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1月17日,日軍入侵越南城防港、北海等地登陸,伺機向中國南方廣西迂迴,主要目的入侵廣西,切斷中國桂越國際交通運輸線,以至於讓中國徹底陷入孤立無援的戰爭中,隨後便可以蠶食吞併中國。
1939年11月24日日軍板垣第5師團中村正雄第21旅團入侵併佔領南寧,隨後攻佔崑崙關。桂南會戰打響。國民政府調集四個戰區五個集團軍的兵力參加桂南會戰,以確保桂越國際交通線的安全。
8委員長蔣介石深知南寧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並立即告知時任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必須確保崑崙關,與日軍在此長期爭奪。」此時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五軍軍長杜聿接到蔣介石的調令之後,立即揮師第五軍趕赴桂南戰場。
第五軍由第200師(師長戴安瀾)、榮譽第一師(師長鄭洞國)正面主攻崑崙關;新編第22師(師長邱清泉)為右翼迂迴部隊,由小路繞過崑崙關,攻佔五塘、六塘,打擊南寧方面日本援兵。第200師副師長彭璧生率兩個補充團擔任左翼迂迴支隊,繞甘棠、長安攻擊七塘、八塘,側擊崑崙關之外,堵住崑崙關守敵退路並阻擊日軍北上的援軍。榮譽第一師、新編22師,雖然剛成立不久,但都是裝備精良的部隊。
1939年12月18日凌晨崑崙關戰鬥開始打響,經過數場激烈激戰之後,崑崙關戰場守敵被中國軍隊全部殲滅,以中國軍隊的勝利而宣告結束,崑崙關戰役的慘烈比電影《血戰崑崙關》中所拍攝的還要慘烈。
崑崙關戰役日軍第21旅團長班長及軍官死亡達85%以上,士兵死亡4000餘人,戰機被擊落20餘架。旅團長中村正雄在崑崙關南5公里的九塘被鄭洞國師第3團擊斃, 以至於戰爭後期日軍不得不空投軍官來指揮作戰。而中國軍隊也付出了慘重代價,共犧牲1400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