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功臣王立品:堅守貓耳洞108天,哨位距離敵人只有六七米

2022年10月14日15:55:48 軍事 1678

記者 李培樂

在狹小的「貓耳洞」里,他們沒有足夠的空間躺下,只好蜷縮著輪流休息。距離敵人如此之近,以至於說話都能互相聽見……在這樣的條件下,他們堅守了108天。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王立品所在的班總共9人,有6人榮立一等功,所在班榮立集體一等功。

軍人家庭的新兵

王立品的父親是抗美援朝老兵,複員回家後,經常給孩子們講戰鬥故事,說得最多的就是「做人要本分」。1963年出生的王立品是家中的第二個男孩,因為父親的軍人身份,他的人生似乎從出生就註定了。

一等功臣王立品:堅守貓耳洞108天,哨位距離敵人只有六七米 - 天天要聞

王立品的老家當時是歷城縣港溝公社,雖然從部隊複員回來的父親在拖拉機廠上班,但是四個孩子的家庭,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王立品上了高中後,放了學就要幫家裡幹活,沒有太多精力放在學習上的他,18歲高中畢業開始在生產隊幹活,人生的第一個工分是裝卸貨物賺來的。

其實他們家裡最想當兵的是他的大哥,可是卻屢屢過不了體檢關。無奈之下,當了民兵連長的哥哥就把當兵的夢想寄托在王立品身上,希望弟弟替他完成進入兵營的心愿。1982年10月,他不負眾望,順利通過體檢成為了一名新兵。

作為這個家庭的兵二代,家裡人都支持他去軍隊建功立業,可是母親還是很不舍,精心給準備了好幾套內衣,「其實到了部隊也用不著,但那是老人的心意。」就這樣帶著家人的期望和牽掛,進入了部隊,從一開始的不適應,到逐漸適應再到如魚得水,「5發子彈打靶每次都在40多環,身體也好,什麼都難不住我。」三個月的新兵營訓練後,王立品進入了某師414團。在沒有戰爭的日子裡,他們部隊負責國防施工——打隧道。

到了1985年1月份,部隊接到了參戰命令。「當兵就要準備好上戰場,軍人就是保家衛國的。」對於當年聽到要開赴前線,王立品這樣說。

10個字的家書

為了應對前線的各種情況,接到動員後,王立品所在的部隊開始備戰,從體能、戰術全方面的打造提升。由於保密的需要,此時他並沒有通知家裡。即便是1985年3月開赴前線經過濟南,家裡人也毫不知情。

一等功臣王立品:堅守貓耳洞108天,哨位距離敵人只有六七米 - 天天要聞

「經過七天七夜的悶罐車旅途,軍列到了昆明。」在臨上陣地的時候,王立品給家裡寫了一封10個字的家書,「已經上陣地,不要很挂念」。他說,當時也沒法寫很多字,就希望家裡人知道自己去了前線了,同時希望家裡人也不要太擔心。雖然內心有千言萬語,最後就凝結成這10個簡單的字。

雖然是個堅強的男兒,但是寫這封家書的時候,王立品也流下了眼淚,「當時掉眼淚了,父母養育了咱,如果犧牲了,還沒有給父母盡孝。」說到這裡,雖然已經過去了37年,可是王立品還是使勁將頭靠近沙發,以阻止眼淚流出眼眶,「我從部隊回來時,我媽的頭髮全白了。」

他清晰記著自己是1985年8月5日進入陣地,「當時我就要求去最危險的1號哨位值守,我們班長李忠良是4日過去交接的,我和葛從運是5日進入1號哨位,這個哨位就我們三個人。」

距離敵人六七米的哨位

這個1號哨位是整個166高地最前沿的哨位。說起166高地,很多人可能都知道,這是老山戰場的前沿陣地,也是出了名的「死亡之地」。幾個小山包被敵我雙方的炮彈反覆不停轟炸,讓曾經密不透風的森林變成了白花花的石頭山,甚至被稱為「採石場」。

一等功臣王立品:堅守貓耳洞108天,哨位距離敵人只有六七米 - 天天要聞

哨位換班,需要趁著夜色,還需要通過那條布滿地雷和隨時遭遇狙擊的「百米生死線」。戰士們只能趁著夜色,在不時爆炸的炮彈中摸索前行。1號哨位距離越軍直線距離也就六七米,以至於都能聽到雙方說話的聲音,「我們只能靠在耳朵上說話。」

一等功臣王立品:堅守貓耳洞108天,哨位距離敵人只有六七米 - 天天要聞

進入一線陣地,王立品擔任機槍手,只有到了戰場上才知道戰爭的殘酷性。王立品說,當時扔手榴彈手都哆嗦,不時在身旁炸裂的炮彈炸的石頭紛飛,特別是6號哨位接連出現戰友犧牲。

漸漸地,隨著時間地推移,他們對爆炸聲等早已習以為常,扔手榴彈也和小時候扔石子一樣地輕鬆。為了保密,他們也使用了一些暗語,比如「啤酒」是手榴彈,「燒火棍」是爆破筒,「花生米」是子彈,「土豆」是六零炮彈,「潑水」是機槍掃射等等。

除了殘酷的戰鬥,還有讓人幾乎難以忍受的生存環境,他們白天留一人放哨,另外兩人休息,到了晚上就要打起精神,隨時準備戰鬥。「貓耳洞特別小,我們三個人在那裡,空間太小無法躺下,只能坐著休息。」王立品說,氣溫都在40多度,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浸透,濕了乾乾了又濕,濕衣服貼在皮膚上那種黏黏的感覺讓人難以忍受,沒辦法大家都脫了衣服。到了九月份天天下雨,外邊下的大雨,裡面下小雨,「蚊子特別大,也特別多,渾身咬的都是包,傷口迅速紅腫起泡、發炎、化膿;身上只要被蚊蟲叮咬,被石塊劃傷、刺破,很快傷口就開始發炎、發燒、潰爛腫脹,流血流膿,甚至睡覺時被老鼠咬醒。」

吃飯大部分都是壓縮餅乾,「吃了那東西,肚子漲得難受,我們就一再請求給送點大米,為了不被敵人發現,用沒有煙的固體酒精當燃料,用鐵罐頭盒當鍋煮點稀飯。」

榮立一等功

1985年9月8號的清晨,天剛蒙蒙亮,越軍就趁著忽然湧上來的一團朝霧,對166陣地表面進行偷襲。王立品說,當時忽然越軍投過來一顆手雷滾落進1號哨位內,李忠良班長來不及多想,就用左手迅疾抓起手雷扔向洞口外,就在手雷剛剛被拋出手之際,敵人的手雷爆炸了,班長李忠良的左手被炸斷、鮮血頓時噴涌而出。

一等功臣王立品:堅守貓耳洞108天,哨位距離敵人只有六七米 - 天天要聞

李忠良發現身旁邊有一根止血帶就迅速撿起、用嘴和右手把自己負傷的左手臂緊緊扎了起來,也顧不得鮮血還在不停流淌,他又來到洞口邊再次加入對抗越軍的二次進攻,,他單手操槍向敵人連連射擊。敵人撤退後,從早晨到天黑,十多個小時的時間李忠良班長負重傷的左手臂就只有依靠這兩根止血帶在止血,無法撤離,甚至都不能叫一聲,因為出聲那樣就會暴露目標。「可以想像他忍受了什麼!」王立品說,李忠良受傷時,他在10號哨位擔任哨長,在李忠良下山治療後,他重回到1號哨位,從此一直堅持到撤離陣地。

一等功臣王立品:堅守貓耳洞108天,哨位距離敵人只有六七米 - 天天要聞

期間,王立品也兩次受傷。「這兩次都是炮彈彈片給炸傷的,一次傷了右腳,那次不是很嚴重,另一次是右手,彈片從虎口的位置進入,現在彈片還在裡面。」現在每當下雨天,他的右手依然有些麻。

堅守了108天後,王立品他們終於從前線撤了下來,經過部隊統計,他共打死越軍6人,擊傷8人,榮立一等功,「我們班9個人,6個人一等功,兩個人二等功,一個人三等功。所在班榮立集體一等功。」

剛從哨位下來時,王立品經常驚醒,「連著好多天,睡不踏實,老感覺還在陣地。」這個影響直到退役後還存在,「退役那年過春節,一聽到鞭炮聲,我穿上衣服就沖了出去,一看卻是萬家燈火。」甚至還夢到犧牲了的戰友,「我走到煉油廠附近,他(新泰犧牲的戰友)扛著鐵杴走過來,我說你不是犧牲了嗎?他說當時自己並沒有死,送到火葬場醒了過來,看到沒人自己就跑了。」王立品說嚇醒之後,他多想夢是真的。

一等功臣王立品:堅守貓耳洞108天,哨位距離敵人只有六七米 - 天天要聞

立了一等功,推薦上軍校。可是,不想讓父母有太多擔心的他,還是在1986年退役回家,安排在濟南汽車建造總廠上班,當了一名鍋爐維修工。後來又調到動力分廠,做了十幾年的組織幹事。

目前,王立品已經內退。「趕上了國家的好政策,現在也享受勞模待遇。」他說,現在每隔兩三個月,他們在濟南的11個人戰友還有泰安的2個都會聚一下。大家回憶殘酷的戰爭時刻,聊聊日常的幸福和心酸。

王立品說,參戰的經歷對他來說是人生的寶貴閱歷,「和平年代是靠鮮血換來的,生在當代要珍惜這和平的環境。」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烏財政部長:已提議歐盟參與資助烏武裝部隊 - 天天要聞

烏財政部長:已提議歐盟參與資助烏武裝部隊

當地時間5月22日,烏克蘭財政部長謝爾蓋·馬爾琴科表示,烏克蘭已提議西方夥伴參與資助烏克蘭武裝部隊,並將烏軍整合至歐洲防務體系中。馬爾琴科表示,這一決定對烏克蘭具有多重戰略優勢,既可保障2026年及未來的財政穩定,又能通過烏軍的實戰經驗為歐盟提供安全屏障。馬爾琴科說,為保障歐洲安全而支持烏克蘭武裝部隊的開...
淮海戰役關鍵時刻,粟裕身上的壓力有多大?七天沒法睡覺! - 天天要聞

淮海戰役關鍵時刻,粟裕身上的壓力有多大?七天沒法睡覺!

1948年12月4日深夜,徐州西南的荒野上,一支30萬人的國民黨軍隊正在倉皇逃竄。華野指揮部內,粟裕盯著地圖上不斷移動的箭頭,突然抓起電話下達命令:「所有部隊向永城方向追擊,杜聿明跑不出我們的五指山!」此時的他已連續七天沒法睡覺,美尼爾氏綜
耗資84億美元,沙特Neom氫能工廠找不到買家 - 天天要聞

耗資84億美元,沙特Neom氫能工廠找不到買家

沙烏地阿拉伯Neom在建的全球最大綠色氫能項目正經歷前景不確定性,其核心挑戰在於難以找到國際買家。 該項目所有氫氣原計劃以「綠色氨」形式出口,但知情人士稱,目前僅有一家承諾買家,項目正轉向....
中國海警發聲:責任完全在菲方 - 天天要聞

中國海警發聲:責任完全在菲方

中國海警局新聞發言人劉德軍表示,5月21日,菲律賓3002、3003號公務船未經中國政府允許,非法闖入中國南沙渚碧礁、鐵線礁附近海域,並組織人員非法登上鐵線礁活動。中國海警執法人員依法對菲船隻採取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