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聲炮響,拉開了序幕。有人匆忙中穿著內褲應戰,有人尚在夢中就被擊斃,到處上演著人間悲劇,這究竟是怎樣的亂象?
以色列遇襲亂象
巴方這次的進攻堪稱奇襲的典範。同時從海、陸、空三方面進攻。針對不同的進攻渠道,還用了不同的進攻方式,尤其是陸地上的突襲,十分成功。
空中火箭彈齊發,形成強有力的「火箭雨」配合地面部隊,小股的兵力利用動力滑翔傘進入地方營區。
而地面上的部隊在撕開對方隔離牆之後,採用機動方式快速進擊,上下配完美配合拿下了以方邊界營區。
巴軍的進攻方式這在以前很少見,可見他們雖偏居一隅,但也在快速成長。
相比之下,以方的表現就顯得異常凌亂。當巴軍衝進營區的時候,以軍還沒有反應過來,甚至連基本的防守都異常鬆懈,有士兵尚在睡夢中就被打死。
有的士兵雖然被槍聲驚醒,但是根本來不及穿戴裝備,全身只有一條內褲遮體,最終還是被擊斃。巴軍地面作戰的成果不僅僅是拿下了一個營區。
哈馬斯的多股武裝組織對以方的多處進行攻擊,其中有以方的檢查站,還有一些軍事基地,其中以方的國防軍基地進攻也很順利。
不難看出,巴軍在進攻的時候滲透的很快。更是出現以方空軍的F-16來不及起飛的情況。緊急之下,只能用卡著拖著逃。
以方的軍方都這樣狼狽了,更何況是以民,從視頻上可以看到,在路邊有不少已經死亡的平民。
想當初以方在侵佔巴方領地的時候,也是這樣驅逐巴方百姓,巴方難民死傷不少,這還真應了那句話:因果循環。
精銳之師讓人大跌眼鏡
襲擊尚在繼續,有的國家在呼籲冷靜、剋制,避免事態升級,有的國家則是站隊以方,還表示出決心。
這次以軍的表現確實讓人大跌眼鏡。以軍在中東地區可是精銳部隊的代名詞,他們的作戰能力十分強悍。
1950年後,可以說是以軍的巔峰,他們的隊伍中不乏蘇聯老兵以及美方的老兵。這些人在實戰經驗豐富,再加上以方本身就十分重視軍事力量的擴充。
因此這麼多年,以方都是摁著對方打。尤其在針對巴方上,以方為了給猶太人建設社區,不惜動用武力侵佔巴方領土,趕走巴方百姓,讓大量的巴方百姓成為難民。
隨著這麼多年的發展,以軍似乎有些懈怠,不然就不會被巴方這麼輕鬆就衝破防線。難道曾經的精銳之師,也隨著一代一代的更替,不勝從前?
烏粉該如何解釋?
從時間軸上看,這場紛爭,也許早早的就埋下了禍根。如果以方能重視與外界關係的平衡,如果以方不是那樣的趕盡殺絕,如果雙方不是積怨已深,就沒有現在這場紛爭。
更尷尬的是,烏方宣布站隊以方,那麼烏方粉絲又該如何站隊?又該如何解釋呢?
烏粉對烏方支持的根據無非是以保護領土為理由。可是,當烏方站隊以方之後,這些烏方又該如何解釋烏方的行為?
如果再繼續支持,那是不是就說明烏粉口中的保護領土完整是一種雙標?其實,孰是孰非,大家心裡都跟明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