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軍購爭議:殲-20首飛四年後 斥巨資20億美元引進蘇-35戰機探析

2023年10月04日07:44:04 軍事 1319

本文素材來自於網路,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繫刪除。


導語:隨著中國軍事力量的崛起,對於我國軍購的關注與爭議也日益增長。其中,殲-20戰機作為我國第五代戰鬥機的代表,自其首飛以來一直備受矚目。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儘管已經擁有自主研發的殲-20,我國卻在殲-20首飛4年後花費了20億美元進口蘇-35戰機。本文將詳細探討這一決策背後的原因和考量。


正文:


一、殲-20的研發和服役情況


殲-20戰機是我國自行研發的第五代隱形戰鬥機,被視為中國空軍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多年的研發和試飛,殲-20於2011年進行了首次公開亮相併成功首飛。在隨後的幾年中,殲-20經歷了一系列的試驗驗證和改進,逐漸向部隊交付並投入實戰使用。

我國軍購爭議:殲-20首飛四年後 斥巨資20億美元引進蘇-35戰機探析 - 天天要聞


二、蘇-35戰機的性能和優勢


與殲-20相比,蘇-35戰機是俄羅斯的一款第四代多用途戰鬥機,具備出色的機動性和火力。它採用了先進的雷達、導航系統和推力矢量發動機,可在空中實施超音速巡航,並具備強大的空對空和空對地打擊能力。蘇-35的引進對於我國空軍來說,可以填補一部分戰機性能上的空白,並提供一定的技術參考。

我國軍購爭議:殲-20首飛四年後 斥巨資20億美元引進蘇-35戰機探析 - 天天要聞


三、決策背後的因素和考量


增強空軍作戰能力:殲-20雖然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先進戰機,但由於其研製時間和數量等因素,投入部隊使用的規模相對有限。引進蘇-35戰機可以在短期內增加我國空軍的作戰能力和綜合實力,提高對抗現代化敵機的能力。

我國軍購爭議:殲-20首飛四年後 斥巨資20億美元引進蘇-35戰機探析 - 天天要聞


技術研究和學習:蘇-35戰機作為一款成熟的戰鬥機平台,具備較高的技術含量和先進的設計理念。通過引進蘇-35,我國可以借鑒其先進的技術和經驗,加速我國自主戰鬥機的研發和改進。


結構優化和戰略平衡:殲-20和蘇-35在性能和作戰任務上有著不同的特點。引進蘇-35可以實現與當前作戰體系的銜接,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國空軍的多樣化作戰能力,以應對不同環境和任務需求。

我國軍購爭議:殲-20首飛四年後 斥巨資20億美元引進蘇-35戰機探析 - 天天要聞


四、總結


儘管中國已經擁有自主研發的殲-20戰機,但在考慮到空軍作戰能力增強、技術研究和結構優化等方面的因素後,決策引進蘇-35戰機成為了一種合理的選擇。這一決策旨在進一步提升我國空軍的整體實力,並通過學習和借鑒先進技術,推動我國自主戰鬥機的發展。當然,隨著我國軍事科技的不斷進步,未來可能會有更多自主研發的先進戰機加入部隊,進一步提高我國的軍事實力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僅為對該決策做出的一種分析和解釋,並非官方立場。軍購決策涉及眾多因素,包括技術、經濟、戰略等多個層面的權衡與取捨。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中方發布文件,美也下達通牒,留給以色列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 天天要聞

中方發布文件,美也下達通牒,留給以色列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時事熱點頭條說#此前,中方在接任11月份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時,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大使公開對外表示,巴以局勢是本月安理會議程上最重要的工作。而趕在11月份的末尾,行程繁忙的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來到了紐約聯合國總部,在安理會上親自主持了巴以問題高級別會議。
中國版標槍導彈:打破西方壟斷,千米外一擊命中,讓坦克有來無回 - 天天要聞

中國版標槍導彈:打破西方壟斷,千米外一擊命中,讓坦克有來無回

中國「坦克殺手」到底有多強?理念超前、技術打破西方壟斷,可從上往下高速俯衝,對坦克發起致命灌頂打擊。前言:如何在增強坦克殺傷力的同時,還能增強對反坦克導彈的抵禦能力,一直都是坦克設計師思考的問題。但時至今日,坦克最大缺陷仍未解決,那就是頂部防禦。
實現多個第一,三峽能源與億利潔能聯合投資的蒙西基地庫布其200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併網 - 天天要聞

實現多個第一,三峽能源與億利潔能聯合投資的蒙西基地庫布其200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併網

11月29日,由三峽能源和億利潔能聯合投資建設的蒙西基地庫布其200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併網。該項目是「十四五」時期國家首批開工建設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之一,經過兩年的有序建設,三峽與億利共同打造了「央企+民企」優勢互補、強強聯合的示範。項目創下了中國光伏治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