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戰士莫林被俘,被日軍埋坑前一名日軍因貪財不慎幫了她

2023年12月10日20:43:08 軍事 1907

女戰士莫林被俘,被日軍埋坑前一名日軍因貪財不慎幫了她 - 天天要聞

女戰士莫林

女戰士莫林被俘,被日軍埋坑前一名日軍因貪財不慎幫了她 - 天天要聞

莫林夫婦(1952年)

女戰士莫林被俘,被日軍埋坑前一名日軍因貪財不慎幫了她 - 天天要聞

解放初,莫林(前排中)與戰友們在南通合影

女戰士莫林被俘,被日軍埋坑前一名日軍因貪財不慎幫了她 - 天天要聞

莫林成了人們所熟知的「雙槍老太婆」。

女戰士莫林被俘,被日軍埋坑前一名日軍因貪財不慎幫了她 - 天天要聞

晚年莫林(右)與文友們交談

對於日軍來說,剛20歲出頭的莫林就是一根刺。因為他們每次的行動,不止一次被莫林及其戰友破壞。被日軍俘獲後莫林以本名「姚世瑞」隱藏住了自己的身份,但還是難逃被活埋的結局。就在死亡降臨之際,一名日軍因貪財卻意外幫助她逃過一劫。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一「棄文從武」

1920年12月出生在一個醫學世家的莫林,本名叫姚世瑞。姚家是當地出了名的大家庭,常常救濟周邊無家可歸的流民。只要生了病鄉親們都會來到姚家,因為這裡不僅診費便宜還能討要到一些糧食。受家中長輩的影響,莫林自小便懂得人活一世要為了大義而不是自己。優渥的家庭環境,給莫林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機會。在其他同齡的女孩還在家中幫助父母干農活等待出嫁時,莫林已經成了家鄉小有名氣的「才女」。國小里出名的小詩人,常有詩文刊登在校報上。如果沒有戰亂,她或許會按照這條既定路線一直走下去成為一名出名的作家。

可隨著戰爭的爆發,莫林便明白只要一天不把敵人趕出國土她就無法安心坐在書桌前寫作。為了莫林的安全,姚父忍痛將女兒送去了離家幾百公里的新式學校。因為那裡有他認識的熟人,可以保證女兒的安全。在學校接受教育的莫林,便很快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科學與民主」等新文化思潮。她和同學一起走上了街,用簡易的自製話筒向民眾宣傳道「打倒賣國賊!」「一二·九」運動爆發後,關注時局的莫林很快便收到了從北方傳來的消息。年僅15歲的她不願再坐以待斃,她不想再做一個只會喊口號的普通學生。

莫林主動找到與紅軍隊伍有聯繫的老師向對方表達了自己想要加入軍隊抗戰的想法,但老師以莫林年紀還太小為由婉拒了她。姚父在得知女兒想要加入軍隊的想法後,嚇得連夜從家鄉趕到了學校將女兒帶回了家。姚父知道莫林的性格,只要是女兒決定好了的事情沒有一個人能攔得住她。如果他不提前把女兒帶回家,或許女兒早已做好了偷跑加入軍隊的決心。15歲的女孩身上沒有一分錢只有想加入軍隊抗戰的赤誠之心,這怎麼不叫人擔心呢?但不管姚父怎麼囑咐下人看住女兒,莫林卻總有辦法逃出自家宅子參加當地有志青年組織的抗日宣傳活動。

1937年這個年僅17歲的小姑娘偷偷跑出家門,響應了共產黨「到敵人後方去為保衛祖國而戰」的號召報名參加了八路軍。但這一消息很快便傳到了姚父那邊,他扔下自家藥鋪便到隊伍里抓回了女兒。這是他第一次對女兒動怒,「我只想讓你好好活著你非要冒這個險幹什麼?」莫林在自己的房間被關了整整一個星期,好在有弟弟姚世虎的幫助她才能和自己的夥伴重新聯繫起來。

年幼的弟弟並不明白姐姐為什麼要這樣做,但隨著年歲的增長親眼看見日軍強佔無辜百姓賴以生存的土地的他漸漸懂了姐姐心中那份信念。姚世虎在閱讀了姐姐的文章後,心中也升起了參軍抗日的念頭。就像姐姐在紙上寫的那樣如果連敵人都趕不出去,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他們還能安心做什麼事呢?

1940年莫林終於說服了父親,帶著14歲的弟弟參加了新四軍。接受過系統學校教育的兩姐弟很順利地通過了入伍的文化考試,以高分成績被分配進了江蘇如皋西站區。莫林在西站區擔任武工隊政委,姚世虎因為年紀原因被安排進了小通訊員班接替姐姐的「文筆」開始為部隊撰寫文章。決心棄文從武的莫林,在離家前將自己的所有文章都鎖進了一個木盒裡她立誓要將日本鬼子趕出中國。為了不暴露自己的真實身份她將本名姚世瑞隱藏,成了聞名于軍隊的「雙槍老太婆」莫林。

二險境求生

進入組織後,莫林便一直留在文職崗位上工作。但這並不是她所願的,她加入組織是為了能夠真正站上戰場殺敵。於是莫林主動向組織申請上戰場,但組織以她「槍技不夠熟練」為由拒絕了她的申請。為了儘快上陣殺敵,莫林每天都會抽出一段時間主動向槍法高超的同志學習日復一日的練習。功夫不負有心人,莫林很快通過了組織的考驗獲得了專屬於自己的配槍成了人們所熟知的「雙槍老太婆」。莫林的日常任務便是帶著手下的戰士們,破壞日軍的交通、炸毀他們暫居的營地和敵人的軍火庫、糧倉成了日軍的眼中刺。日本軍官不止一次下發通緝令,在軍隊駐紮的地區四處搜查這個屢次破壞他們行動的新四軍。

為了隱藏身份,不過剛20歲出頭的莫林總是將自己打扮的十分土氣顯老。久而久之與莫林不熟悉的同志便都以為她是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太婆」,根據地的鄉親們也都以「雙槍老太婆」代稱莫林稱讚她的槍法了得。那幾年莫林幾乎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組織安排下來的任務,成了武工隊公認的優秀同志。她的任務除了破壞日軍的據點之外,還需要為組織傳遞重要情報。每當莫林將情報藏在鞋裡裝扮成為一個普通老太時,便能輕鬆逃過敵人的監視。在一次攻打日偽據點的工作中,莫林事先預判敵人的行動指揮身旁的神槍手前佔先機打掉了敵人的指揮官。日軍一見指揮官身死,頓時變得像鬆散的蟻群不知所措四處逃竄。

但在一次任務中,莫林便不幸被捕。為了救回還留在敵人掃蕩區域的戰友,她不顧自身安危引開了一群日偽軍。有兩份十分重要的文件在日軍掃蕩「清鄉」過程中意外丟失,他們必須搶佔先機將這兩份文件尋回不然組織的秘密行動將會被日軍全部知曉。莫林假裝意外暴露在日軍眼前,隨後便將日軍引向相反的道路上來。原本就已破損得不能再穿的草鞋,在劇烈地奔跑中徹底斷開了線。莫林赤腳奔跑在路上,鄉間小道上全是泥沙和石子她一踩下去便有鮮紅的血跡映在黃土上。好在不遠處有一片蘆葦林,莫林機智地鑽進去。但奈何腳上的傷讓她無法再全速奔跑,很快便被日軍抓住。

「你認不認識你們隊伍里的莫林?她長什麼樣子?」日本軍官凝視著她,而莫林正被綁在行刑架上被日軍折磨的滿身是傷。她朝日本軍官吐了一口血水,不再說話。這時的莫林已經卸去了老太婆土氣的模樣,20歲剛出頭的稚嫩模樣與日軍印象中的「雙槍老太婆」截然不同。

「那女人多次破壞我軍據點,如果你如實交代我可以考慮一命換一命。」她冷哼一聲,硬氣地表示自己並不認識什麼叫莫林的人。自己叫姚世瑞,任日軍怎麼打罵她都不會透露出一個和組織有關的信息。

氣急敗壞的日本軍官立即下令要將莫林活埋,而這時走過來了一個漢奸諂媚道:「她家在本地很有錢殺了她也沒什麼用,不然…」

聽完這人的話,日本軍官點了點頭同意了他的提議。因為莫林多次破壞他們的據點,很多物資都不夠了這正是急需要錢的時候。得到日本軍官准許的漢奸耀武揚威地走進了姚家的大門,一開口便將姚母嚇暈了過去。為了救回女兒姚父只好忍痛出掉了自家的藥鋪湊齊了贖金,可狡猾的日軍絲毫沒有想放人的打算。

好在黨組織通過內線打通了關係,在敵人內部製造矛盾成功救回了莫林。一出獄滿身是傷的莫林終於有了機會重見自己的父母,父親的白頭髮多了許多。母親的眼睛像是浸泡在水中一樣,始終紅腫著。投身革命這麼多年,唯一讓莫林感到對不起的人只有自己的父母。她向父母哭著說:「對不起因為我讓你們受了這麼多苦。」姚父坐在床頭,輕撫著女兒的頭髮。笑著表示不辛苦,姚家出了這麼兩個有骨氣的孩子是他們的福氣。

在家養好傷後,莫林便告別父母拿起自己雙槍重新回到了組織。而歷史上像莫林這樣的抗日女戰士並不少,她們以超出常人的膽魄走上了抗日的道路。抗戰勝利之後,姚世瑞便一直以「莫林」之名示人。她也終於有機會能重新拾起自己的筆,重尋自己的文學夢。她先後出版了《小路集》、《還我梅魂》、《風雨蕭蕭》等詩集,並在94歲那年加入了上海市作家協會。莫林用自己的筆記錄下了那一段英勇奮鬥的歷程,儘管年歲已高。但每當她重憶那段崢嶸歲月時精神依舊矍鑠,彷彿這些事情就發生在昨天。

越來越多親歷這場戰事的老人離去,我們沒法再親自聽他們講述這些歷史。但只要我們能時時刻刻將其記錄下來,文字總會在歷史長河中留下痕迹。老戰士們對黨的堅定信念,對祖國和人民的無私奉獻也會通過文字的形式鐫刻在中華民族的基因中將中華民族不屈的精神繼續發揚下去!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法式鵝肝怎麼成了中國縣城的「土特產」? - 天天要聞

法式鵝肝怎麼成了中國縣城的「土特產」?

被歐洲人稱為「世界三大珍饈」之一的鵝肝,原產於法國朗德省,指的是脂肪含量40%至60%的鵝肥肝。在脂肪的作用下,鵝肝口感軟綿細膩,入口即化,常常作為法式大餐中的高端食材出現。但這一食材,目前逐漸成了國內小縣城的「土特產」。
現場:解放軍五指山艦奔赴南海,發射數枚干擾彈 - 天天要聞

現場:解放軍五指山艦奔赴南海,發射數枚干擾彈

到了南海,是龍也得盤著!菲律賓不自量力,以為叫來美國撐場面,就能肆意妄為,挑戰中國底線,如今,解放軍用實際行動,發出最後通牒,讓美菲猝不及防。 近日,解放軍2萬噸級登陸艦「五指山」號在南海....
蘇57遇襲給中國提供反面教材,俄軍犯的錯,解放軍不會再犯 - 天天要聞

蘇57遇襲給中國提供反面教材,俄軍犯的錯,解放軍不會再犯

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這場衝突就成為了各類先進武器互相較量的「比武場」,在過去2年時間裡,無論是俄軍的各類現役主戰裝備,還是北約提供給烏克蘭的西方武器,都無一例外在戰場上遭受戰損,並且讓人們看到了這些武器的真實戰力,大批曾經被吹的天花亂墜的西
每日一詞|載荷專家 payload specialist - 天天要聞

每日一詞|載荷專家 payload specialist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日前結束,共有10名預備航天員最終入選,包括8名航天駕駛員和2名載荷專家(香港地區、澳門地區各1名載荷專家)。
美軍最大的弱點是什麼?「美版知乎」點贊最多的三個回答 - 天天要聞

美軍最大的弱點是什麼?「美版知乎」點贊最多的三個回答

一名國外網友,他在國外最大的問答網站Quora上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美軍最大的弱點是什麼?」提到這個問題讓人想到更多的是很難想到作為世界第一大國的美國,其軍隊會有弱點,但實際上的美軍可謂是存在許多的弱點與缺點,針對這個問題先來看下各國網友
沿黃九省,要「抱團」了 - 天天要聞

沿黃九省,要「抱團」了

近日,「2024·服務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濟南召開,沿黃九省(區)代表共同發起《關於共建沿黃陸海大通道 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倡議》,推動共建沿黃陸海大通道,合力打造國家和區域物流樞紐,暢通連接日韓、歐亞、東南亞的陸海聯動大通道。
俄外長答記者提問:西方國家在「築牆」 金磚國家在「築橋」 - 天天要聞

俄外長答記者提問:西方國家在「築牆」 金磚國家在「築橋」

當地時間11日,在下諾夫哥羅德出席金磚國家外長會晤期間,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在發布會上回答總台記者提問時表示,是西方國家用磚築起了隔離自己與外部世界的一道牆,但他們應該清楚,自己的所作所為只能導致持續的對抗。總台記者 王德祿:在10日的會議上,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用中文稱金磚國家為「大金磚」。然而我們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