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還未停火,美國又對敘利亞動手,拜登一聲令下,局勢更亂了

2023年11月15日14:44:12 軍事 1835

巴以還未停火,美國又對敘利亞動手,拜登一聲令下,局勢更亂了 - 天天要聞

巴以還未停火,美國又對敘利亞動手,拜登一聲令下,局勢更亂了 - 天天要聞

中東巴以衝突,在各方的呼籲、督促下,總算沒有演變成一場中東大戰。為了防止周邊國家蠢蠢欲動,美國在巴以衝突爆發後的第一時間,就派遣航母戰鬥群核潛艇到中東地區,以此震懾周邊各國。

在美國的坐鎮下,就算是阿拉伯國家齊聲支持巴勒斯坦,聲討以色列,也不敢再輕舉妄動,只能在一旁看著哈馬斯與以色列「單挑」。僅是一個地區力量的哈馬斯怎麼可能打得過有著美國撐腰的以色列,巴以衝突持續到現在,哈馬斯已經全面落於下風。

巴以還未停火,美國又對敘利亞動手,拜登一聲令下,局勢更亂了 - 天天要聞

這時美國那根緊繃的弦也漸漸鬆了下來,眼看以色列沒有被阿拉伯國家群毆,美國彷彿嫌中東局勢不夠亂,拜登的一聲令下,美軍發起了針對中東小國敘利亞的空襲打擊。

難道美國也要和敘利亞再來一場激戰嗎?

巴以還未停火,美國又對敘利亞動手,拜登一聲令下,局勢更亂了 - 天天要聞

一、中東亂象

中東地區的局勢,顯然越來越亂了,憑藉著美國的庇護,巴以衝突變成了以色列單方面對加沙地帶的屠殺。根據哈馬斯媒體辦公室向外界的披露,本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加沙地帶的死亡人數增至11320人。

另外在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地區也沒能逃脫戰爭的影響,死亡人數達到196人,約2700人受傷。至於以色列這邊,根據以色列政府的數據顯示,以色列約有1200人死亡。截止到11月14日,本輪巴以衝突已經造成雙方超1.27萬人死亡。

這還不算完,以色列如今的軍事目標,就是想一勞永逸地解決掉哈馬斯,然後全面控制加沙地帶。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11月11日發言稱,以色列在衝突結束後將對加沙地帶進行全面的安全控制,並不會把它交給巴勒斯坦權力機構。

巴以還未停火,美國又對敘利亞動手,拜登一聲令下,局勢更亂了 - 天天要聞

以色列這是毫不掩飾地想要武力佔領加沙地帶,進一步壓縮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間,這樣做只會讓巴以衝突陷入不死不休的循環。而全球大多數國家都主張落實「兩國方案」,給巴勒斯坦人一部分土地,允許巴以雙方在這片土地上共同生存。

也許是輿論反對的聲音太大,以色列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到了11月12日,內塔尼亞胡又做出補充,稱在目前的安全形勢下,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不應該接管加沙地帶,這裡必須由「不同的權力機構」管轄。

但若要問該由哪個權力機構來管控加沙地帶,內塔尼亞胡就表示了明確拒絕,「眼下說這些為時過早」。

很顯然,以色列在故意製造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之間的分裂。在以色列的不斷蠶食下,原本說好分給巴勒斯坦的5884平方公里領土,其實際控制領土僅為2500平方公里,其中加沙地帶只有365平方公里的面積,被以色列給團團包圍。

巴以還未停火,美國又對敘利亞動手,拜登一聲令下,局勢更亂了 - 天天要聞

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地區,並不相連。隨後加沙地帶由哈馬斯掌控,這次的巴以衝突,也是哈馬斯主動向以色列發起的進攻。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政府並沒有參與其中,但以色列還是借著衝突的機會,在約旦河西岸肆意地壓迫巴勒斯坦人。

就在11月14日,以色列以執行「反恐行動」為由進入約旦河西岸城市圖勒凱爾姆,與巴勒斯坦人發生衝突,打死8名巴勒斯坦人。而從巴以衝突爆發以來,以色列軍隊在約旦河西岸地區逮捕了超過2000名巴勒斯坦人,打死至少180人。

以色列在巴以衝突期間的胡作非為,已經脫離了戰爭的範疇,擺明了是在泄私憤。也正因為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屠戮、迫害,讓它受到了全球多國的大量譴責,幾乎已經臭名昭著。

可以色列依然我行我素,頂著國際社會要求停火的壓力,繼續推進對加沙地帶的軍事攻勢,勢要打敗哈馬斯。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11月11日的聯合發布會上表示,以色列拒絕接受國際社會中越來越多對衝突造成平民傷亡的批評,還呼籲西方領導人支持以色列。

巴以還未停火,美國又對敘利亞動手,拜登一聲令下,局勢更亂了 - 天天要聞

至於為什麼要支持以色列,內塔尼亞胡給出的理由是以色列的勝利,就意味著「整個自由世界的勝利」,內塔尼亞胡還呼籲美國人也一起加入到消滅哈馬斯的行動中,因為哈馬斯也對美國人構成威脅。

在講到情緒激動時,內塔尼亞胡甚至表示,以色列將在「必要時堅定與世界對抗」。以色列竟然要與全世界對抗?簡直是狂的沒邊了!

天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以色列和內塔尼亞胡現在這麼瘋狂,恐怕等待他的,不會是什麼好下場。

以色列敢這麼狂,和背後有美國的撐腰分不開關係。畢竟美國就是一個十分狂妄的國家,「有其父必有其子」。就在以色列和哈馬斯打得激烈時,美國也沒閑著,拜登一聲令下,美軍發起了針對敘利亞的空襲。

巴以還未停火,美國又對敘利亞動手,拜登一聲令下,局勢更亂了 - 天天要聞

美國突然對中東小國敘利亞發難,原因是什麼呢?

巴以還未停火,美國又對敘利亞動手,拜登一聲令下,局勢更亂了 - 天天要聞

二、美國打擊敘利亞

以色列的暴行,引起了眾怒,就連美國、歐洲內部也掀起了反對以色列、呼籲停火的抗議活動,至於中東地區的阿拉伯國家,更是一股腦地支持巴勒斯坦,抵制以色列。

11月11日,阿拉伯國家與伊斯蘭國家一起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舉辦了一場為期一天的峰會,討論的問題正是當前的巴以衝突。這次峰會由沙特主辦,得到了中東多國的廣泛支持,就連伊朗總統也出席峰會。

這些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達成了儘快停火、允許人道主義援助進入加沙地帶的共識,並提出了多項要求和呼籲,如儘快停火止戰、打破對加沙地帶的圍困,立即向該地區運送人道救援物資、調查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違法行為等。

巴以還未停火,美國又對敘利亞動手,拜登一聲令下,局勢更亂了 - 天天要聞

但是在對以色列採取懲罰措施這一方面,這些國家並沒有達成共識。一些國家提議通過威脅中斷對以色列及其盟友的石油供應,以及切斷一些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的經濟外交關係,來「懲罰以色列」。

但這些提議遭到了其他國家的拒絕,其中就有阿聯酋巴林,這兩個國家在2020年與以色列實現了關係正常化。顯然對於巴勒斯坦的同情和同為阿拉伯國家的情誼,必須讓位於這些國家的實際利益。

對此,敘利亞總統巴沙爾表示,缺乏針對以色列的具體懲罰措施,將使峰會失去意義。雖然這些阿拉伯國家看不慣以色列的行為,但是在具體的國家利益面前,它們不敢、也不想得罪美國。

總有人會站出來反對美國,與美國有著深仇大恨的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就幹了很多人不敢幹的事情。根據報道,從10月17日以來,美國駐敘利亞和伊拉克的軍隊和聯軍,至少遭到了55次襲擊,導致美方59人受傷。

巴以還未停火,美國又對敘利亞動手,拜登一聲令下,局勢更亂了 - 天天要聞

而發動這些襲擊的,正是中東地區的激進組織,他們聲稱這些襲擊是對美國支持以色列在加沙開戰的回擊。

美國對敘利亞的報復很快就到來了。11月12日,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發表聲明表示,美軍對敘利亞東部的兩處設施實施了「精確打擊」。奧斯汀還稱,這些空襲是總統拜登親自下達的命令。

根據美國的說法,這兩處設施分別是一處訓練設施和一個安全屋,由伊朗方面有關的民兵組織使用。

這已經是近三周來,美軍發起對敘利亞境內的第三次空襲打擊。而根據路透社在11月14日的報道,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官員聲稱,美國相信12日對敘利亞的空襲打擊,至少打死7人。

巴以還未停火,美國又對敘利亞動手,拜登一聲令下,局勢更亂了 - 天天要聞

美軍能公然地跑到一個主權國家的境內實施空襲打擊,足可見美國的囂張、霸道已經到了怎樣的程度。敘利亞方面也沒打算吃這個虧,雙方早已經有著深仇大恨,不死不休。

黎巴嫩「廣場」電視台在11月13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美軍設在敘利亞東部和東北部的軍事基地遭到了民兵組織的火箭彈和無人機襲擊,這是他們對美軍空襲敘利亞的最新回應。

此次襲擊導致數名美軍士兵死亡,並且可以肯定的是,類似襲擊還將會在未來繼續下去。如果美國還要再打擊敘利亞,那美軍遭到的報復將會一次比一次更猛烈。在俄烏衝突、巴以衝突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美國難道還想再陷入一場新的戰爭嗎?

很顯然,美國並不想與敘利亞過多糾纏,美軍所做出的回擊,也對敘利亞來說無關痛癢。據悉,為了打擊中東的激進組織,美國在敘利亞還駐留有900名美軍,另有2500名美軍駐守伊拉克。

巴以還未停火,美國又對敘利亞動手,拜登一聲令下,局勢更亂了 - 天天要聞

其實美國早就設想過巴以衝突擴大化的場景,因此在巴以衝突爆發之初,拜登以及美國高官就多次喊話伊朗及其代理人「不要企圖利用加沙戰爭發動自己的襲擊」。而美國向中東地區部署的航母戰鬥群、核潛艇以及戰鬥機、轟炸機等,就是為了威懾伊朗,不要輕舉妄動。

如今美國越來越陷入此起彼伏的紛爭當中,這嚴重消耗了美國的精力,也拖累了美國針對中國的遏制戰略

近些年來美國的所作所為,真應了中國的那句老話「偷雞不成蝕把米」。或許在之後,美國失去的不僅是對中東的掌控,更是自身的全球霸權。

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參考資料:

1. 環球網——《以媒:內塔尼亞胡誓言打敗哈馬斯,將在「必要時鑒定與世界對抗」》

2. 中國青年網——《本輪巴以衝突已致雙方超1.27萬人死亡》

3. 光明網——《近三周以來第三次 美方稱再次打擊敘利亞境內設施》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清朝火器發展史:從火繩槍到近代步槍的曲折之路 - 天天要聞

清朝火器發展史:從火繩槍到近代步槍的曲折之路

清朝(1644-1912)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其火器發展歷程既體現了傳統軍事技術的延續,也映射出近代化進程中的艱難與曲折。從火繩槍到近代步槍,清朝火器經歷了繼承、引進、停滯和改革的關鍵階段。
平均身高1.87米!中國儀仗隊紅場閱兵現場畫面來了,驕傲轉發 - 天天要聞

平均身高1.87米!中國儀仗隊紅場閱兵現場畫面來了,驕傲轉發

應俄羅斯國防部邀請,當地時間5月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儀仗分隊119名官兵在莫斯科參加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活動。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隊英姿颯爽走過紅場,展現中國軍人風采。另據新華社報道,儀仗司禮大隊儀仗分隊隊長張鼎新告訴記者,有102名隊員亮相紅場,他們平均身高1.87米,平均年齡20歲。「...
帕帕羅焦慮美造艦速度,擔憂被中國趕超 - 天天要聞

帕帕羅焦慮美造艦速度,擔憂被中國趕超

美國印太司令帕帕羅直接攤牌,美國一年只能憋出1.4艘潛艇+1.8艘軍艦。這數據與中國一對比,太平洋都快裝不下老美的焦慮了——畢竟軍艦不是比特幣,印鈔機可印不出來。 但這事兒真只是數數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