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歲的普京,依舊為了俄羅斯的未來日夜操勞,何時能回歸田園?

俄羅斯總統就職典禮於莫斯科舉行,普京正式邁入第五任期

普京總統執政期間,俄羅斯的政治、法律和軍事實力有了明顯的提高,但在民主方面可謂是名副其實的鐵腕總統。就俄羅斯的國內政治來說,普京執政穩定了國內政治秩序,使俄羅斯政壇不再出現激烈的政治鬥爭,理順11國家與杜馬的關係,確立統俄黨為第一大黨。

普京的「柔道風格」也使得俄羅斯越來越積極地參與到國際制度的互動中,與大國之間的外交關係有所改善,綜合國力得以提高。例如,普京主導的俄羅斯「東向」戰略目標以維護國家安全及實現經濟振興、重振大國地位等等。總的來說,普京任期使俄羅斯的經濟迅速恢復和增長,俄羅斯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就業也不再困難,即使是俄烏戰時期間。

目前,俄烏衝突已持續三年。2025年5月1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對媒體發表聲明,提議俄烏雙方於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無條件重啟直接談判,並表示不排除在此次談判過程中達成某種新的停火安排的可能性。在《衛報》看來,普京的表態意味著,他拒絕了歐洲領導人「不停火就制裁」的「最後通牒」。

據俄羅斯塔斯社報道,普京說道:「這應當是朝著長期、持久和平邁出的第一步,而不是烏軍補充武器裝備、增補兵員、瘋狂挖戰壕和建立新據點之後繼續武裝衝突的序幕。誰需要這樣的和平?」可見,「俄方關於談判的建議已擺在桌面上」。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韋進深曾表示,俄烏衝突的延宕使得俄周遭的戰略環境受到極大的擠壓,俄與美西方的關係也進一步破裂,接踵而至的制裁使得俄國內經濟、社會等面臨挑戰。

他說:「普京總統新任期內,俄羅斯首要面對的就是如何應對因俄烏衝突而惡化的國際 和地區環境,從而為俄羅斯的發展創造較為有利的空間。」即使是俄烏危機升級後,美歐明確表示站在烏克蘭一邊,並相互協調密集出台了數輪對俄制裁措施,通過制裁試圖從內部摧毀俄羅斯,速度之快、數量之多在冷戰後實屬罕見。

除政治層面外,還試圖在經濟上造成俄大規模失業、企業和生產部門倒閉,比如:歐盟開始以強硬的姿態對俄羅斯石油、天然氣領域進行制裁,企圖以限制俄羅斯能源出口擊垮俄羅斯經濟,但都事與願違。

普京表示,2023年俄羅斯經濟增速高於全球平均水平,3.5%的失業率創歷史最低水平。就此指標而言,俄羅斯不僅領先於歐盟主要國家,而且領先於「七國集團」所有國家。他還說道:「在政府領導下,俄羅斯成功克服了歷史上最複雜的挑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4月最新預測中表示,2024年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將增3.2%,比1月預測值高0.6個百分點。

俄烏最新談判現場

何況俄方與烏克蘭還未停火,即使是談判結束,美西方對俄遏制難以在短期能扭轉過來,俄發展環境在長時間內依然受到全面打壓。加上不管是戰後經濟發展還是國內社會穩定性或是國際秩序等等方面,這些仍需要普京掌舵。俄羅斯需要普京,俄羅斯人民離不開普京。以為油價下跌就能動搖普京政權,這是來自西方思維方式的誤判,這是自命為普世價值的西方思維方式的自大。

在國家和人民信任的接班人出現之前,我想,普京總統應會奮戰到最後一刻,正如2024年莫斯科就職典禮所說的:「為俄羅斯服務是一項巨大的榮譽、責任和神聖的義務,我將繼續把俄羅斯人民的利益和安全放在首位。」更新執政團隊也是考量到這些,為普京未來能連任長一些保駕護航。2024年大選後,普京總統對執政體系進行一次微調-組建新的執政團隊。

關鍵部門大多仍由「熟人」領導,總理米舒斯京留任。普京更新執政團隊既為維持穩定,又立足長遠布局,主要聚焦:鞏固戰時體制;在俄與西方博弈中尋求突圍;避免走過度軍事化老路,平衡民用和國防支出的同時,保證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即在「槍炮」和「黃油」之間找到平衡。

2024年5月1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克里姆林宮會見新一屆政府成員

普京總統能夠再連任兩屆直至2036年,這是俄羅斯人民所期望看到的,但普京今年快73歲了,如果有突然的意外,政權不能夠平穩交接,分裂主義傾向捲土重來,再出現之前車臣或者寡頭的情況?當然這是霸權主義的美國以及歐洲最樂意看到的,到時虎視眈眈的他們隨時可咬上一口......畢竟是有先例的。

當時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南部地區的車臣自治州要求脫離俄羅斯,獨立建國。21世紀伊始,普京開始收拾葉利欽留下的爛攤子,臨危受命的他親自駕駛戰鬥機掠過車臣上空。他聲言:「哪裡有匪徒,我們就打到哪裡。

在廁所里抓到恐怖分子,我們就直接把他溺死在馬桶。」強硬手段打贏車臣戰爭,除重振軍隊外,還確立新的聯邦體制,同時消滅企圖協商瓜分俄羅斯的寡頭,重建社會秩序。比如鼎鼎有名七大寡頭之一的「石油沙皇」霍多爾科夫斯基。

同時,普京注意尊重前蘇聯的歷史,對歷史問題既有譴責,也有辯護;既有讚揚,也有批判。而且尊重保衛蘇聯的二戰老兵,恢復甦聯國歌旋律,積極響應紅色力量所產生的溢出效益,從而獲得俄羅斯共產黨的支持。他讓革命文化與傳統文化相互協調,共同為建設強大的國家服務,可謂深謀遠慮。

杜達耶夫舉起的「獨立和自由」大旗造成了數以十萬記的車臣人死於非命

七大寡頭落馬

「納什」(NASHI),一個創建 7 年的親克里姆林宮青年組織,大多是俄羅斯的「八零後」。夏令營,集會,抗議……他們以年輕的方式表達著對普京的忠誠,對俄羅斯主權的堅持。

國家制度體系方面,俄羅斯的安全機構官員、司法部門和軍方官員非常團結,對普京高度忠誠。普京手下有四大金剛,與普京的穩定密切關係超過15年,他們是梅德韋傑夫、紹伊古、伊萬諾夫和拉夫羅夫。這是俄羅斯政壇的夢之隊。他們長期執政,休戚與共,配合默契,自由組合,變幻莫測,形同一人。

他們這些人,再幹上十年二十年都不成問題。特別是梅德韋傑夫,2008-2012年與普京唱起「梅普雙簧」,震驚西方世界。普京信任梅德韋傑夫,兩人都生於聖彼得堡,而且梅德韋傑夫相比年輕13歲,年富力強,正因如此,有人好奇梅德韋傑夫會不會是普京下一任接班人,有人不認同,因為執政方面,普京與梅德韋傑夫並不是一直都觀點一致的。

普京與梅德韋傑夫在歷史問題和現實問題上存在嚴重的分歧。分歧的實質是不同的價值觀、世界觀和治國理念的差異和對立。比如對蘇聯歷史的總體評價。普京主張以兩分法對待包括蘇聯時期的俄國歷史,在一些重大而又敏感的歷史問題上,他更為注意俄羅斯社會各界無法達成共識的現實,更為考慮各個階層人士的情緒、感受和反應,即刻意保持一種兩面兼顧的平衡立場。

與普京相比較,梅德韋傑夫對蘇聯歷史基本上是持否定和批判立場的,就任總統後,德韋傑夫對蘇聯時期的批判卻愈益嚴厲,幾乎不再提及所謂蘇聯制度的某些優勢。他明確否定蘇聯的發展模式:「但是,直到今天仍然可以聽到這種說法:為了某些崇高的國家目標,這麼多人的犧牲是值得的。」「我堅信,國家的任何發展、國家的任何成就和理想,都不能以人的苦難和損失為代價來取得和實現。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高於人的生命的價值。」關於對斯大林的評價以及俄羅斯的民主自由問題等同樣如此。但一切皆有可能,誰又能說得定呢?

總之,正如前所說,為了俄羅斯的未來,普京總統應會奮戰到最後一刻,直至權利平穩交接,直至俄羅斯更加國泰民安。

「四大金剛」

參考文獻:

【1】潘寅茹.71歲的普京開啟第五個總統任期[N].第一財經日報,2024年5月8日,第A05版.

【2】李黎等.普京提議15日重啟俄烏談判[N].環球時報,2025年5月12日,第016版.

【3】何婧.2014年以來美歐對俄羅斯制裁手段及有效性的比較研究[D].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2023年3月.

【4】韓奕琛.大選後,普京更新執政團隊有何考量[J].

【5】善謙.十五年,普京的集權之路[J].

【6】張盛發.試析普京與梅德韋傑夫分歧[J].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 2011年第4期.

【7】費海汀.「權力再集中」:俄羅斯政治趨勢分析[J].俄 羅 斯 研 究,2022年第5期,總第2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