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前翼,是否預示著殲15戰鬥機未來改進的方向?

2022年07月07日11:03:07 軍事 1810

2022年7月初,就在中國海軍第三艘航空母艦「福艦」艦舉辦盛大的下水出塢儀式後沒多久,海軍第二艘航空母艦、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也完成了其入列服役27個月後的首次返廠保養和升級,離開船廠的船塢,以嶄新的面貌準備回歸人民海軍的戰鬥序列。

消失的前翼,是否預示著殲15戰鬥機未來改進的方向? - 天天要聞

山東艦出塢


此次山東艦出塢,外界最大的關注點就是其甲板上放置的兩架新艦載戰鬥機模型,有自媒體依據其翼尖電子夾艙的外形,判斷其為殲-15D艦載電子戰飛機的等比模型,但同時這兩架模型卻明顯是單座構型的,並非以前露面的殲-15D原型機採用的雙座構型。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這兩架模型並沒有殲-15特有的三翼面布局中的前翼,而是和陸基型一樣採用機翼和水平尾翼結合的常規構型。模型上一系列相互矛盾的設置,也讓我們感到十分不解!

消失的前翼,是否預示著殲15戰鬥機未來改進的方向? - 天天要聞

兩架奇怪的殲-15模型,注意沒有前翼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說,不就是個模型嗎,做得不準確有什麼關係?有啥值得糾結的!其實不然,但凡海軍艦艇上出現的艦載機模型都不是普通模型,而是對艦艇建造具有重大作用的工程模擬模型。這些模型的作用是在艦艇建造階段,一比一模擬艦載機在艦上的運作,從而驗證艦艇上與艦載機運行相關設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其外觀特徵必須真實反應真機的狀態。

消失的前翼,是否預示著殲15戰鬥機未來改進的方向? - 天天要聞

山東艦建造時的殲-15模型,明顯可見前翼


很多時候外界都是通過艦艇上的艦載機模型,來提前了解艦載機真實的情況的,最典型的例子,外界首次看到直-20F艦載反潛直升機的真實外觀特徵,就是通過建造中的055導彈驅逐艦甲板上的工程模型,而事實也證明真實的直-20F和模型的外觀完全一致,連可摺疊外掛架都真實反應了出來。

消失的前翼,是否預示著殲15戰鬥機未來改進的方向? - 天天要聞

055上的直-20F模型,細節非常到位


因此這兩架模型上的特殊之處,絕非模型製造時粗製濫造,而是都有其用意。我們很快就找到了在一架單座的殲-15模型上會裝著殲-15D的翼尖吊艙的合理解釋。因為殲-15D和殲-15的主要區別在於雙座和翼尖吊艙這兩點,翼尖吊艙會增加少許翼展,造成機翼摺疊後的整體高度會發生少許變化,屬於關鍵性特徵,必須要在模型上予以體現,方便艦船進行匹配。而雙座這一特性對飛機在航母上的轉運的影響幾乎沒有,屬於非必要特徵,因此並非必須在模型上體現的內容。所以,利用早期製造的單座型模型,加上吊艙模型就能完全模擬雙座殲-15D的艦面運行,同時製造單座雙座兩種模型並不是必須的。

消失的前翼,是否預示著殲15戰鬥機未來改進的方向? - 天天要聞

殲-15D


但是兩架模型上的前翼都被取消,這就讓人難以理解了!有無前翼使殲-15的外形輪廓發生了重大變化,飛機在航母升降機、機庫甚至甲板停放等多個場景的運作都會因此而產生不同的結果,對於如此重要的一個特徵模型上卻沒有體現,顯然是完全不合理的。在前期「遼寧」艦、「山東」艦建造過程中,以及部隊用於地勤訓練時使用的殲-15模型都帶著前翼,難道未來殲-15真的要取消其標誌性的前翼了嗎?又是否有可能實現呢?

消失的前翼,是否預示著殲15戰鬥機未來改進的方向? - 天天要聞

部隊訓練用的模型也帶著前翼


我們都知道殲-15是參照俄羅斯蘇-33設計的,所以就從蘇-33的前翼說起吧。當年蘇-33為了實現由陸到海的轉變,增加了這個前翼,成為三翼面布局。蘇-33是一架艦載多用途戰鬥機,相比蘇-27增加了對地對海作戰能力,因此其雷達火控系統的重量比蘇-27那個重達一噸的N001雷達還要重,再加上改上艦增加的結構重量,空重筆蘇-27增加了近2噸,再考慮到俄羅斯航母較小的飛行甲板和滑躍起飛方式,使蘇-33需要大幅增加短距起降能力和提高低速性能。

消失的前翼,是否預示著殲15戰鬥機未來改進的方向? - 天天要聞

帶前翼的蘇-33KUB


蘇-33的辦法之一是增加一個前翼,以便解決雷達重量增加帶來的抬頭困難問題,同時也相當於增加了飛機的總翼面積,從而增加了升力。前翼在起降階段可以參與飛機俯仰操作,從而提高了飛機在低速下的操控靈活性,這些對於艦上起降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這對前翼在起落架收起後就會被鎖定在水平位置,因此並不參與飛機的機動飛行,所以在空中這對前翼是沒有任何操控方面的作用的,這點與其它採用三翼面布局的飛機如蘇-30SM、早期蘇-35不同。

消失的前翼,是否預示著殲15戰鬥機未來改進的方向? - 天天要聞

明顯可見沒有前翼


中國在研製殲-15時原樣複製了蘇-33的氣動外形,對於當時中國這個艦載機「門外漢」來說是最穩妥的方案。但是殲-15的雷達比蘇-33更先進,重量更輕,且機身採用了很多複合材料製造,整機重量比蘇-33要輕數百公斤,使得前翼的作用大幅降低,因此是否需要保留前翼是一直有爭論的。特別是未來中國彈射型航母採用彈射起飛方式,不再需要飛機靠自己的短距起飛能力滑躍起飛,同時甲板的擴大使得降落跑道更長,整體起降條件更為寬鬆,再繼續保留似乎並不必要。

消失的前翼,是否預示著殲15戰鬥機未來改進的方向? - 天天要聞

殲-15原樣複製蘇-33外形,因此也有前翼


如果取消前翼會帶來什麼好處呢?首先是整機空重進一步降低,前翼加上操控機構以及增加的安裝基座,整體重量有數百公斤,而且這套前翼只用於起降,在機動飛行時是毫無作用的「死重」,如果取消對於飛機的機動性能將有相應的提高,也能增加飛機額外的載油量和武器載荷空間。

消失的前翼,是否預示著殲15戰鬥機未來改進的方向? - 天天要聞

現有殲-15都帶前翼


其次殲-15如果取消前翼,飛機摺疊後的的輪廓尺寸得以縮小,可以交叉疊放的方式進行停放。筆者按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26米寬的機庫寬度繪製了對比圖,可以看出,受前翼的影響,目前殲-15在以最小空間極限停放時,佔用的機庫空間比無前翼起碼多20%以上,這是相當可觀的數據。不僅是機庫,在甲板上停放時的情況也一樣,無前翼將會更節約空間,同時也能提供更高的轉運和停放靈活性。

消失的前翼,是否預示著殲15戰鬥機未來改進的方向? - 天天要聞

那麼殲-15未來是否真的會取消前翼呢?這兩個模型究竟是隨意而為,還是別有用意?當正著棲裝的003型「福建」艦上出現艦載機工程模型時,也許答案就會揭曉!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抹黑中國航天者,即為漢奸! - 天天要聞

抹黑中國航天者,即為漢奸!

起因:我無知也,對嫦娥6號開箱儀式感到迷惑,寫了一篇微頭條6月25日,風姿綽約的嫦娥6號在月地之間仙遊了53天後,又風度翩翩的,指哪打哪的精準降落於內蒙古某著陸場。(說風度翩翩,那是我這個航天迷的偏愛:小六31馬赫的返回速度,能把美國的航母
伊朗警告以色列:如果襲擊黎巴嫩…… - 天天要聞

伊朗警告以色列:如果襲擊黎巴嫩……

伊朗駐聯合國使團警告以色列:如果襲擊黎巴嫩,戰爭將隨之而來當地時間6月28日,伊朗駐聯合國使團通過社交媒體表示,雖然伊朗將以色列「意圖攻擊黎巴嫩的宣傳視為心理戰」,但如果以色列對黎巴嫩發動「全面軍事行動」,「一場毀滅性的戰爭將隨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