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絕了!這個坑不跳也罷!

2023年10月03日12:45:20 軍事 3438

前幾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說,IMF將向中國傳達一個強有力的信息,即中國需要促進國內消費、解決房地產行業的問題以及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她強調說,這些挑戰一直在拖累中國和全球經濟增長。

結合目前國內消費、房地產以及地方債務問題來看,IMF的這套說辭表面上看也挺有道理,甚至和當前管理層的動作還有點契合,可以說是滿滿的中國心。但是就當下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來看,恐怕這又是美西方想要收割我們的一大陽謀。

當下,美國有龐大的債務問題,本來他們寄希望於通過美元潮汐收割全球來解決這一問題,但如今世界經濟不景氣,全球「去美元化」趨勢也正在加速,再加上我們在金融政策和財政政策上沒有配合他們放水,人民幣國際化也正在穩步推進,種種因素疊加在一起,導致他們的收割愈發艱難。所以他們想靠出口來解決債務問題,而能夠解決他們這一巨額債務的出口市場,只有中國。

大家都知道,我們當下首要的任務就是產業升級。以房地產為例,哪怕今天管理層密集出台了各種樓市刺激政策和貨幣政策,但真正目的並不是為了救房地產,而是想通過拉升樓市交易量,穩定市場信心,徹底擊潰唱空中國的外部勢力,用最小的代價強化金融體系,助力產業升級。包括刺激國內消費以及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措施,最終目的都一樣,那就是賦能產業升級。

真的絕了!這個坑不跳也罷! - 天天要聞

而我們拚命地進行產業升級,可能會帶來的問題是,因為用於產業升級的資金多,用於消費的資金就相對較少,畢竟這是一個存量經濟時代,哪怕現在我們產業升級的勢頭很好,創造的財富也在增加,但這種財富的增加並不能夠直接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因為產業升級帶來的結構調整往往是資金密集、技術密集、附加值高的方向,能夠勝任這種崗位的人往往是高精尖人才,往往是大多數人中的少數。而勞動密集型產業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自然平均薪酬水平也就低。

如今美國正和我們硬脫鉤,作為世界工廠,我們的產能是為全球市場配置的。在與美國硬脫鉤的過程中,短時間內很難快速削減這種產能。雖然我們有「一帶一路」可以部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一帶一路」沿線大多數國家的經濟並不發達,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能力消化我們的巨大產能。而且這些國家大多是經濟總量有限,人口較少,缺乏全局觀念,往往更加註重短期利益,再加上地緣政治環境也相當複雜,在這些地區推廣「一帶一路」項目的成本也是比較高的。就目前的情況來說,「一帶一路」沿線的相關訂單還不能夠完全彌補西方發達國家訂單下滑帶來的缺口,只能算得上是現階段的一種對沖。具體大家可以回顧查看《戰略失策,美國被挖牆角?加碼對衝風險,時不我待!》這篇文章。

所以我們國內目前的現狀是,中高端產業雖然正在崛起,但中低端產業卻正陷入低迷,如此一來,人力資源供需就會出現錯位。而這種錯位引發的連鎖反應,即便我們的經濟總量在逐步增加,但普通人對中國經濟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經濟不景氣,特別是在最近西方輿論不斷帶節奏影響之下,更加強化了這個氛圍。

當然這個問題也不難解決,重新搞一下財富再分配就可以了,畢竟共同富裕的口號已經提出來這麼多年,就像全面脫貧一樣,中國人只要喊出來,就一定能夠做到。但是對於共同富裕,現在大環境並不允許,全球經濟衰退,美國的鐮刀閃閃發亮,與我們的關係是針尖對麥芒,雙方都在熬,就看誰先撐不住倒下。

相較於美國,我們產業升級的空間足夠大,而且作為世界工廠,一旦我們攻佔科技高地,未來高端科技產成品肯定會是白菜價,如今各國經濟又不好,自然會選擇性價比高的商品。只不過產業升級並非一日之功,投入變現周期很長,需要國人發揚上甘嶺精神。只要待到產業升級完成,大家的收入自然也會水漲船高。此前在《這個偉大的變化,遠遠被低估了!美國恐怕要被氣瘋了!》這篇文章中,我分析過產業升級和個人收入的關係,大家可以點擊查看。

所以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IMF的這套說辭歸根結底就是在給我們挖坑,即通過要求我們拚命增加消費,減少產業升級的支出,讓美西方發達國家可以向我們增加出口賺取利潤,來解決他們的債務問題。

但關鍵是,這是一個存量經濟時代,大家的收入增長都很難,儲蓄增長自然也很慢。而就這麼多的資金,如果想要通過增加消費來驅動經濟,收入增速必須具備碾壓性,如果沒有這個強有力的前提,就很難保證消費能夠真正驅動經濟增長。

像美國經濟世界第一,但主要是靠舉債來拉升消費。既然美國都無法利用消費驅動經濟,就算我們有美國這個經濟條件,而我們的經濟發展模式和他們也是不一樣的。一直以來,我們都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道路,金融是土地金融,財政是土地財政,而非簡單複製他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所以從根本上不能相提並論。

更何況,他們的債務問題還是靠收割美國國債的買家去消化虧損的。此外,他們還拿著國債信用融資來處理缺錢問題,這就說明他們的問題比我們嚴重得多,畢竟國債是以一個國家的信用為擔保,一旦國債出問題,這個國家基本也就崩潰了。

而我們現在最起碼還可以拉動地產維穩經濟,等到地產折騰不動了,我們的新能源、數字產業的體量大概也已經上來了,從而成為新的經濟支柱。所以相較之下,我們的風險比他們小多了。而且我們的金融攻擊性布局工具箱里還有很多備選,大招還在後面,而他們已經逐漸技窮,根本沒有像樣的牌可打了,也許根本等不到我們用國家信用,他們就已經上路了。

所以,IMF就是美國的陽謀,我們絕不能上當,不能被他們的輿論所左右,必須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千萬不能被對方忽悠瘸了!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清朝火器發展史:從火繩槍到近代步槍的曲折之路 - 天天要聞

清朝火器發展史:從火繩槍到近代步槍的曲折之路

清朝(1644-1912)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其火器發展歷程既體現了傳統軍事技術的延續,也映射出近代化進程中的艱難與曲折。從火繩槍到近代步槍,清朝火器經歷了繼承、引進、停滯和改革的關鍵階段。
平均身高1.87米!中國儀仗隊紅場閱兵現場畫面來了,驕傲轉發 - 天天要聞

平均身高1.87米!中國儀仗隊紅場閱兵現場畫面來了,驕傲轉發

應俄羅斯國防部邀請,當地時間5月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儀仗分隊119名官兵在莫斯科參加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活動。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隊英姿颯爽走過紅場,展現中國軍人風采。另據新華社報道,儀仗司禮大隊儀仗分隊隊長張鼎新告訴記者,有102名隊員亮相紅場,他們平均身高1.87米,平均年齡20歲。「...
帕帕羅焦慮美造艦速度,擔憂被中國趕超 - 天天要聞

帕帕羅焦慮美造艦速度,擔憂被中國趕超

美國印太司令帕帕羅直接攤牌,美國一年只能憋出1.4艘潛艇+1.8艘軍艦。這數據與中國一對比,太平洋都快裝不下老美的焦慮了——畢竟軍艦不是比特幣,印鈔機可印不出來。 但這事兒真只是數數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