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臨終前,道出了囚禁張學良54年的原因,宋美齡聽後潸然淚下

2023年11月14日14:38:04 軍事 1198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蔣介石臨終前,道出了囚禁張學良54年的原因,宋美齡聽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蔣介石臨終前,道出了囚禁張學良54年的原因,宋美齡聽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 XMM

編輯 | 閱微札記

引言

張學良一個在西安事變中做出重大貢獻的人,卻在蔣介石的囚禁下,整整喪失了54年的自由,在這期間,張學良多次傳信到蔣介石的手中,希望他能放過自己,讓自己參與到抗日戰爭的行列中去。

蔣介石臨終前,道出了囚禁張學良54年的原因,宋美齡聽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但每次蔣介石都予以駁回,甚至在臨終之前也不願還張學良一個自由身,而在他說出自己為何要如此「折磨」張學良的原因時,宋美齡更沒能抑制住自己的情緒,瞬間淚流滿面。

蔣介石臨終前,道出了囚禁張學良54年的原因,宋美齡聽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可在西安事變之前,張學良可以稱得上是蔣介石的左膀右臂,那麼蔣介石臨終前究竟都說了什麼,為何還要緊抓張學良不放?

蔣介石臨終前,道出了囚禁張學良54年的原因,宋美齡聽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策劃西安事變,張學良被逼入獄

1934年張學良回國之後,便看到日本人正在殘忍的侵略自己的家鄉,為此他幾經發言讓蔣介石放下眼下野心,一同抗日,但蔣介石非沒有給予支持,反而讓張學良去攻打自己國家的人。

蔣介石臨終前,道出了囚禁張學良54年的原因,宋美齡聽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也正是因此,張學良和楊虎城便只能在勸說不下之後,選擇硬攻,並制定了縝密的計劃,由張學良負責主要抓捕工作,由楊虎城來抵制蔣介石其他支隊的反擊。

蔣介石臨終前,道出了囚禁張學良54年的原因,宋美齡聽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在1936年12月12日那天,蔣介石被張學良一行人抓捕,但所謂的抓捕也不過是為了逼迫蔣介石能儘快的表明一同抗日的態度。

蔣介石臨終前,道出了囚禁張學良54年的原因,宋美齡聽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為了不引起更多的轟動,張學良還特意向宋美齡和孔祥熙告知一番,並表示不會做出任何的傷害舉動,只是希望他能儘快點頭,而從這也可以看出,張學良和楊虎城能做出此舉,並未真的有謀權篡位的意思,只是一心想把抗日這件事情拉回到正軌之上。

蔣介石臨終前,道出了囚禁張學良54年的原因,宋美齡聽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而蔣介石當時也只是暫時被扣押在一個公館內,迫於各方的壓力以及他當下的一個處境,最終蔣介石還是答應做出一同抗日的這一舉措,但就在眾人都以為這是個完美結局的時候,蔣介石還是沒有放過當下的不滿。

蔣介石臨終前,道出了囚禁張學良54年的原因,宋美齡聽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因為在蔣介石答應之後,就要回道南京開展各項工作,基於此張學良還主動認領送蔣介石回南京的任務,但他的這一決定卻引起了不少人的反對,因為他們都深知蔣介石就是一個睚眥必報的人,如果一旦張學良跟去之後,可能要面臨很多的危險。

蔣介石臨終前,道出了囚禁張學良54年的原因,宋美齡聽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但那時的張學良已經來不及考慮那麼多天了,只想著要通過這一事情,表現出想要一同抗日的決心,也為了防止南京向西安發起進攻。

蔣介石臨終前,道出了囚禁張學良54年的原因,宋美齡聽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可沒有想到的是,張學良的這一決定,讓他整整的喪失了54年的自由,始終被蔣介石的勢力監管著,在1936年12月26號的那天,張學良的專機抵達南京,他先是被接到宋子文的別棺處住了一段時間。

蔣介石臨終前,道出了囚禁張學良54年的原因,宋美齡聽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然後緊接著他就迎來了十年有期徒刑的懲罰,因為在他抵達南京的那段時間裡,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對張學良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最後用以下犯上的罪名,將張學良送上了軍事法庭,最後被押送到了浙江溪口。

蔣介石臨終前,道出了囚禁張學良54年的原因,宋美齡聽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那時的蔣介石並未將自己的真實面目透露出來,反而還當著眾人假意對張學良很是關心,但實際上蔣介石也並未在那段時間輕易的放過他。

蔣介石臨終前,道出了囚禁張學良54年的原因,宋美齡聽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先讓他在于鳳至趙四小姐中挑選一任繼續來往,之後還讓張學良每天學習「孔孟之道」,變相的進行鞭策他。

蔣介石臨終前,道出了囚禁張學良54年的原因,宋美齡聽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可當十年之期到了之後,張學良也並未被放出,儘管張學良寫信詢問原因,但卻一一都被蔣介石駁回,繼續選擇軟禁著他。

蔣介石臨終前,道出了囚禁張學良54年的原因,宋美齡聽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直到蔣介石被擊退到台灣前,他竟對張學良起了殺心,但當時好在宋美齡及時站了出來保住了張學良的性命,但楊虎城便沒有那麼幸運,在重慶就被殘忍殺害。

蔣介石臨終前,道出了囚禁張學良54年的原因,宋美齡聽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而張學良的這一囚禁,是將他的大半個人生都全部賠付進去,但曾幾何時他和蔣介石之間的關係也沒有那麼的僵持。

蔣介石臨終前,道出了囚禁張學良54年的原因,宋美齡聽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從昔日兄弟到反目成仇

張學良一個將國家仇恨和人民生活謹記在心的一位大將軍,他攬下了父親張作霖未能完成的目標,在1928年的時候,便開始領導東北地區,開始為東北人民謀求生路。

蔣介石臨終前,道出了囚禁張學良54年的原因,宋美齡聽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當時他曾在幾個方向之中來回的考量,要麼被日本佔領要麼全力抵抗,還有就是選擇加入到國民政府中,但基於對日本人的仇恨,在1928年12月29號,張學良通電全國改旗易幟。

蔣介石臨終前,道出了囚禁張學良54年的原因,宋美齡聽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之後張學良和蔣介石一同參與了東北易幟中原大戰,那時的張學良擁有十萬戰士,在每次戰役中都凸顯出了絕大的優勢,同時也算是變相的在關鍵時期幫助了蔣介石。

蔣介石臨終前,道出了囚禁張學良54年的原因,宋美齡聽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也是在這幾次的接觸之中,蔣介石和張學良之間的聯繫也愈加密切,他在國民黨中的地位也愈加明顯,這段時期算是蔣介石和張學良之間關係最好的一個階段,兩人甚至效仿桃園三結義,對彼此之間稱兄道弟,而張學良也算是徹底的服從於蔣介石。

蔣介石臨終前,道出了囚禁張學良54年的原因,宋美齡聽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張學良甚至還在1933年通電全國宣布下野,但其實這一舉動是在為蔣介石「背鍋」,因為九一八事變的時候,是蔣介石多次要求張學良要對日本的侵略採取不反抗的策略,也正因為此導致東北地區在4個月的時間內,便被日本佔領。

蔣介石臨終前,道出了囚禁張學良54年的原因,宋美齡聽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而當兩人在受到全國人民譴責的時候,蔣介石也在有意無意的暗示張學良做出下野的舉動,即便當時張學良知曉自己有所不公,但還是因為「忠君」的思想,服從了蔣介石的安排。

蔣介石臨終前,道出了囚禁張學良54年的原因,宋美齡聽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在那之後,張學良沒少背著罵名到處走,而蔣介石也從未站出來起到任何的擁護作用,直到1936年後,兩人之間的關係就發生了變化,甚至不僅僅是在關係上,就連思想以及行動上張學良都是百般不解。

因為蔣介石要求張學良等人參與到「剿共」的行動中去,可在當下其實最緊要的就是共同抵制日本得侵略,而不是放任不管發動內戰

蔣介石臨終前,道出了囚禁張學良54年的原因,宋美齡聽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而且張學良不止一次向蔣介石提議要統一戰線共同抗日,但蔣介石卻一直都不肯認同這一點,反而做出不少的強硬措施來逼迫張學良,對此張學良很是無奈和不滿。

但有和張學良一樣想法的楊虎城也同樣希望能儘快的對日本採取措施,進行反擊,可最後都未能改變這一想法,也正因如此在1936年12月12西安事變徹底爆發。

蔣介石臨終前,道出了囚禁張學良54年的原因,宋美齡聽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蔣介石臨終前仍不願放過張學良

而在張學良被軟禁的那幾十年中,他兜兜轉轉被轉移了十幾個地方,從最開始的渴望自由,到最後的無力反抗,讓張學良學會了沉默也學會了麻痹自己。

蔣介石臨終前,道出了囚禁張學良54年的原因,宋美齡聽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期間張學良也曾和宋美齡之間有過幾次聯繫,宋美齡也會向他透露于鳳至的生活近況,讓他不要擔心。

蔣介石臨終前,道出了囚禁張學良54年的原因,宋美齡聽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可直到1975年蔣介石彌留之際的那一年,他也始終沒有做出放走張學良的舉動,在自己最後的一點時間裡,他只用了四字表明自己對張學良的態度,那便是「不可放虎」。

蔣介石臨終前,道出了囚禁張學良54年的原因,宋美齡聽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因為在他看來張學良始終在東北軍隊中有著一定的影響力,無論是那個時間段被放出,很有可能會遭到反噬,而他的兒子蔣經國自然是沒有抵制的能力。

蔣介石臨終前,道出了囚禁張學良54年的原因,宋美齡聽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而宋美齡在得知蔣介石不肯放走張學良的原因是,心中也滿是懊悔,因為她也曾多次承諾會放他自由,原以為可以藉此機會,卻不曾想蔣介石對張學良的恨還仍舊停留,多年過去之後也未曾改變,這不禁讓宋美齡感到十分的悔恨。

蔣介石臨終前,道出了囚禁張學良54年的原因,宋美齡聽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最後張學良在1990年才離開囚禁他一生的地方,出來後沒幾年就選擇在國外定居,而他這一生可以說是跌宕起伏,為了當下的局面,放棄了自己後半生,這一點值得眾人感到敬佩和學習。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清朝火器發展史:從火繩槍到近代步槍的曲折之路 - 天天要聞

清朝火器發展史:從火繩槍到近代步槍的曲折之路

清朝(1644-1912)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其火器發展歷程既體現了傳統軍事技術的延續,也映射出近代化進程中的艱難與曲折。從火繩槍到近代步槍,清朝火器經歷了繼承、引進、停滯和改革的關鍵階段。
平均身高1.87米!中國儀仗隊紅場閱兵現場畫面來了,驕傲轉發 - 天天要聞

平均身高1.87米!中國儀仗隊紅場閱兵現場畫面來了,驕傲轉發

應俄羅斯國防部邀請,當地時間5月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儀仗分隊119名官兵在莫斯科參加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活動。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隊英姿颯爽走過紅場,展現中國軍人風采。另據新華社報道,儀仗司禮大隊儀仗分隊隊長張鼎新告訴記者,有102名隊員亮相紅場,他們平均身高1.87米,平均年齡20歲。「...
帕帕羅焦慮美造艦速度,擔憂被中國趕超 - 天天要聞

帕帕羅焦慮美造艦速度,擔憂被中國趕超

美國印太司令帕帕羅直接攤牌,美國一年只能憋出1.4艘潛艇+1.8艘軍艦。這數據與中國一對比,太平洋都快裝不下老美的焦慮了——畢竟軍艦不是比特幣,印鈔機可印不出來。 但這事兒真只是數數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