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工業推出了殲-20戰機時,美國原本認為中國無法在20年內實現隱形戰機的夢想,但是沒有人想到中國突然與美國並駕齊驅。2009年,美國國防部長蓋茨曾經豪言稱,中國在20年內無法造出隱形戰鬥機。然而,在他訪問中國的時候,他聽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中國的隱形戰鬥機首飛成功了。

隨著中國首次確認將殲-20隱形戰鬥機列為五代機,人們開始關注六代機的特點以及何時能夠研製出來。美國媒體迅速引用美國空軍作戰司令部司令馬克·凱利的話:中國已經走上正確的道路,並開始生產第六代戰鬥機,因此美國空軍要確保能夠早於中國部署六代機。

根據他們的概念,中國的六代機已經相當成熟,可以與美國空軍的六代機媲美。
對於美國來說,中國的六代機看起來已經非常成熟,甚至有可能超過美國的六代機計劃。據馬克·凱利推測,中國方面高度保密的下一代戰機項目將與美國空軍的下一代空中優勢計劃(NGAD)具有相似的空戰系統,其中包括六代有人戰鬥機。

根據美國NGAD計劃的標準,六代機系統不僅包括有人駕駛戰鬥機,還包括配套的新型武器、感測器,以及「忠誠僚機」中的無人機系統。美國空軍希望在2030年之前裝備並實戰部署NGAD項目,以保持對中國的同步甚至超前。

顯然,美國空軍對於六代機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希望通過這些機型重新奪回空中優勢,特別是在與中國空軍的競爭中。
或許是為了更好地了解對手,凱利最近在公開講話中稱,中國在研發先進戰機方面的實力越來越強,特別是在戰機改進方面具有極高的效率。

比如,中國引進蘇-27、蘇-30戰鬥機並改進成自家研發的殲-11、殲-16戰鬥機系列。甚至還購買了少量的蘇-35戰鬥機,以研究其配套的矢量發動機、電子設備、武器等,以及其他與五代機相近的技術。

為了保持領先優勢,美國空軍必須在六代機方面早於競爭對手一步,這種說法雖然只是個比喻,卻反映出美國確實感到壓力。
根據中國戰機研製的原則,一代裝備、一代研製、一代預研甚至一代探索,在殲-20隱形戰鬥機大規模部署後,六代機也正在研製中。五代機有明確的4S標準,包括隱身、超音速巡航、戰場信息感知、高機動性等特點,但六代機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標準,仍然很模糊。

可以推測的方向包括提高航空電子水平,可能實現無人駕駛技術,配備更先進的武器和彈藥,如激光武器等。另外一個發展方向是在可見光和聲波範圍內實現隱身。

網路上流傳著八種成飛預研方案,其中許多採用了無尾布局和高速布局,主要的發展方向涉及到無人機編隊、人工智慧、增強隱形性能以及高級感測器的使用能力。以無尾寬間距後機體和無尾窄間距後機體為例,從發展方向來看都注重高速性能。

對於中國航空工業來說,設計並不是最大的短板,而是發動機。大推力發動機目前尚無成熟產品可用。五代機重要的超音速巡航功能尚未實現,因此在研製新一代戰機時,優化氣動性能以彌補發動機不足的影響是一個可能的方向。同時,應該將鴨翼的改進推向極致,這也很可能成為一個選擇。

當然,隨著當前各型號發動機的陸續發力,在六代機真正推出時肯定會有配套的發動機型號。美國人的擔心並非沒有根據,五代隱形戰鬥機領域已經不再佔據優勢,下一代戰機也未必能保持領先。
六代機的標準尚不明確,但未來可能會發展出許多版本,包括無人駕駛、智能人工智慧、反導系統、反衛星系統、高能武器、高速超音速武器等,甚至可能研製出未來的空天戰鬥機。

可以參考近年來暗劍和無偵-8等發展思路,未來的六代機在具備高超音速飛行能力的同時,將擁有更多的攻擊手段,並且更加難以被發現。

六代機效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