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突然使出巧妙戰法,劉伯承不好應付,一查,原來此人暗中指揮

2023年09月28日13:10:05 軍事 1131

本文內容來自於網路,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繫刪除。


1946年8月中旬,劉伯承面臨了解放戰爭爆發以來的第一個巨大挑戰。情報突然傳來,國民黨軍的行動出乎他的意料,他們派遣一支精銳主力部隊,卻選擇了一條我方毫無準備的進攻路徑。這個情況讓劉伯承感到非常困擾。他急令各部隊暫時撤退休整,以應對不確定的敵人行動。


國軍突然使出巧妙戰法,劉伯承不好應付,一查,原來此人暗中指揮 - 天天要聞


劉伯承一直以來都以精準的戰略判斷而著稱,但這一次,國軍的行動完全出人意料。按照以往的慣例,他原本認為國軍會直接向我軍駐地蘭封考城地區發動進攻,尋求主力決戰。然而,現在他們所派出的只有一支川軍部隊,其他中央系部隊卻不知所蹤。這對劉伯承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謎團。


國軍突然使出巧妙戰法,劉伯承不好應付,一查,原來此人暗中指揮 - 天天要聞


儘管參謀長李達建議迅速調整部署,以迎擊可能的國軍迂迴穿插,但劉伯承卻有著不同的感覺。他本能地感覺到,這次的行動背後肯定有高明之舉,不像是國軍平常的作風。他開始懷疑這次行動的背後是否有別的高級軍事智囊在操控,而非劉峙這位一直以來表現不佳的將領。


國軍突然使出巧妙戰法,劉伯承不好應付,一查,原來此人暗中指揮 - 天天要聞


劉峙,當時擔任國軍鄭州綏靖公署主任,他曾在兩個多月前指揮了圍攻我中原軍區的行動,但屢次失敗,這使他在劉伯承眼中幾乎成了笑柄。然而,這次的行動卻充滿了智謀,明顯不同於以往。劉伯承開始懷疑是否有更高層次的人物在幕後操縱一切。

經過迅速的偵察,劉伯承得知,最近在河南省會開封國民黨高官白崇禧空降。這個消息讓劉伯承非常震驚,因為白崇禧是桂系的大將,一直與蔣介石不和。然而,他此時卻在開封指揮軍事行動,這引起了劉伯承的懷疑。

白崇禧原本與蔣介石關係緊張,但最終被派遣到開封擔任國防部長,而參謀總長一職則由陳誠擔任。這一政治變動讓劉伯承感到不安,因為他知道白崇禧的能力,而且他的軍事策略對國軍造成了困擾。然而,白崇禧的離開並不是事情的全部,陳誠接替了他的職務,這使局勢更加複雜。

陳誠和白崇禧之間一直存在著競爭和矛盾。陳誠利用自己的職權,拉攏下屬,壯大自己的派系,而白崇禧則感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於是,陳誠向蔣介石請纓,前往開封指揮戰事,取代了白崇禧的地位。這個變化讓白崇禧感到憤怒,但他不得不回京。

陳誠到達開封后,立即改變了白崇禧的部署,將整編第三師收回,並沿著隴海線東進。這一變化讓劉伯承鬆了一口氣,因為國軍放棄了切斷我軍後路的計劃,減輕了我軍的壓力。劉伯承隨即命令陳再道率領二縱前來協助戰鬥。這一舉動讓劉伯承掌握了足夠殲敵的力量。

然而,陳誠並沒有提出新的作戰計劃,而是採用了一種普通的進攻陣型,這讓劉伯承可以毫無後顧之憂地施展我軍的戰術,以小兵對付大兵,吸引敵人進入伏擊圈。劉伯承的計劃成功,整編第三師最終被包圍,全軍覆沒,趙錫田被俘。


以上內容資料均來源於網路,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數據,理論考證於網路資料,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產生的任何問題任何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清朝火器發展史:從火繩槍到近代步槍的曲折之路 - 天天要聞

清朝火器發展史:從火繩槍到近代步槍的曲折之路

清朝(1644-1912)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其火器發展歷程既體現了傳統軍事技術的延續,也映射出近代化進程中的艱難與曲折。從火繩槍到近代步槍,清朝火器經歷了繼承、引進、停滯和改革的關鍵階段。
平均身高1.87米!中國儀仗隊紅場閱兵現場畫面來了,驕傲轉發 - 天天要聞

平均身高1.87米!中國儀仗隊紅場閱兵現場畫面來了,驕傲轉發

應俄羅斯國防部邀請,當地時間5月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儀仗分隊119名官兵在莫斯科參加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活動。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隊英姿颯爽走過紅場,展現中國軍人風采。另據新華社報道,儀仗司禮大隊儀仗分隊隊長張鼎新告訴記者,有102名隊員亮相紅場,他們平均身高1.87米,平均年齡20歲。「...
帕帕羅焦慮美造艦速度,擔憂被中國趕超 - 天天要聞

帕帕羅焦慮美造艦速度,擔憂被中國趕超

美國印太司令帕帕羅直接攤牌,美國一年只能憋出1.4艘潛艇+1.8艘軍艦。這數據與中國一對比,太平洋都快裝不下老美的焦慮了——畢竟軍艦不是比特幣,印鈔機可印不出來。 但這事兒真只是數數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