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起石頭砸爛自己腳!歐洲哭訴:中國「卡脖子」,炮彈大幅減產

2024年04月09日17:05:36 軍事 1040

這回輪到中國「卡脖子」了?長期抹黑中國的歐洲,這次輸慘了。正在緊鑼密鼓為烏克蘭生產炮彈的歐洲,突然發現一些關鍵原料被中國「卡脖子」,有些歐洲軍火商正在搶囤中國的棉花,有人已經囤了三年庫存。

搬起石頭砸爛自己腳!歐洲哭訴:中國「卡脖子」,炮彈大幅減產 - 天天要聞

這裡說的中國棉花,其實是指硝化棉,也就是纖維素硝酸酯,主要應用在炮彈領域,用來製備發射葯。1832年法國科學家布拉孔諾用濃硝酸浸泡木材和棉花首次製備出了硝化纖維素,命名為「木炸藥」。1845年瑞士科學家通過將棉纖維浸入濃硫酸和硝酸進行硝化,發明了硝化棉這種燃爆速度略高於黑火藥的物質。最後法國工程師保羅·維耶爾使用乙醇或者乙醚進行溶解,加入一部分穩定劑,最後進行乾燥硬化,就得到了化學性質相對穩定的硝化棉火藥。

隨後在各國化工專家的不懈努力改進下,以硝化棉為基礎製備的無煙火藥和新式炸藥促成了軍事火炸藥體系的歷史性跨越。

炮彈的發射葯,包括單基,雙基和三基葯。單基發射葯就是純的硝化棉,雙基發射葯是在硝化棉基礎上加入一定比例的硝化甘油,使硝化棉火藥的燃爆速度更快,推進力量更大。三基發射葯再加入別的成分,例如比例不等的烈性硝基胍原料,使得硝化棉發射葯的燃燒更為充分,更為快速,達到了現代化高壓滑膛火炮的要求,這就是「三基發射葯」,但是基底都是硝化棉。

搬起石頭砸爛自己腳!歐洲哭訴:中國「卡脖子」,炮彈大幅減產 - 天天要聞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硝化棉生產國,以及最重要的出口國。中國具有世界第一的硝化棉產能,而且壟斷了世界硝化棉貿易很大份額。例如我國的四川北方硝棉公司,不僅是全國第一大硝棉製品生產廠家,而且還是全球第一大硝棉製品生產商。

這事最早是今年3月份被法國人曝出來的,法國軍方的一份報告中提到,由於中國在數個月之前「意外地中斷」了對一種重要火藥原料的供應,導致法國彈藥廠的生產陷入困境。不只是法國,整個歐洲的炮彈生產都因為這種來自中國的特殊原料的斷供而導致炮彈大幅度減產。

歐洲原本可以自產一部分硝化棉,然後還有一部分需要從中國進口。然後老歐洲他們搞了一個新疆棉製裁,把自己的腳砸爛了。由於新疆和新疆棉花受到了西方國家的惡毒攻擊和制裁,含有新疆棉花的硝化棉製品都無法出口歐洲。

搬起石頭砸爛自己腳!歐洲哭訴:中國「卡脖子」,炮彈大幅減產 - 天天要聞

硝化棉的關鍵不是新疆長絨棉,而是完整的成本合適的生產體系。中國的產業鏈完整,硝化棉產量大,性價更比高。實際上新疆優質長絨棉不太可能作為硝化棉,原因很簡單,太貴了。硝化棉對長絨和短絨沒有苛刻要求。硝化棉的主要原料是棉短絨,棉短絨是棉籽剝離棉花後的副產品,不光新疆有,中亞國家,美國等產棉國都有。

造成歐洲硝化棉發射葯緊張的主要原因,是中國方面對出口硝化棉製品進行了控制和調整。俄烏戰爭爆發以後,中國收緊了炸藥原材料和硝化棉的出口量,而且增加了世界棉花的進口量。對硝化棉的出口實行登記管制,對硝化棉的每一筆交易都要進行登記和溯源。

搬起石頭砸爛自己腳!歐洲哭訴:中國「卡脖子」,炮彈大幅減產 - 天天要聞

聯合早報去年6月曾報道,中國向北方某國出口了一大批無煙發射葯,能造8000萬發彈藥,主要接收廠家是巴爾瑙爾彈藥廠。(這個消息未經證實)

中國硝化棉出口的最大客戶其實是美國和越南。中國以前對歐洲的硝化棉出口也沒有新聞里寫的那麼誇張,每年只有不到2000噸。但這些硝化棉卻佔有了歐洲70%以上的份額,由此可見中國硝化棉的重要性。假設155毫米榴彈配6個重量為1公斤的發射藥包,100萬發炮彈需要發射葯6000噸。這說明歐洲要想完成對烏克蘭承諾的100萬發炮彈的年產量,就必須解決硝化棉來源問題。

搬起石頭砸爛自己腳!歐洲哭訴:中國「卡脖子」,炮彈大幅減產 - 天天要聞

目前俄烏衝突延宕兩年有餘,歐洲軍火商援助烏克蘭的炮彈產能捉襟見肘,於是對中國棉花的依賴成了他們「甩鍋」的對象。據英國《金融時報》4月8日的報道,歐洲有超過七成的硝化棉依賴中國供應,出於對中國方面「卡脖子」風險的擔憂,歐洲的防務企業正「儘可能多地採購以填補庫存」,有些軍火商已囤積了可供三年消耗的庫存。

歐洲把硝化棉短缺的鍋甩給中國,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給多圈錢找理由。

各種找補的因素都會被提出來,例如擴建生產線的投資,危險品物流體系的投資,原料供應鏈的投入。這種補貼,相當於一種國家背書,炮彈廠最擔心的,是當產能擴大,達到巔峰以後,戰爭突然停止了,訂單沒有了,導致較大損失,因此需要有國家兜底才行。

搬起石頭砸爛自己腳!歐洲哭訴:中國「卡脖子」,炮彈大幅減產 - 天天要聞

德國外交關係委員會負責安全和國防事務的負責人克里斯蒂安·莫林就此指出,硝化纖維素是一種比較「廉價化學產品」,過去歐洲根本不重視,長期以來都外包給中國等國進行生產。等到供應鏈中斷或擴大產能時才發現歐洲自己已經無法滿足需求了。

莫林認為:「如果你想擴大彈藥生產規模,這不僅僅涉及原材料,還涉及到建設新的彈藥原材料生產基地,根據軍工製造標準,擴建發射葯工廠可能需要六個月到兩年的時間。」

搬起石頭砸爛自己腳!歐洲哭訴:中國「卡脖子」,炮彈大幅減產 - 天天要聞

歸根結底,歐洲方面的嚷嚷是為了要錢,對歐盟要補貼。從供應鏈理論看,任何一種原料都無法威脅或遏制製造方,只是價錢和時間成本問題,歐洲當然可以自己生產硝化棉,但這需要大量的基礎投資和建設時間。而烏克蘭的戰場局勢不妙,烏克蘭很被動,畢竟形勢不等人。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 天天要聞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就在早前,朝鮮已經接到了毛主席親自簽發的電報,明確表示中國將出兵援朝,並已做好準備。然而,朴一禹來到瀋陽後,並沒有就志願軍入朝具體事宜進行溝通,只是傳達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國軍隊立即過江,並說金日成現在德川,志願軍指揮部也應該設在那裡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 天天要聞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在1948年十一月,由東北野戰軍第六縱隊改編而成的第43軍,是解放戰場上,四野大軍的頭號主力部隊之一,為加快促進東北地區的解放立下赫赫戰功。在戰略追殲階段,第43軍與兄弟部隊共同南下作戰,參與衡寶戰役,和兄弟部隊共同重創白崇禧軍事集團。此舉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 天天要聞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戰爭衝擊波,科技世界的重塑與變革。近期戰火在世界的某個角落再次點燃,但這場戰爭不僅僅是對地理和政治版圖的重新劃分,更是一場科技領域的無聲革命。戰爭的硝煙背後隱藏著科技創新的澎湃動力,正在悄然改變我們的世界。首先,我們看到了無人機技術的突飛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