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部分地區地緣政治局勢仍未緩解,紅海緊張局勢持續,國際航運巨頭馬士基班輪再度遇襲,馬士基1月2日宣布繼續暫停使用紅海航線,而另一家大型航運公司赫伯羅特也表示,旗下船隻將繼續避開紅海,繞道好望角,直至1月9日。另外達飛海運表示,自15日起,調高亞洲至地中海的集裝箱運價,漲幅最多達到一倍。

英國皇家物流與運輸學會的專家指,暫停紅海航線將增加船員、燃油和保險成本,最終將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有內地專家表示,胡塞武裝對美國紅海護航行動反應強硬,再加上以哈問題無法解決,導致紅海局勢可能進一步升溫, 給歐洲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的恢復蒙上新的陰影。

中國人民大學
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田文林
分析指出,蘇伊士運河到紅海這一國際航運要道,是亞歐海上貿易的主通道。目前航運市場存在著較大的分歧,未來一段時間紅海至蘇伊士運河的商業航運將因地緣緊張局勢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同時,疊加烏克蘭危機帶來的持續影響,給歐洲經濟帶來更多不確定因素。近日公布的歐元區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12月跌至47,連續多個月收縮。而根據德國伊佛經濟研究院做出的最新預測,德國經濟在2024年預計僅有0.9%的增長。

伊佛經濟研究院
首席經濟學家 沃爾默‧舍澤爾
根據多數機構的預計,2024年全球經濟增速將進一步放緩,主要原因是受到高通脹、高利率和地緣政治三大風險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美聯儲日前發布最新一期經濟前景預期,下調2024年美國經濟增長預期0.1個百分點至1.4%,不過將2023年美國經濟增長預期較9月預測上調0.5個百分點至2.6%,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示,2023年美國經濟增長率預計為2.1%,2024年經濟增速將放緩至1.5%。
有經濟學家預計,美聯儲連續加息後,市場普遍預期金融條件、傳統利率政策收緊會傳導到實體經濟,影響2024年美國經濟表現。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
朱海斌
再來看中國經濟,隨著市場對美聯儲政策轉向預期升溫,疊加中國經濟基本面持續向好,帶動近期人民幣匯率持續走強,從2023年11月份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即期收盤價升值幅度大約為2.6%。分析指出,這輪人民幣匯率升值行情,背後有季節性因素的支持,以企業為代表的結匯需求或季節性走高,帶動同期銀行代客結售匯呈現一定規模的順差,為人民幣提供實際需求。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最新人民幣月度報告和數據統計顯示,人民幣成為第四大全球最活躍貨幣,佔比4.61%,再創新高。

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 蘇劍
市場人士指出,2024年隨著美聯儲可能很快開始降息,預計中美兩個經濟體之間的利差將開始收窄,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人民幣的下行壓力,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2024年也可能漲破7的水平。

澳新銀行
資深中國策略師邢兆鵬
不過從近期公布的製造業先行指標來看,中國經濟復甦仍舊面臨一定壓力。在內外需都有所走弱的情況下,12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49.0%,比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處於收縮區間;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12月份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5.9%,連續3個月上升,製造業企業對市場發展信心不斷增強。而最新中國12月財新製造業PMI較按月增長0.1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位於擴張區間,升到四個月來新高。

國泰君安國際
首席經濟學家 周浩
為提振企業信心,中國國家發改委日前召集各地發展改革系統官員到福建晉江召開現場會,學習「晉江」經驗,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發改委主任鄭柵潔強調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只能加強,不能減弱。有市場分析認為,判斷綜合考慮當前的經濟修復狀況及物價水平,2024年穩增長政策有可能前置發力,其中降息降准有望在一季度落地,年初基建投資也會繼續保持較高水平。而從全球範圍看,隨著歐美等主要經濟體製造業持續收縮,當前外部環境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後續隨著中國國內消費向常態恢復,行業復甦不平衡逐步收斂,越來越多行業企業逐步進入主動補庫存周期,製造業有望逐步加速恢復。

編輯:許織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