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翼哥寫了一篇《中國民航:最需要改革的是機場!》引起熱議。
從網友的留言來看
站位不同,觀點截然相反
這本也無可厚非
機場的網友認為:
機場動輒幾十億、上百億的投資,起降費多年沒漲了,大多數中小機場都是虧的,為何不能漲價
你們航空公司總是高高在上,想飛就飛,不想飛就不飛
給你們補貼,給你們優惠政策,請你們來飛
你們還條件一大堆,怨氣一大把
我們機場守著這一畝三分地,望天收,容易嗎?
航空公司的網友則認為:
航空公司已經交過包括起降費在內多種費用,為何還要繳納民航發展基金,實際上就是轉移支付給機場建設的,在機場內的房屋租賃等費用還是經常漲
找機場協調點事,真是求爺爺告奶奶
航空公司好年份就賺點辛苦錢,差年份更是苦逼
機場怎麼說都是國有企業,航空公司中民營企業快活不下去的多著呢
旅客更是認為:
我們買了機票了,都付了錢了
沒想到,機場收機場建設費(50元民航發展基金),航空公司收燃油附加費(110元),160元,我都可以從上海坐到南京了。
乾脆我們就用腳投票,坐高鐵去了
其實,三方觀點都沒錯
這年頭,大家容易嗎?
民航業本來就遭遇了多重打擊
行業內各單位本就是唇齒相依的關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不可能存在:機場好,航空公司差;或者航空公司好,機場差的截然相反的現象
過去三年,大家日子都不好過
即便是坐著賺錢的中航油
如果民航業垮了,他上哪兒去賺錢?
翼哥認為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收費和漲價
而是機制體制的問題
翼哥建議的是:
成立機場管理局,作為政府管理機構,或者事業單位
對於絕大部分中小機場應該是好事,這樣一來機場就專心干機場管理方面的事了
既有影響民航安全的問題
比如機場附近高層建築的問題
比如低空飛行危及民航安全的問題
比如禁區的安全管理問題
又有影響民航發展的問題
機場可以利用既是地方,又是民航的特殊地位,可以協調航空公司、空管與地方的關係,推動助力民航發展
一旦賦予了機場管理局以執法權、以管理權
機場發揮的作用就大了
而現在機場是幹什麼的呢?
在跑市場,拉客戶
在想發設法增收節支
在與航空公司爭地位
如果中國是一艘大船
民航業就是一艘小船
我們都在這艘船上
應該同舟共濟,攜起手來,一起想辦法,共同努力,把中國民航業發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