。咱們得從幾個角度來分析這回事。

首先,後勤能力成問題。在中東那一帶,地廣人稀,沙漠多,水源少,這對任何一個依賴重裝備和大兵團戰術的軍隊都是個大考驗。蘇聯在中東地區的後勤基地不夠用,塔爾圖斯雖然是個軍事基地,但和美軍沙特的基地比起來,那就像是小巷裡的便利店和大商場的區別。

當年蘇聯要是橫插一腳,加入海灣戰爭,會改變結局還是阻止解體? - 天天要聞

再說,蘇軍的重型機械化部隊,離不開水和燃料。要是依靠塔爾圖斯港補給,蘇軍走的南線基本行不通,只能依靠幼發拉底河沿線的補給線。設想一下,從敘利亞代爾祖爾到伊拉克的巴格達,直線距離有500公里。蘇軍的作戰手冊里寫著,他們的軍隊最遠突擊距離也就是400到500公里。這意味著,蘇軍一旦從代爾祖爾推進到巴格達,基本就是力盡筋疲了。

如果沒有充足的預備兵力,蘇聯想從巴格達一路推到沙特境內,那基本是天方夜譚。

當年蘇聯要是橫插一腳,加入海灣戰爭,會改變結局還是阻止解體? - 天天要聞

咱們再詳細聊聊蘇聯那後勤的狀況。蘇聯要是想把彈藥從本土送到前線,那得經過一番折騰。他們有三條主要航線,但每條都有大問題。

第一條,從黑海經博斯布魯斯海峽進地中海。這海峽要是戰時被土耳其封鎖,蘇聯這條線基本就廢了。第二條,經直布羅陀海峽英國皇家海軍一揮手,這條路也堵上了。第三條路,得繞道好望角,穿過蘇伊士運河,但埃及早就跟美國走得近,他們也不太可能幫這個忙。

美國那邊的後勤就顯得高效得多。美軍有一支強大的運輸艦隊,包括19艘65000噸的滾裝船,速度能達到33節,而且還能從民間船隊調用大量船隻。相比之下,蘇聯的滾裝船速度只有24節,這速度差距就意味著在戰時的補給能力上蘇聯大大落後。

當年蘇聯要是橫插一腳,加入海灣戰爭,會改變結局還是阻止解體? - 天天要聞

所以,就算蘇聯把所有的兵力和坦克都開到中東,也很難在這種後勤不足的情況下取得勝利。缺乏有效的補給,即便是再強的軍力也只能是紙上談兵

03

說到蘇聯軍隊的後勤問題,這確實是個老大難的問題。蘇聯軍隊雖然在歷史上有過輝煌的戰績,比如蘇德戰爭期間的大縱深作戰,把德軍從東歐推到柏林,但這些勝利都是在後勤能夠有效支持的情況下取得的。到了遠東戰場,後勤問題就暴露無遺了,比如說蘇聯近衛第六坦克集團軍,就因為補給不上,攻勢被迫暫停。

當年蘇聯要是橫插一腳,加入海灣戰爭,會改變結局還是阻止解體? - 天天要聞

在歐洲戰場上,蘇聯軍隊的彈藥儲備是美軍的2.4倍,這讓他們有信心在歐洲取得勝利。但在中東,由於後勤運輸的極大限制,蘇軍要再現在歐洲的輝煌就難多了。

蘇聯在阿富汗的戰爭更是後勤問題的一個縮影。第40集團軍第5步兵師在阿富汗的3000多名士兵因為後勤跟不上,大量士兵感染肝炎,上級也是束手無策。而在醫療衛生方面,蘇軍同樣表現糟糕,內部疾病橫行。

當年蘇聯要是橫插一腳,加入海灣戰爭,會改變結局還是阻止解體? - 天天要聞

另外,就水源問題來說,美軍士兵每人每天能得到80升的乾淨飲用水,而蘇聯士兵則只能得到4升,並且質量遠不及美軍的水。這種鮮明的對比,更加凸顯了蘇聯在現代化戰爭中後勤支持的薄弱。

04

在海灣戰爭中,美軍展示了其天基作戰能力的絕對優勢,而蘇聯在這方面確實是有點跟不上節奏。這裡的差距可不僅僅是一點半點。

首先,美軍的信息戰能力強大得驚人,他們利用5顆DSCS3衛星實現全球覆蓋,這些衛星不僅功能強大,而且具有極強的抗核爆炸能力。即便蘇聯派出反衛星武器,也難以對這些高科技的衛星造成威脅。

當年蘇聯要是橫插一腳,加入海灣戰爭,會改變結局還是阻止解體? - 天天要聞

相比之下,蘇聯的衛星技術就顯得有些落後了。他們的閃電通訊衛星主要圍繞北極圈運轉,僅能覆蓋北半球。這種設計限制了其全球作戰的通信能力。更不用說,蘇聯的彩虹通訊衛星技術更是落後,1975年才升空的彩虹衛星,相較於美國1966年就已經發射的同步通訊衛星,晚了足足9年。

而在實際應用上,蘇聯的彩虹衛星還存在著明顯的技術局限,比如只能對靜止的地面軍用車輛實施通訊,對於動態的軍用車輛則無能為力。這在現代戰爭中顯然是一個致命的弱點。美國的同步通訊衛星則能輕鬆實現對動態目標的實時通信。

當年蘇聯要是橫插一腳,加入海灣戰爭,會改變結局還是阻止解體? - 天天要聞

蘇聯要實現全球通信覆蓋,需要依賴於4枚閃電通訊衛星加上8枚彩虹通訊衛星的組合,這不僅複雜,而且在效率和成本上都無法與美國的5枚DSCS3衛星相比。這種差距,直接影響到了蘇聯在全球軍事行動中的通信效率和戰略部署能力。

05

美國和蘇聯在冷戰期間的太空較量,真是一場眼花繚亂的高科技賽跑。看看他們的光學偵察衛星,你就知道這場比賽有多激烈了。

美國這邊,KH9和KH11兩款光學偵察衛星,精度和壽命都領先一大截。KH9可以探測到20到30厘米大小的目標,而KH11的探測精度更是達到驚人的10厘米。要知道,KH9總共成功發射了19顆,壽命還能達到3到10年,這壽命放在今天看,也算得上是老將風範。

當年蘇聯要是橫插一腳,加入海灣戰爭,會改變結局還是阻止解體? - 天天要聞

再來看看蘇聯的「鈷」系列光學偵察衛星,探測精度也就40厘米,和美國的相比差了不少。蘇聯後來又出了「涅曼」和「特麗侖」這兩款,雖然改用了折射鏡頭,但這技術上的小把戲並沒有提升探測精度,壽命更是短到只有200天。這就像是跑馬拉松的選手,跑到半道就氣喘吁吁了。

美國不僅在光學偵察衛星上做得好,他們的合成孔徑雷達偵察衛星也不是蓋的。可以在400公里的遠軌道偵測到1米長的目標,而蘇聯的相同類型衛星,只能在300公里距離偵測到15米長的目標。這技術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當年蘇聯要是橫插一腳,加入海灣戰爭,會改變結局還是阻止解體? - 天天要聞

還有個很有戲劇性的例子是1990年的「祖瑪」衛星事件。美國用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搭載這顆間諜衛星上天。全球都以為美國這次發射失敗了,因為他們看到的是太空梭似乎出了點意外。然而,實際上美國人耍了個花招,用隱身技術在關鍵時刻改變了衛星的軌道。這手法,不得不說,高,實在是高!

06

美國的技術和策略已經邁入了信息化戰爭的新時代,而蘇聯還在機械化戰爭的老路上艱難跋涉。

美國的E8戰場偵察飛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種飛機配備了先進的AESA有源相控陣雷達,不僅能在5萬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偵察,還能精確定位並全程跟蹤監視最遠250公里外的600輛車輛和直升機。雷達還能用不同顏色區分不同類型的目標,比如區分地面車輛是坦克還是輪式後勤車,為戰場指揮官提供精確的實時情報,指導戰鬥機進行精確打擊。這就是信息化戰爭的實力,發現即摧毀。

當年蘇聯要是橫插一腳,加入海灣戰爭,會改變結局還是阻止解體? - 天天要聞

相比之下,蘇聯的偵察能力就顯得相當落後。蘇聯宇宙1870衛星的探測能力僅限於300公里外的25米到35米大小的目標,而米格25R和米格21R這樣的偵察機還在使用落後的膠捲偵察技術。想一想,這是1991年的信息化戰爭時代,蘇聯偵察機的思維還停留在二戰那會兒,真是有點讓人哭笑不得。稍稍有點進步的蘇24MR偵察機雖然帶有紅外線列陣探測器,但也不具備成像能力。至於蘇聯的圖143無人偵察機,其作戰航程不足200公里,連偵察直升機都不如。

當年蘇聯要是橫插一腳,加入海灣戰爭,會改變結局還是阻止解體? - 天天要聞

從這樣的技術和戰術差距來看,蘇聯如果參與到像海灣戰爭這樣的現代戰爭中,輸得只會是個時間問題。而這場戰爭的背後教訓,卻給了觀察蘇軍多年的解放軍極大的震撼和啟示,促使他們開始了深刻的軍事改革和轉型,最終達到了今天的輝煌成就。這一轉變,不僅是技術的躍升,更是戰略視野的徹底革新。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美海軍對記者說:跟胡塞武裝交手疲憊還扛不住 - 天天要聞

美海軍對記者說:跟胡塞武裝交手疲憊還扛不住

以前都是胡塞說打了山姆多少艦艇,有殖人就死不承認,說是假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山姆的美聯社記者去現場採訪後怎麼說的,他說幾十年來,山姆海軍一直把前毛熊、現大毛和東方兔列為對手,並做好了與之爆發激烈衝突的準備。
台灣正被美國塑造成下一個珍珠港?警惕老美台海誘戰 - 天天要聞

台灣正被美國塑造成下一個珍珠港?警惕老美台海誘戰

長期以來,二戰時期的「珍珠港事件」一直存在一個「陰謀論」的說法,即當時的美國政府為了能夠動員國內社會輿論早點參戰,向日本「禁運」石油,最終逼得日本跳腳,突襲珍珠港,有一些外界說法把它稱為「羅斯福的苦....
國家能源集團、國網、大唐、中廣核等多家能源央企高管變動! - 天天要聞

國家能源集團、國網、大唐、中廣核等多家能源央企高管變動!

近日,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網、大唐、中廣核、中國電建、中國華電等多家能源央企高管發生變動。這些變動不僅是對企業運營管理的全新調整,更反映了國家對能源行業發展的戰略布局。在這些央企高管的更迭中,一批具有豐富經驗和卓越能力的新任領導者走馬上任,他們將為能源行業的發
戈壁傳奇:中國導彈靶場背後的英雄史詩 - 天天要聞

戈壁傳奇:中國導彈靶場背後的英雄史詩

戈壁鑄劍:中國導彈靶場建設的傳奇故事「死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這句口號,曾經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員和軍人,在荒涼、惡劣的戈壁灘上,為中國的國防事業默默奉獻。而這背後,隱藏著一段關於中國導彈靶場建設的傳奇故事。
賴清德黃埔校慶「洗滌軍心」?碰瓷馬英九加碼鬧騰 - 天天要聞

賴清德黃埔校慶「洗滌軍心」?碰瓷馬英九加碼鬧騰

台軍陸軍官校16日舉行黃埔建校百年校慶活動。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與台防務部門負責人顧立雄均親赴現場。賴清德還作為「三軍統帥」致辭。不過令輿論倍感意外的是,賴在發言中竟將炮口對準「前任的前任」領導人馬英九,宣稱不能夠接受「首戰即終戰」的「投降
【荷蘭】七月份第一個星期荷蘭新內閣宣誓就職 - 天天要聞

【荷蘭】七月份第一個星期荷蘭新內閣宣誓就職

據荷蘭組閣人范茲沃爾稱,由荷蘭四個黨派組成的新內閣將於 7 月第一個星期宣誓就職,並按照傳統,和國王在海牙工作王宮前的台階上合照。同一星期,第二議院可以與新首相斯科夫就新內閣的計划進行辯論。 ....
【國際】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解散戰時內閣 - 天天要聞

【國際】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解散戰時內閣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決定解散去年十月份組建的戰時內閣。據以色列媒體今天報道,他昨天在內閣成員會議上宣布了這一消息。 上周日,以色列民族團結黨的本尼·甘茨(Benny Gantz)辭去戰時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