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投資入籍計劃盡職調查:你可以信任銀行

當我與同行的專業人士以及客戶互動時,他們經常提出關於加勒比投資入籍計劃盡職調查制度性質的問題。下面,我想通過介紹盡職調查過程的背景以及各種調查和情報機構在這一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些業內人士可能會宣稱,加勒比地區的銀行在大多數投資入籍計劃中發揮著很大的作用:「畢竟,政府擁有制定和管理法律的唯一責任和自由裁量權」。

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銀行的「不合格國家」名單會影響政府決定哪些國家的公民沒有資格(「不合格國家」名單主要由受制裁國家組成)通過其投資入籍計劃申請入籍?也許簡要說明下加勒比銀行的經營環境就可以提供一些思路。

銀行關閉被視為高風險的賬戶已成為一種全球趨勢,這些賬戶通常屬於非政府組織、外國使館、代理銀行和匯款企業。

這種被稱為「去風險」的做法,或許是金融服務業不可避免的反應,因為近年來「反洗錢/反恐怖主義融資」的盛行,再加上2008年的金融危機,本行業開始重新思考其定義和管理風險的方式。然而,消除風險行動的標準仍然不明確,各機構在執行方面也缺乏一致性。

然而,加勒比銀行,特別是東加勒比國家組織的銀行受到嚴重不利影響,八個成員中有五個在運作投資入籍計劃。在大多數情況下,只有一家美國銀行在每個國家提供代理銀行服務。由於擔心失去這種代理銀行關係,並面臨加劇的「反洗錢/反恐怖主義融資」做法,當地銀行在接納和維持客戶方面變得更加極端保守。


如需閱讀全文請瀏覽: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ODcxNTUwOA==&mid=2247508191&idx=1&sn=4f740bd3126407b309921b880963db51&chksm=eb502dc4dc27a4d26eda77ad428ffcf07d3cd64ae05a80cc008410fb9fc3808d740dba10099b&token=1947881396&lang=zh_CN#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