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入伍17年的老兵,為何4次當「新兵」?

2023年11月07日20:31:14 軍事 1652

文、圖 | 石芝鵬、張堃、梁沛琪、張衡、陸翔

3次轉崗,崗崗出彩

在第73集團軍某陸航旅

有這樣一位老兵

入伍17年來

從訓練尖子到駕駛能手

從裝備管理員到炊事尖兵

4次當「新兵」,4次都是零起點

每個崗位他都幹得非常出色

他就是場站炊事班班長——喬軍偉

人物簡介

這個入伍17年的老兵,為何4次當「新兵」? - 天天要聞
喬軍偉,河南夏邑人,2006年12月入伍,一級上士軍銜,現任第73集團軍某陸航旅場站炊事班班長。入伍17年,他先後被評為「優秀新兵」1次、「優秀士官」3次、「紅旗車駕駛員」2次、「軍事訓練先進個人」2次、「優秀共產黨員」2次、「四有」優秀士兵4次、「裝備管理先進個人」1次、「飛行保障先進個人」2次,榮獲嘉獎6次,榮立三等功1次。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從小生活在農村的喬軍偉

早早就學會了獨立

2006年12月

喬軍偉懷著對軍營的憧憬

參軍入伍

新兵連時的喬軍偉

耐力差、底子薄

體能成績一直「吊車尾」

但要強的他並沒有氣餒和放棄

而是一次次的突破和堅持

這個入伍17年的老兵,為何4次當「新兵」? - 天天要聞

喬軍偉在訓練場上

總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

別人做100個俯卧撐,他做200個

別人跑3公里,他跑5公里

衣服濕了又干,幹了又濕……

新兵連結業時

喬軍偉以手榴彈54米

單杠37個

3公里11分35秒的優異成績

被表彰為「優秀新兵」

並記嘉獎一次

這個入伍17年的老兵,為何4次當「新兵」? - 天天要聞

喬軍偉帶著榮譽下了連

正好碰到基礎課目比武

他滿懷信心報名參加5公里比武

準備一展身手

現實卻給了他潑了盆冷水

在高手雲集的比武場上

他沒取得任何有效名次

這也讓他明白

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有很多

這個入伍17年的老兵,為何4次當「新兵」? - 天天要聞

帶著落差和遺憾

喬軍偉痛定思痛

為了下次不屈人後

訓練場上又多了一個「拚命三郎

他每天利用點滴時間為自己施壓

儘管白天的訓練使身體疲憊不堪

但在夜晚的健身房依舊有他的身影

他日復一日地咬牙堅持

這個入伍17年的老兵,為何4次當「新兵」? - 天天要聞

功夫不負有心人

喬軍偉的軍事素質有了質的飛躍

在連續2年的年終考核中

他都以優秀成績

被評為「軍事訓練先進個人」

這個入伍17年的老兵,為何4次當「新兵」? - 天天要聞

2007年4月

喬軍偉被推薦到司訓大隊學駕駛

他成為駕駛員中的「新兵」

從沒摸過車的他從零學起

他每天圍著班長轉

學方法、練技巧,孜孜不倦

別人在練,他在練

別人休息了,他還在練

正是憑著這股「狠勁」

他在集訓隊脫穎而出

集訓結束後

喬軍偉憑藉過硬的考核成績

被評為「優秀學員」

這個入伍17年的老兵,為何4次當「新兵」? - 天天要聞這個入伍17年的老兵,為何4次當「新兵」? - 天天要聞

回到單位

他是同批學兵中

第一個單獨執行任務的駕駛員提起那段集訓時光

他幽默地說:

「要想學到更多的東西,

臉皮一定要厚,

遇到不懂的東西就要

向高手打破砂鍋問到底。」

這個入伍17年的老兵,為何4次當「新兵」? - 天天要聞

面對連隊駕駛員底子薄的現狀

在每次駕駛員復訓時

他主動請纓,悉心教學

梳理問題並及時糾正錯誤

培養出一批優秀的駕駛員

這個入伍17年的老兵,為何4次當「新兵」? - 天天要聞

喬軍偉在駕駛員崗位上

不僅駕駛技術過硬

還刻苦鑽研修車技術

經過長期的鑽研和積累

他也成為車輛修理大拿

這個入伍17年的老兵,為何4次當「新兵」? - 天天要聞這個入伍17年的老兵,為何4次當「新兵」? - 天天要聞

在一次機動返營途中

戰士小梁駕駛的淋浴車

突然無法啟動

不知道如何處理

喬軍偉立馬跑過來了解情況

憑藉豐富的維修經驗

從油路到電路

他逐項排查,抽絲剝繭

終於找到了故障原因

成功將車輛啟動

這個入伍17年的老兵,為何4次當「新兵」? - 天天要聞

喬軍偉在駕駛員崗位

一干就是8年

參與重大演訓任務保障百餘次

累計安全行車12萬公里

先後兩次被評為「紅旗車駕駛員」

這個入伍17年的老兵,為何4次當「新兵」? - 天天要聞

2015年6月

喬軍偉被調整到

裝備管理員的崗位上

開啟他的第三次「新兵」生活

一切又從零開始

這個入伍17年的老兵,為何4次當「新兵」? - 天天要聞

喬軍偉將困難化作動力

全身心投入到新的崗位

每天加班加點學習、查資料

向老班長請教

很快就掌握了裝備管理的

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

這個入伍17年的老兵,為何4次當「新兵」? - 天天要聞

為了儘快掌握裝備底數

喬軍偉每天鑽進庫房

鑽研各種裝備的特點

為了實現裝備管理

精細化、規範化、制度化

喬軍偉主動聯繫廠家

了解裝備參數和操作規程

這個入伍17年的老兵,為何4次當「新兵」? - 天天要聞

戰士小李在一次裝備使用過程中

裝備突然發生故障

為了掌握裝備數據

小李只能在裝備紙質資料中埋頭苦找

喬軍偉發現裝備紙質資料

種類雜、數量多

不利於裝備管理的問題後

經過不斷學習和梳理

很快創建了裝備一體化管理模式

大大提高了裝備管理效率

年底被評為「裝備管理先進個人」

這個入伍17年的老兵,為何4次當「新兵」? - 天天要聞

2018年12月

連隊炊事班長崗位空缺

一時找不到合適人員

連隊推薦喬軍偉擔任炊事班長

這是他第四次當「新兵」

面對新的崗位

一切又要從頭開始

這個入伍17年的老兵,為何4次當「新兵」? - 天天要聞

基礎不夠,勤奮來湊

為了儘快滿足崗位需要

他參加炊事員集訓

主動向其他同志請教

菜品好不好,刀工是關鍵

為了突破刀工這個瓶頸

喬軍偉用廢紙當材料

他用了一個月的時間

早起練、午休練、晚上加班練

手指劃破的次數不計其數

直到切出的菜

薄、厚、長、短、條、塊

都很勻稱

這個入伍17年的老兵,為何4次當「新兵」? - 天天要聞

三更燈火五更雞

三尺灶台作陣地

三五六日全無休

舌尖連著戰鬥力

忙碌卻充實是喬軍偉最真實的感受

從事炊事工作以來

喬軍偉已經從一名新手

成長為一名炊事尖兵

2020年9月

他參加集團軍後勤炊事專業比武

憑藉紮實的刀工、精湛的廚藝

取得了個人第一名的好成績

榮立三等功一次

這個入伍17年的老兵,為何4次當「新兵」? - 天天要聞

「你對我真好,謝謝你班長。」

一位新兵對喬軍偉說

剛入伍的小姚

不大適應部隊生活

吃飯沒有胃口

喬軍偉了解到他的情況後

為了緩解他的思鄉之情

喬軍偉親手做了

一份揚州炒飯送到他面前

這個入伍17年的老兵,為何4次當「新兵」? - 天天要聞

喬軍偉說:

「在炊事員的崗位上,

我們的人生價值

不在於得到多少表揚,

而在於戰友

發自內心的稱讚與信任。」

去年服役期滿時,面對走留問題

喬軍偉說:

「部隊是我的第二個家,

只要組織需要,

我一定紮根在這裡,

為單位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喬軍偉遞交了延期服役申請書

這個入伍17年的老兵,為何4次當「新兵」? - 天天要聞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喬軍偉用17年的奮鬥歷程

踐行著入伍初心

不管崗位如何變化

他始終保持著

對崗位的熱愛和對事業的忠誠

喬軍偉,好樣的

這個入伍17年的老兵,為何4次當「新兵」? - 天天要聞

東部戰區權威發布

主管 | 東部戰區政治工作部

主辦 | 東部戰區融媒體中心

刊期 | 第 4201 期

特約編輯:任曉軍

郵箱:[email protected]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印巴空戰創紀錄!核威懾下的極限拉扯? - 天天要聞

印巴空戰創紀錄!核威懾下的極限拉扯?

印控克什米爾槍擊事件後,印巴之間的緊張氣氛被推到了頂點。從當地時間5月7日開始,巴基斯坦多地遭到印度導彈打擊,雙方大打出手、交火升級。雖然雙方在交鋒過程中都有所保留,但外界仍對局勢進一步升級的風險表示擔憂。「辛多爾行動」48小時7日凌晨,印軍發動代號「辛多爾行動」的軍事打擊,對巴方9處目標進行導彈打擊,並...
清朝火器發展史:從火繩槍到近代步槍的曲折之路 - 天天要聞

清朝火器發展史:從火繩槍到近代步槍的曲折之路

清朝(1644-1912)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其火器發展歷程既體現了傳統軍事技術的延續,也映射出近代化進程中的艱難與曲折。從火繩槍到近代步槍,清朝火器經歷了繼承、引進、停滯和改革的關鍵階段。
平均身高1.87米!中國儀仗隊紅場閱兵現場畫面來了,驕傲轉發 - 天天要聞

平均身高1.87米!中國儀仗隊紅場閱兵現場畫面來了,驕傲轉發

應俄羅斯國防部邀請,當地時間5月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儀仗分隊119名官兵在莫斯科參加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活動。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隊英姿颯爽走過紅場,展現中國軍人風采。另據新華社報道,儀仗司禮大隊儀仗分隊隊長張鼎新告訴記者,有102名隊員亮相紅場,他們平均身高1.87米,平均年齡2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