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素材來自於網路,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繫刪除。
我國台灣省地方武裝最近發布了一張態勢圖,詳細標示了解放軍近期在環台軍演中的活動。這張圖描繪得十分清晰,解放軍的戰艦和戰機已經將整個台島團團包圍,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我們的「山東號」航母進入了台島東部海域,展現出橫掃一切來犯之敵的氣勢。台軍發布的信息也透露了美軍「尼米茲號」航母后退的原因:原來「山東號」航母戰鬥群的背後,還有12艘戰艦和90多架戰機的支援!
觀察態勢圖,我們可以看到4月10日是解放軍巡演的高潮,當天共有12艘戰艦和91架次的戰機參與演練。雖然91架次的戰機並不代表有91架戰機,但綜合之前兩天的演練規模和我軍在台空中巡航的規模,此次巡演我軍出動的戰機總數應該超過了90架。這也表明,解放軍在此次聯合巡演中採取了高效的戰術配置:山東號在東部海域守衛,防止美軍航母的干擾,而繞台海空中力量則進行繞台巡航。
更重要的是,這不是雙方獨立行動,而是相互支援的聯合行動。也就是說,「山東號」航母戰鬥群不僅有自己的護航戰艦,還有至少12艘戰艦和90多架戰機提供支援。這樣一來,它的整體戰鬥力已經超越了美軍的「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群。在這種情況下,美軍航母選擇後退是明智之舉,這樣一旦出現突發情況,他們可以快速撤離中國海空軍的打擊範圍,同時也能得到駐日美軍基地空中力量的支援。
此前,「尼米茲號」航母后退是難以想像的,因為台灣島位於台島東部海域和大陸之間,解放軍陸基戰機需要繞過台灣才能到達這片海域,只有像轟-6K、空警-500、空潛-200等大型飛機才能在這裡有效巡航。然而,由於我國空中加油機力量相對薄弱,大型戰機在這裡缺乏戰鬥機的護航,因此難以真正控制這片海域,成為外部勢力干涉台海的主要方向。
除了航母,「尼米茲號」航母還面臨另一個威脅,即反艦彈道導彈。中遠程彈道導彈如東風-21D和東風-26,擁有對數千公里外的大型海上目標進行「一擊必殺」的能力,其中也包括美國的核動力超級航母。雖然美軍航母擁有強大的防禦和抗沉能力,但面對以超音速速度降臨的數噸級彈道戰鬥部,它們顯得力不從心,一旦被命中,即便是10萬噸的超級航母也將不敵一擊。
然而,要注意的是,一些人可能過分高估了反艦彈道導彈的作用。事實上,在當前階段,對抗航母的最佳武器仍然是航母本身,反艦彈道導彈雖然威力巨大,但通常只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使用。這其實與過去蘇聯的經歷相似,當時赫魯曉夫過分依賴導彈,忽視了海軍大型戰艦的建設,結果在古巴導彈危機中面對美國龐大的艦隊時,只能依賴潛艇。
因此,「尼米茲號」撤退的主要原因並非反艦彈道導彈,而是「山東號」航母戰鬥群展示出的強大實力,讓美軍意識到了危機。從1996年台海危機算起,我們已經等待了27年,因此,大家需要有耐心,再等待幾年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總結而言,解放軍在台海地區的軍演顯示出了強大的實力和戰術配置,這對於維護國家安全和主權至關重要。與此同時,反艦彈道導彈作為一項強大的武器也增加了我們的防禦能力。然而,對抗航母的最終解決方案仍然是繼續發展和強化我們的航母戰鬥群。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保持
不斷的創新和技術進步,以確保我們的軍事力量始終保持在最前沿。這也包括改進我們的空中加油技術,以提高大型戰機的持續作戰能力,進一步鞏固我們在西太平洋地區的戰略優勢。
與此同時,我們應該深刻理解,和平與穩定對於台海地區和整個世界都至關重要。雖然我們展示了強大的軍事實力,但我們也要積極尋求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分歧和爭端。畢竟,戰爭從來都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我們應該努力避免不必要的衝突,為和平與繁榮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總之,解放軍的軍演和軍事實力的展示是國家安全的必要組成部分,但我們也要保持冷靜和理智,尋求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確保台海地區和平穩定,同時維護國家的尊嚴和主權。在未來的歲月里,我們需要不斷努力,以確保國家的安全和繁榮。
以上內容資料均來源於網路,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數據,理論考證於網路資料,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產生的任何問題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請勿搬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