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勞務移民越來越多了?專家:為了經濟我們不能沒有他們!

近年來,荷蘭勞務移民數量大幅增加。目前,來自東歐等地的800,000人從事農業、園藝和配送工作。「如果他們離開,這些空缺將很難填補,」萊頓大學經濟學教授Olaf van Vliet說。

根據職業介紹所ABU委託SEO濟研究機構的研究,荷蘭的移民工人數量在2006年至2021年間翻了兩番。該群體中多數人來自中歐和東歐,通常是波蘭人,但近年來羅馬尼亞人和保加利亞人的比例有所增加。

該群體主要從事廉價勞動。「在某些行業,有很多需要大量人工的靈活工作崗位,從事這些工作的人往往來自國外,」CNV工會主席Piet Fortuin說。

職業介紹所OTTO Work Force的主管Frank van Gool強調,我們離不開這些勞工移民。「不然商店和超市將空無一人,貨架上沒有溫室里的蔬菜,醫療保健、技術和建築方面也會出現問題。」


依靠勞務移民有不利的一面


勞務移民通常被視為解決勞動力市場人手短缺的辦法。Fortuin也看到了不利影響:「社會壓力正在增加,尤其是在住房方面。」

而且,CNV董事長認為荷蘭國內已經有足夠多的人。「我們首先要看未開發的勞動力潛力。還有很多55歲以上的人沒有在工作,喪失部分工作能力的人也可以工作。此外,還必須在培訓方面加大力度。」

包裹可能不會免費送貨


根據Van Vliet教授的說法,我們可以換個角度看待。「因為勞務移民經常涉及低薪工作,你可以問問自己:我們真的想要在自己的國家這樣做嗎?例如,我們的農業、園藝從業人員、配送司機不夠的話是不是會很糟糕?」

Van Vliet認為,勞務移民是一種政治選擇。「需要廣泛評估利弊——例如,房地產市場壓力VS某些行業的收縮。」

根據教授的說法,如果對勞動力移民的需求減少,我們將轉向另一種經濟模式。「勞動力價格會上漲。例如,包裹可能不再免費送貨。」


本文由中荷商報整理編譯,轉載需註明出處!

更多信息請關注中荷商報微信公眾號(chinatimes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