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6月29日——我國第一代中程地地戰術導彈東風二號點火升空

2022年06月29日06:58:29 軍事 1962

1960年,我國仿製的第一枚近程導彈東風一號」發射成功後,由錢學森帶領的導彈隊團隊開始自行設計中近程地對地導彈「東風二號」。

1964年6月29日——我國第一代中程地地戰術導彈東風二號點火升空 - 天天要聞

1962年3月21日,第一枚「東風二號」在茫茫戈壁進行首次飛行試驗,發射僅69秒後,導彈墜毀。發射失敗後,錢學森第一時間和同事趕往發射陣地。在天寒地凍的大漠中,他帶領大家花了3天收集導彈的殘骸和碎片,一個小的螺絲釘都不放過。錢學森鼓勵大家不要有過多的壓力,更要不怕承擔失敗的責任。錢學森還制定了一個原則:把一切問題都消滅在地面上,導彈不能帶著任何疑點上天。

1964年6月29日——我國第一代中程地地戰術導彈東風二號點火升空 - 天天要聞

歷經一次次總結和改進,兩年多後,修改設計後的導彈「東風二號」經過17項大型地面研製試驗、105次發動機試車,新的「東風二號」再次被運往酒泉發射場,重新發射試驗。

1964年6月29日,我國自行研製的「東風二號」導彈在酒泉發射場點火升空,準確命中1000公里之外的預定目標,從此翻開我國導彈發展史上嶄新的一頁。將軍和科學家們激動地緊緊擁抱在一起,錢學森高興地說,如果說兩年前我們還是小學生的話,現在至少是中學生了!

1964年6月29日——我國第一代中程地地戰術導彈東風二號點火升空 - 天天要聞

1966年「東風二號」裝備部隊,現已全部退役。導彈全長20.9米,彈徑1.65米,起飛重量29.8噸,採用一級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最大射程1300公里、1500公里(東風-2A),可攜帶1500公斤高爆彈頭,或1枚1290公斤的威力為2萬噸TNT當量核彈頭(東風-2A)。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 天天要聞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就在早前,朝鮮已經接到了毛主席親自簽發的電報,明確表示中國將出兵援朝,並已做好準備。然而,朴一禹來到瀋陽後,並沒有就志願軍入朝具體事宜進行溝通,只是傳達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國軍隊立即過江,並說金日成現在德川,志願軍指揮部也應該設在那裡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 天天要聞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在1948年十一月,由東北野戰軍第六縱隊改編而成的第43軍,是解放戰場上,四野大軍的頭號主力部隊之一,為加快促進東北地區的解放立下赫赫戰功。在戰略追殲階段,第43軍與兄弟部隊共同南下作戰,參與衡寶戰役,和兄弟部隊共同重創白崇禧軍事集團。此舉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 天天要聞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戰爭衝擊波,科技世界的重塑與變革。近期戰火在世界的某個角落再次點燃,但這場戰爭不僅僅是對地理和政治版圖的重新劃分,更是一場科技領域的無聲革命。戰爭的硝煙背後隱藏著科技創新的澎湃動力,正在悄然改變我們的世界。首先,我們看到了無人機技術的突飛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