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資本主義已經差不多來到最高階段,我們國家目前擅長的是拿出國家經濟來對沖市場經濟,除此之外,還必須要有社會經濟來對沖市場經濟。因為這個標準也就是市場標準,完全用市場經濟來講,經營者最好是放任的自由的,但是這樣的一種經濟形態最終就是收斂到富者越富,窮者越窮。所以政客們會被華爾街所劫持,遊說集團會在政治生活中大量地表現出來。最近為什麼美國底層老百姓開始不滿意了,因為wto基礎產業都走了,留下來的都是高精尖。高精尖的往往產業工人少,科技人員多,所以社會問題暴露,也就是他的產業開始變化了。
大部分企業家希望是市場經濟,所以他不相信國家經濟,更不願意社會經濟。他們一往情深市場經濟,一往情深發達國家,所以一有機會就轉移護照、轉移財產,但是這恰好是最大的誤區。
未來的增長究竟在哪裡,不是在單細胞為首的社會範圍,必須是雙細胞為首的社會,今天的社會變化,就像地球生命演化過程中的單細胞走向雙細胞。市場經濟就是典型的單細胞,而中國這樣的社會就是雙細胞。用單細胞的理論、政理、標準,怎麼看得懂雙細胞?那為什麼企業家更願意相信經典的市場經濟,更願意相信美式的市場經濟?因為美式是完全以市場經濟為首的。
但是我舉個例子,在這場疫情中,多少企業家美國的三產倒閉了,美國社會沒有一個很好的制度和文化來處理這件事情。反過來我們外貿為什麼這麼厲害?我們的訂單都是從印度、越南過來的。我們國家的管控包括老百姓都是以命為第一條,而西方以自由為第一條,完全不一樣。我們養成了以命為第一條的觀念,人家就是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為了不戴口罩,為了不打疫苗,美國又有幾千人遊行。
市場經濟是從掙脫權力開始出來的,英國早年的城邦對皇權就不感興趣,皇權就是收稅的。為什麼市場經濟可以在他們那裡發展?實際上最早西方是雙細胞,一個是世俗權利,一個是信仰宗教。宗教有的時候是可以覆蓋行政的,在中世紀宗教權利就是唯一的權利,當某一個權利是唯一權利的話,這個社會肯定不好。後來文藝復興到了市場經濟以後,開始雙權,一個是宗教一個是世俗,當然現在宗教的權重越來越小了,所以後來市場的權利最大,他不願意接受那種權利對他的束縛。
因為市場經濟發展的太發達了,過度極端了,所以貧富差距出來了。那廣大老百姓怎麼辦?如果只有富人,沒有窮人,那你也不算富人了,所以又到了一個必須勾兌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