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2月3日 星期二 晴 農曆臘月二十九
軍嫂魯老師,政治處宣傳股徐幹事愛人
上課號響過不久,各連隊都拉出營房訓練去了,有的連隊去了營建施工現場,我和老兵侯建、張繼民則爬上禮堂屋頂檢查廣播線路,這是政治處首長下達的命令。要求電影組務必確保春節期間全團所有廣播不出任何的問題。為此,電影組必須對連接所有喇叭的線路作一番認真檢查。看看電線是否有破損,喇叭與電源的接頭是否有腐蝕和接頭鬆動現象。必竟有一年多未作過檢查了,真怕因連接不好或因電線老化而導致喇叭不響情況的發生。
我在部隊禮堂的紅磚房頂上留影
站在禮堂距離地面十幾米高的長方型的紅磚瓦上極目四望,文山城盡收眼底,安靜地躺在盤龍河的懷抱里,雖不是特別壯觀,卻顯得非常的寧靜和明麗。東邊和北邊地平線的邊緣,是緩緩升起的小山,雖不高,卻罩著一片耀眼的新綠。西邊是陡峭的山嶺,半山腰有處「三元洞」。依洞建有寺廟,景色獨特,隱約傳來撞鐘伐鼓的聲音,給我「彷彿夢魂歸帝所」之感覺。那裡是文山城的一處著名景區,去年底和幾位戰友曾去觀賞過。面陡壁峻山之巍峨,佛堂寺院之幽靜,慈善之佛像,心頓涌敬仰之情。「三元洞」環境清幽,香煙繚繞,佛號聲聲,法樂陣陣,是信佛香客們閉目跪拜聖佛,禪悟人生,洗滌靈魂的清雅之處。
檢查完線路剛下得房來,便看見徐幹事愛人魯老師一臉喜悅來到電影組。她雙手端著一缽食物,人還未到跟前,誘人的食香便鑽進了我們的鼻孔。
前輩左一徐幹事,後排右一軍嫂魯老師
「候建、二位小張,快看我給你們送什麼、來了!」說話間她走到了我們身旁,迫不及待地給我們介紹小吃。「這是我做的我們家鄉的特產「蛋膜」,馬上就到春節了,你們駐守邊疆,不能回家呆在父母身邊,今天我做點好吃的慰問你們,就當提前給你們的節日禮物吧!快趁熱嘗嘗!」
受不了美食的誘惑,也不怕魯老師笑話,還未洗手我們便各自抓了一個塞進嘴裡。細細咀嚼,香味浸齒,入胃爽暢,其味無窮,長這麼大,我還是第一次品嘗到如此美味的食品。大家對魯老師的手藝讚嘆不已,十分感謝徐幹事愛人對我們幾位戰友的關心。
「這是用什麼食材做的啊?這麼好吃。」「用麵粉、雞蛋、小米麵做的。」魯老師看我們吃得津津有味,歡食大欲的樣子,開心地笑了。「你們喜歡吃,下次我再為你們做。」她的話,聽得我們心裡暖暖的。
魯老師是一位小學教師,因在老家保山市昌寧縣任教而未隨軍,但她每年利用暑、寒假到部隊探親二次,不但貼心照顧徐幹事,還抽出時間關心我們,幫我們洗衣服,不時給我們做些好吃的,電影組的戰友都很敬重她,視她為親嫂子。徐幹事曾對我們幾位戰友講述過她和妻子的故事。他是這樣評價老婆的:「她是我家的好管家,家裡的所有事情她全包了,心甘情願挑起所有的重擔。在勤儉持家方面,更是能手。她不但要教書,還要撫養子女,孝敬公婆。她的賢惠和善良,贏得了我們家鄉左鄰右舍的好評和稱讚。我老婆不但外表美,心靈更美,我能找到這麼好的妻子,真是前世修來的福哦!」當時看徐幹事那陶醉的樣子,他的心情就如小鳥張開翅膀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飛翔一般的甜蜜。在徐幹事心中,妻子是溫柔的春風,溫馨的港灣,她對徐幹事的愛,似一團聖火,在他心中淋漓盡致地燃燒。她從不拖徐幹事的後腿,無怨無悔的作出奉獻,魯老師支持丈夫安心軍營的行為,讓我們甚為感動!
軍嫂魯老師
品嘗著魯老師送來的美食,我不由得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仔細回想著她第一次給我們送腌制藠頭時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一顰一笑,都象閃煉的星光在我眼前晃動,跳躍。她多麼好,多麼美!多美好的質量,多美好的心靈;她聰明、賢惠、美麗;她的胸懷寬闊而火熱,她的軀體結實而溫柔,她是一位多好的軍嫂啊!她讓戰友們讀出無限內涵,今生要能找到像魯老師一樣的伴侶,此生足也。
1981年2月5日(春節) 星期四 晴 農曆正月初一
還未到播放起床號的時間,軍營外便傳來老百姓鬧新春迎財神的鞭炮聲,「劈里啪啦」響個不停,一浪高過一浪,睡意被炸得無蹤無影。一看時間,剛凌晨五點,離播放起床號還有一個半小時。不到起床時間,是不敢開燈的,這是部隊鐵的紀律規定。躺在床上睜著眼,卻什麼也看不到,此時便想起了小時侯的光景來。曾聽外婆講過,春節這天早晨誰家的爆竹先響,財神就先光臨誰家,得到財神光臨的,今年就會改變財運而富起來。當時年幼無知,不知外婆這一說法是迷信。為了應驗她老人家的話,恭迎財神先到我家,讓家裡擺脫貧困富起來。在那一年的春節,凌晨四點過我和弟弟便爬了起來跑出家門,在春寒料峭的大街上燃放鞭炮,放了個爽。吵得左鄰右舍的一些大人推窗探頭,大聲喊叫:「哪家的娃兒不睡覺,這麼早便燃放鞭炮,過個春節有那麼興奮嗎?硬是討厭得很!」對大人們的埋怨,我和弟弟不屑一顧,不相信他們會穿衣開門來轟走我們,依然盡情的燃放。那年的春節,我家的鞭炮在縣城裡是最先響起的。我對弟弟說,財神會最先到我家,今年我們家經濟條件應該發生質的變化而富起來。然而結果卻未能如願,日子仍然過得很艱苦。我懵懂無知地去問母親,她撫摸著我的頭哈哈大笑,笑得眼裡都流出了淚水。「傻瓜,那是大人哄小孩子的,是迷信」。聽了母親的話,方才知道外婆的話原來只是一句哄我們開心的戲言。
探家時和母親聽收音機合影
春節是歡樂的,很想進城去看看熱鬧,了解一下邊城文山的壯、苗族過春節都有一些什麼樣的習俗,每家每戶的春聯內容寫得怎麼樣?毛筆字寫得好不好?然而因部隊紀律嚴明,出軍營大門是要有「軍人通行證」的,沒有此證,誰也出不了軍營大門。故全團官兵除極少部分因有特別任務外出外,98%的官兵都呆在軍營里,沒機會到文山城裡看看南疆邊城慶祝春節的熱鬧場面。
在軍營觀天空之景象、追逐的雲彩及聞到飄進軍營充滿刺鼻火藥味的空氣,則感覺到一切都充滿了節日喜慶味道。
進不了城便呆在電影組裡,感覺十分枯燥,便決定到各營去走走看看。因為每逢建軍節和春節,團里各基層連隊都會自編自導自演一些節目出來豐富幹部戰士的業餘文化生活,雖然不算專業,但卻很接地氣,趣味無窮,很受官兵們的喜愛。
剛走到二營區,便聽到一陣歌聲飛揚。一名戰士在掌聲中站起來,理理軍帽和領章後,胸一挺,頭一揚,便激昂地唱了起來:「日落西山紅霞飛,戰士打靶把營歸,把營歸。胸前的紅花映彩霞,愉快的歌聲滿天飛。咪唆拉米唆,那多米多哪,愉快的歌聲滿天飛。歌聲飛到北京去,毛主席聽了心歡喜,誇咱們歌兒唱的好,誇咱們槍法數第一。咪唆拉米唆,那多米多哪,誇咱們槍法數第一,一二三四!」雖然有點跑調,但歌聲嘹亮,激情四射,剛一唱完,便是一陣熱烈的掌聲。在掌聲中,有人喊起:「我們一定要苦練好槍法,若遇再有戰爭,才能消滅更多的越軍!」……
二營教導員李學寬,發現了我的到來,迎上前來便將我拉入隊伍里,硬要我為戰友們表演一個節目,弄得我急張拘諸起來。我穩定了一下情緒,卻仍面熱心跳,戰戰兢兢。他安慰我說:「別緊張,都是戰友,大家不會笑你的。春節嘛,活躍活躍,開開心!」我再次調整情緒後,才鼓足勇氣向戰友們宣布:「我給大家唱一首歌吧!」在戰友們的掌聲鼓勵下便扯開嗓子高唱起來:「誰英雄嘿誰好漢,咱們戰場上比比看。流過血嘿流過汗,男兒有淚不輕彈。日復一日練苦功,掉皮掉肉不掉隊……」歌聲畢,贏得戰友們的陣陣掌聲,我為自己聲音的婉轉悠揚和沒有跑調而有些自鳴得意。教導員讓我坐下,繼續觀賞戰友們表演,節目還不少。有小品、數來寶、口琴、二胡獨奏等,整個營房歡天喜地,我想其他營也應該和二營一樣,節目豐富,活動多多,每一位戰友的心都被軍營溫暖著。在部隊過春節,歡樂就是多!
遇戰時,戰友們的壯志在沙場揮灑;和平時,豪情在軍營里盡情抒發,大家在保家衛國中得到快樂,都把從軍作為一生最大的榮耀!我愛你軍營,我自豪,我是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
1981年2月8日 星期日 晴 農曆正月初四
汽車排的老鄉「廖麻子」(戰友們給他取的撮號)是重慶南川人,先於我入伍,年齡長我二歲,在我面前他是老兵。雖不十分的帥氣,臉上也無麻子,但性格開朗,樂觀向上,與戰友們在一起,臉從不陰沉,總是堆滿暖暖的笑顏。
一想起他,便偷閑去找他玩。電影組到汽車排,距離不過幾百米,不一會兒便到了。看見我的到來,他喜笑顏開,趕緊遞給我一小方凳,示意我坐下,又用軍用口缸給我倒了一杯開水,濃濃的熱情溫得我的心暖暖的。他說既然來了,就多坐一會,隨即跨出宿舍便喊來幾位戰友來陪我,都是我們電影組外出執行放映任務時,曾給我們拉過放映機器設備和影片的,個個不但認識,且還建立了較好的感情。
左一為汽車排的繆毓新戰友,綽號「繆麻子」
每次去汽車排找「繆麻子」戰友玩,都會收穫不少的快樂。「繆麻子」吹的牛,擺的龍門陣及古今故事,波瀾壯闊,曲折離奇,變幻莫測,趣味無窮,與他接觸過的戰友們聽後都說有如身臨其境之感,從中獲益甚多,故而大家都喜歡找他玩。汽車排的戰友們說,他文化並不高,然而吹牛皮的本事卻很高,十分驚奇他何來這樣的本領。還有戰友說,他適合在家鄉開一故事館,專門給人講故事,在那種特定的環境,說不定他擅長講故事的特長能得予盡情發揮而出名。
1981年2月13日 星期五 晴 農曆正月初九
今上午去昆明軍區政治部設在文山軍分區內的電影文化站取片歸途中,借路邊一處風景略佳的地方小憩,陽光與芳草,直使我依依不捨。
回團部電影組後,受大自然美誘惑,取出《水粉畫風景技法》閱讀,又收穫一些理論知識。待哪天給首長請准假,帶上《軍人通行證》外出寫生時,一定好好實踐一下。
晚飯後在團里溜達了一圈,又回到電影組。
左一為電影組戰友侯健,右一為電影組戰友劉德元,中為小車班駕駛員
晚間洗漱完畢上床後,與侯建、張繼民二位戰友交流,彼此談人生、談理想。後來侯健話題一轉,談到了個人問題。我還沒有對象,不知他倆在家鄉是否也有,都沒有正面回答。但共同的觀點是:找妻一定要找個好妻子,可以不怎麼漂亮,但一定要賢良淑德,孝敬父母,忠貞不渝。找不到這樣的,寧可一輩子打光棍,也不為傳種接代而草率成家。談得正興奮時,熄燈號響了,只好關燈睡覺。躺在床上感到疲憊不堪,很快便入了夢鄉。
1981年2月19日 星期四 晴 農曆正月十五
今日元霄節,我仍和平常一樣呆在電影組,靜靜的閱讀電影放映技術書籍,以獲取更多理論知識後提高放映技術,故沒有出去到連隊找戰友玩。
和平常一樣,到開飯時間就往司令部伙食團跑,正吃得舒服,丁建軍幹事端著飯碗走了過來,他是我團政治處宣傳股的能人,寫作了得。常在《解放軍文藝》、《解放軍報》上發表文章,是我崇拜的偶像。一有時間,總喜歡和他在一起談論文學藝術,向他學習寫作知識。
前輩右二為丁建軍戰友
他對我說:「當前我國軍事文學的一大妨礙,是缺乏真情實感而既引人入勝又感人的東西,廣大官兵對已有的反映歷史的許多作品已經很熟悉了。由於官兵們在欣賞最優秀的作品時所感到的樂趣也減少了。軟弱無力使官兵厭倦的文章充數不少,這是我到基層連隊採訪常聽到的反映。帶修飾多而真情實感少的文章剛開始的時候,與別的部分混在一起,幾乎起到各部分之間起承轉合的作用,所以看起來一時不覺得怎麼樣;後來只有這樣的文章可看時,不愛看也得看了。象繪畫就沒有這種毛病,它不象文章那樣緊緊地抓住你的喉嚨,你什麼時候不想看了,就只消把視線挪開就行了。不僅如此,畫面上的東西,你一眼就可一覽無餘,而且你要是看中了一件作品,你還可以經常地盡情地欣賞你所喜愛的那些部分,而從不會感到疲倦。」
丁幹事講的一席話,我聽得雲里霧裡的,似覺懂而又不知其真意,這是我文學基礎,認識淺差而導致的。(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望作者告知刪除,謝謝)
右一為團政治處宣傳股幹事徐喜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