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美雙航母逼近山東艦,菲方滋事挑釁,需百艦大戰或挺進中東

2023年11月11日06:38:08 軍事 1366

秦安:美雙航母逼近山東艦,菲方滋事挑釁,需百艦大戰或挺進中東 - 天天要聞

在談近海和遠航兩種方式之前,我們有必要再看看美國政客的伎倆。以美軍倉皇撤離阿富汗為轉折點,戰爭慣犯拜登國際博弈的方式產生了重大轉折:其一,由美國大兵直接參戰轉為打「代理人戰爭」;其二,由戰場火力戰為主轉向混合戰爭,認知戰、經濟戰、金融戰成為主角,火力戰處於造勢的配角地位。

這種時候,拜登之流成了「叢林中的野獸」混雜「院子里的流氓」的雙面人,這也就呈現出一個不變的伎倆:只要中美最高領導人談,美國必然製造「大兵壓境」的態勢。這種伎倆,與其說是給對手看,倒不如說給美國選民看,就是要造成美國第一、美國強勢、美國高人一等的氛圍,為其政治企圖服務。

這種情況下,在幾乎拋棄烏克蘭、全力支持以色列的窘迫境地下,依然動用里根號與卡爾文森號兩支航母艦群,故伎重演,塑造對自己有利的談判局面。

對此,我們有必要客觀地展示實力,用「叢林中的野獸」混雜「院子里的流氓」的雙面人聽得懂的語言,告訴他們:「現在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

秦安:美雙航母逼近山東艦,菲方滋事挑釁,需百艦大戰或挺進中東 - 天天要聞

第一,近海可以啟動圍殲美航母戰鬥群的百艦大戰海上聯合演習。11月8日,在西太經過12天演訓的解放軍山東艦航母艦隊再次通過巴士海峽,但並沒有如很多人預期重返南海基地,而是拐頭向北穿越台灣海峽。

山東艦在8日下午至9日上午持續在台灣海峽自南向北航行,目前已經進入琉球群島以西海域。而宮古海峽附近目前正集結著美軍里根號與卡爾文森號兩支航母艦群,所以如果山東艦選擇繼續穿行宮古海峽,則中美航母艦群將再次形成短兵相接的局面。

這種時候,儘管我們有陸基「東風快遞」,美國兩個航母戰鬥群自然是我們可以隨時殲滅的目標。但從外在的態勢來看,一般人並看不到這種最後的殺傷力量。反而美國政客達到了給不明白真相的美國人,或者是裝糊塗的起盟友看的目的,展示了美軍海上的強勢。

因此,解放軍有必要調動力量,基於近岸優勢,啟動「百艦大戰」,對美軍迫近的兩個航母戰鬥群形成殲滅之勢;並對關島方向,日本方向、菲律賓方向,形成拒止態勢,必須在氣勢上壓倒敵人,讓其通過雙航母造勢的企圖落空。

秦安:美雙航母逼近山東艦,菲方滋事挑釁,需百艦大戰或挺進中東 - 天天要聞

第二,遠洋可啟動中俄中東方向聯合海上巡航暨中俄伊三國海上聯合演習。目前,解放軍已經有兩個常態化的海上聯合軍事行動。一個是中俄海上聯合戰略巡航,在亞太地區,針對日美已經形成了戰略威懾態勢,效果很好;另一個是中俄伊三國聯合海上演習,也具有遏制美國霸凌的重大意義。

這一次,針對美軍在中東的惡行,有必要將這兩個常態化聯合行動結合起來。一方面,將中俄海上聯合戰略巡航延伸到中東地區,助力建立人道主義救援通道,給加沙人民帶去生的希望;另一方面,適時啟動中俄伊海上聯合軍事演習,對美軍雙航母戰鬥群的驕橫跋扈直接進行威懾瓦解。

與此同時,中俄戰略巡航導彈,可以啟動海上移動目標聯合打擊的演習,讓美軍等霸凌勢力知道,有中俄維護正義,這個世界不會暗無天日,就不能肆意屠殺!

秦安:美雙航母逼近山東艦,菲方滋事挑釁,需百艦大戰或挺進中東 - 天天要聞

第三,實施的方式,可以分別舉行,也可以同時行動,給世界強烈的信號,只要中俄「肩並肩、背靠背」,世界亂不了,霸權贏不了

如果我們啟動相關演習,讓美國政客看到中國的信心和決心,更有利於達成基於客觀事實的合作協議,讓美國政客漫天要價的霸凌伎倆無處安放。

與此同時,我們看到普京正從勝利走向勝利,尤其是隨著巴以衝突激化,俄羅斯具有更加明顯的優勢,不會忍氣吞聲。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11月9日報道稱,俄羅斯本周顯示,隨著它在傳統上被認為是其「後院」的地區發動外交攻勢,它對於西方同中亞建立關係的努力將不會忍氣吞聲。

事實上,此次張又俠副主席訪問莫斯科,普京總統明確提出了中俄共同防禦北約咄咄逼人攻勢的建議。

其實,攻擊是最好的防禦,在解放軍啟動「百艦大戰」的同時,中俄海上聯合戰略巡航出擊中東,是一招非常重要的戰略步驟,中俄就是要用「叢林中野獸」混雜「院子里流氓」聽得懂的方式,展示威懾力量,也給遭受霸凌的國家帶來希望。

秦安:美雙航母逼近山東艦,菲方滋事挑釁,需百艦大戰或挺進中東 - 天天要聞

放眼世界,也只有中俄有這樣的實力,有必要以捨我其誰的鬥爭精神和鬥爭本領,為霸凌橫行、肆意屠殺的惡劣環境,帶來一絲希望!

一句話總結:該出手時就出手!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中俄必須承擔不可替代的大國責任,這是自身責任,也是世界需求,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選擇!

秦安,2023年11月11日,北京海淀。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印巴空戰創紀錄!核威懾下的極限拉扯? - 天天要聞

印巴空戰創紀錄!核威懾下的極限拉扯?

印控克什米爾槍擊事件後,印巴之間的緊張氣氛被推到了頂點。從當地時間5月7日開始,巴基斯坦多地遭到印度導彈打擊,雙方大打出手、交火升級。雖然雙方在交鋒過程中都有所保留,但外界仍對局勢進一步升級的風險表示擔憂。「辛多爾行動」48小時7日凌晨,印軍發動代號「辛多爾行動」的軍事打擊,對巴方9處目標進行導彈打擊,並...
清朝火器發展史:從火繩槍到近代步槍的曲折之路 - 天天要聞

清朝火器發展史:從火繩槍到近代步槍的曲折之路

清朝(1644-1912)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其火器發展歷程既體現了傳統軍事技術的延續,也映射出近代化進程中的艱難與曲折。從火繩槍到近代步槍,清朝火器經歷了繼承、引進、停滯和改革的關鍵階段。
平均身高1.87米!中國儀仗隊紅場閱兵現場畫面來了,驕傲轉發 - 天天要聞

平均身高1.87米!中國儀仗隊紅場閱兵現場畫面來了,驕傲轉發

應俄羅斯國防部邀請,當地時間5月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儀仗分隊119名官兵在莫斯科參加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活動。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隊英姿颯爽走過紅場,展現中國軍人風采。另據新華社報道,儀仗司禮大隊儀仗分隊隊長張鼎新告訴記者,有102名隊員亮相紅場,他們平均身高1.87米,平均年齡2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