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莫迪政府也是很活躍,在印度共和國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參與到場,法國賽風也表態,同意給印度提供5代機轉讓技術,印度媒體甚至鼓吹中國的殲20作為5代機,要用多年苦修,才能攻破的航空發動機技術,印度只需要一天就能夠搞定了?實際上這種想法過於樂觀了。
印度之前也進口過法國的陣風戰機,這一次法國同意百分百轉讓技術,而且還會在未來支持印度研發AMCA中型戰鬥機計劃,這越發讓印度得意起來,認為未來戰鬥機的建造水平,可能會得到快速的爆髮式的增長。
得到法國轉讓的戰機技術,讓印度航空工業確實能夠快速提升,而且有了法國的支持,估計印度生產的戰機,在認證方面也會得到很多的便利,畢竟法國這一次也是代表美國的意思。
而且法國的賽峰,是位列世界500強的航空製造巨頭,所擁有的專利技術和建造能力,是在世界上屬於先進水平,目前全球關於5代機的航空發動機,生產門檻還是非常高,很多國家也是苦於沒有實力快速突破。
看來法國同意向印度轉讓先進的五代機生產技術,也是得到了美國的受益,這樣讓印度在亞太區域,增加更強的軍備生產能力,自然也會對形成該地區的新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中國的殲20戰機使用渦扇15型航空發動機,能夠實現國產化,是經過了多年的艱苦研發,而且對於很多試驗和測試當中,出現的瑕疵和不足問題,通過完善修理和升級,得到了現在更加成熟的發動機型。整體的發動機表現,也達到了中國心的力度,目前作為5代戰機,殲20綜合實力也不容小覷,甚至讓美國都覺得非常忌憚。
生產五代航發設備,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要攻克非常多的難題,印度現在得意得不得了,因為一旦得到法國的技術,意味著少走太多彎路了,直接拿來就用,但是真如印度想像的那麼容易嗎?
關於軍工研發,如果真有這麼簡單的捷徑,估計印度要有相應要付出的成本,和其他的代價才對。 否則法國自己生產線交付後,出口不好些嗎,肯定是美法印三方會因為這個轉讓技術,有著私下的協商內容。
中國的殲20航空發動機,苦修多年真功夫,實現了自己的國產專利技術,在這樣的對比之下,和印度之間的差距是很大的,因為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不需要像印度這樣都是依靠外來的技術,而是有著自主決定的掌控權,印度如果拿到法國的技術,估計要磨合很久才能真正上手,不見得和印度想像得那麼容易。
印度曾經和美國有過合作,關於通用公司生產的一款F414發動機,安裝在LCA Mk2戰鬥機上,同樣是直接安裝,使用便捷,但是這些發動機技術都不是印度所有,未來美國促成的這些合作,印度如果聽話,可能這些裝備都能正常使用,一旦美印之間翻臉的話,恐怕是會出現一些變數的。
畢竟從印度的近些年表現來看,也是狡猾地想要謀奪利益和利用美國,但是不想被美國控制,因此美國在面對印度時,也是在尋找能夠拿捏印度的辦法和手段。
這次法國賽峰提供的航空發動機,將會主要用於印度的AMCA戰機,起到更多的未來戰機的推動作用,印度自己急得夠嗆,看到中國五代戰機一飛衝天,而且新型的殲35也開發多個型號,印度認為也能通過獲得航發設備快速追趕中國的航空水平。
顯然印度還是把航空工業想簡單了,在航空領域想要獲得更多的進展,沒有自主技術是不能站穩的,印度也許認為能從法國的技術基礎上,站在更高的起點快速飛越,但是印度自身的研發能力,操縱技術和生產線的能力,以及未來和法國的合作約定內容,都是綜合影響因素,因此不是簡單地拿來法國的航發技術,印度自己的航發水平就能快速升級。
當然不排除印度使用現有的法國航發設備,能夠讓自己在研發的飛行器,獲得一定程度的穩定進展,但是如果想要和中國的殲20媲美,印度還是有點想多了。
不管怎樣,通過美國在背後的默許也好,還是推動這個合作也罷,法國的航發設備提供給印度,是對印度擴充軍力的現實,但是中國航空研發已經達到一個高度,不會在意這些外部的喧囂和叫嚷,依然會按照自己的規劃和節奏,穩定推動繼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