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將其列入教科書,我國的三三制戰術,為何被譽為輕步兵巔峰?

2022年11月24日23:45:08 軍事 1502

1953年,中美朝三方在板門店簽訂了三方停戰協議,至此長達3年的抗美援朝戰爭終於算是結束了,也正是因為這一戰讓世界震撼了,西方列強可能怎麼都想不明白,明明五十年前那個被西方列強一直按在地上摩擦的中國怎麼僅僅過了50年居然變得這麼能打。

面對志願軍,就連西方的許多軍事學家都發出了感慨,德國軍事專家感慨志願軍為何不早個十幾年出現,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官李奇微也在感慨:「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好的輕步兵。」

而1962年中印戰爭爆發之後,前聯合國軍司令官麥克阿瑟說了這樣一句話:「誰想和中國軍隊交手簡直就是有病。」

美國將其列入教科書,我國的三三制戰術,為何被譽為輕步兵巔峰? - 天天要聞

志願軍的勝利可以說是志願軍戰士意志上的勝利,因為在零下幾十度的朝鮮是一口炒麵一口雪的和敵人進行鏖戰,就連彭總都感慨道:「抗美援朝的艱難已經遠遠超過了紅軍長征時期。」

志願軍的勝利也同樣可以說是智慧上的勝利,的確,抗美援朝戰爭我們不像聯合國軍那麼闊,可是我們卻並未像老蔣的國府士兵一樣以陣地戰的方式和聯合國軍硬抗,而是採用運動戰和敵人鏖戰,一向習慣了火力壓制的西方人面對這種戰鬥方式被打懵了。

更主要的是我軍的「三三制」戰術更是讓美國人嘆為觀止,明明漫山遍野全是志願軍,可是美國的輕重機槍就是無法壓制志願軍,也因為此戰之後美國將「三三制」戰術納入了西點軍校的教材之中用來學習觀摩。

那麼三三制戰術究竟有何神奇之處就連傲慢的美國人都放下身段學習呢?

誕生於抗日戰爭,成熟於解放戰爭,活躍在朝鮮戰場

如果熟悉近代史的夥伴應該知道新中國的建設有多麼的不容於,當年的紅軍和八路軍、新四軍在敵後戰場有多麼的艱難,要槍沒槍,要炮沒炮,要子彈沒子彈,甚至就算是有槍的戰士也只能幾個人共用一把槍,別人看不起的老套筒漢陽造在我們眼裡已經算是好槍了。

美國將其列入教科書,我國的三三制戰術,為何被譽為輕步兵巔峰? - 天天要聞

而之後抗日戰爭,面對重火力的鬼子,八路軍的火力弱更是暴露無遺,關家堖之戰就因為我軍缺少重武器。

所以面對裝備精良的鬼子和後期美械裝備的國府士兵,我們只能發揮自己戰術上的優勢來彌補這個短板,三三制就是因此而誕生的。

具體來說三三制就是三個人呈戰鬥小組,每名士兵有各自的分工,兩名士兵在前,組長在後呈戰鬥隊形組成一個戰鬥班,另一個戰鬥小組也以此為基礎相隔25到30米,就這樣一個27個人的戰鬥小組就能夠完全覆蓋800米寬的戰線。

熱兵器時代,馬克沁機槍的出現讓「人海戰術」已經沒有了徹底的優勢,可是「三三制」卻一度讓馬克沁機槍「失靈」。

美國將其列入教科書,我國的三三制戰術,為何被譽為輕步兵巔峰? - 天天要聞

三三制厲害在哪?

那麼三三制究竟厲害在哪呢?

就拿戰鬥隊形來說吧,在防守的時候,三個戰士呈三角形排開,三個人分工明確,三人小隊一人手持步槍,負責狙擊解決敵人的指揮官,第二個人手持輕機槍負責火力壓制,第三個人手拿手榴彈呈拋物線形狀扔出去。

這樣的小隊一共有三個,他們兼有輕機槍的火力壓制,有步槍單點突破還有手榴彈的集體殺傷,整個陣地看起來漏洞百出,實則是無懈可擊。

而在進攻時候,則更加的可以看重他的優勢了。

在冷兵器時代,密集衝鋒還是有用的,但是隨著馬克沁重機槍的出世,密集衝鋒的戰術已經不適用於戰場上了,雖然二戰時期也有密集衝鋒,可是在三位一體打擊面前顯得如此無力。

美國將其列入教科書,我國的三三制戰術,為何被譽為輕步兵巔峰? - 天天要聞

而三三制則不同,在發動衝鋒之前,每個戰士都會明確好自己的職責各司其職,彼此算計好衝鋒距離,然後計算無誤之後才華髮起衝鋒。

衝到一處掩體之後暫停休整,然後狙擊手負責幹掉敵人,機槍手火力壓制,而手榴彈手則拉出引線幹掉敵人再準備下一次的衝鋒。

三三制陣型之中每個戰士都是有序的朝敵人發起進攻,蛇形走位步步為營。

看上去全都是靶子,可是一個都打不到,等到你反應過來的時候,三三制戰士已經衝到你面前了。

而這就是志願軍戰術的厲害之處,戰後美國一直在研究三三制戰術,當年朝鮮戰場志願軍的戰術對他們有很深的影響,而我們的另一個島國鄰居也一直在研究這戰術,但是卻始終悟不出其中精髓,直到現在為止還在世界各國運用。

美國將其列入教科書,我國的三三制戰術,為何被譽為輕步兵巔峰? - 天天要聞

所以抗美援朝不單單是志願軍戰士意志和鋼鐵的勝利,同時也是我軍戰士戰術上的勝利,也正是因為這三三制戰術和鋼鐵般的志願軍戰士,志願軍才有全球最強輕步兵的稱號。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古越龍山9年8次提價,「黃酒一哥」靠漲價走出「江浙滬」? - 天天要聞

古越龍山9年8次提價,「黃酒一哥」靠漲價走出「江浙滬」?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在中國源遠流長的酒文化長河中,三大世界古酒之一的黃酒無疑是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尤其在早年間的江浙一帶,家裡添丁時父母都會埋下一壇女兒紅或狀元紅,等孩子出嫁或金榜題名時宴請賓客。
橘朵2024業績亮眼,零售額破25億 - 天天要聞

橘朵2024業績亮眼,零售額破25億

近日,上海橘宜化妝品有限公司公布2024年業績。旗下彩妝品牌橘朵表現出眾,零售額突破25億,收入超20億元,同比增長23%,連續兩年在中國彩妝市場銷量第一,穩居國貨彩妝銷售額前五。
跑越南、泰國建廠的企業,要哭了,關稅最高達46% - 天天要聞

跑越南、泰國建廠的企業,要哭了,關稅最高達46%

目前在越南建廠的美國企業真不少,台灣省方面有鴻海、廣達、和碩、英業達、仁寶、緯創等頭部台系電子代工大廠都已經在越南投資建廠,數據顯示,目前至少已經有14家台系PCB板廠在泰國有投資,還有眾多的PC產業供應鏈和代工廠。
銀行員工悄悄提醒:2025年大家最好準備5萬現金放在家 - 天天要聞

銀行員工悄悄提醒:2025年大家最好準備5萬現金放在家

近10多年裡,移動支付在國內已經全面普及,除了部分老年人還在使用現金支付之外,大部分人都在使用移動支付進行結算支付。為此,就有人預測:在未來20年里,移動支付將完全取代現金支付,而現金支付方式或將逐步退出歷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