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聲稱贏得了關稅戰,對中國稱呼變了

中美關稅戰談判結束,雙方關稅大幅度降低,美方卻稱美國贏了?理由是什麼?是否站得住腳?美國對中國的稱呼變成了什麼?中美之間後面還會有惡仗嗎?

大家都知道,在美國的多次苦苦哀求之下,中方才答應了與美國的關稅談判。經過兩天的爭吵,中美達成了重大協議,並發表了聯合聲明,遠超外界預期。中美談判的結果公布之後,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格里爾十分高興的宣布,美國人取得了勝利。他說美國人保留了對中國的對等關稅,又逼得中國減少了對美國的報復性關稅以及其他反制措施,雙方為了美國的出口機會,同意建立起溝通的渠道。格里爾聲稱,特朗普政府與中國建立起了公平貿易,保護了美國經濟。如何看待美國貿易代表的言論?

第一、美國保留了對中國的對等關稅,中國減少了對美國的報復性關稅,這句話有很大的問題。實際情況是,美國保留了對中國的對等關稅,但是中國也保留了對美國的對等關稅,這個稅就是10%。所謂中國減少了對美國的報復性關稅,同樣,美國也減少了對中國的關稅,雙方減少的數字都是一樣,都是91%。此外,雙方還有24%的關稅給出了90天的暫緩期。

第二、中美建立公平貿易,保護美國經濟,製造美國出口,這是只片面強調大幅削減關稅對美國的好處。實際上,好處是相互的。中國對美國商品貿易,之前就處於順差地位,貿易戰導致中美經貿脫鉤。如今中美經貿恢復,非要說好處的話,那也應該是中國收穫要多一些。

儘管中美這次達成了巨大成果,但是還有一些問題沒有解決,4月爆發的125%關稅,如今被削減到只有10%,還有24%處於90天暫緩。此外,中美4月之前的關稅戰問題還沒有談判,美國4月之前還對中國有20%的關稅,中國也有各種關稅反制,非關稅反制還加在美國人的頭上,尤其是稀土領域的反制。這些都是接下來談判的重點問題,後面還有不少惡仗要打。

值得一提的是,格里爾還表示中美之間其實分歧並沒有那麼大,美國與「中國合作夥伴」達成協議,對美國將會產生重大的積極影響。這句話裡面有一個很關鍵的詞,那就是「中國合作夥伴」,這種稱呼的改變,背後映射的是美國高層的無奈。在以往,美國政客都把崛起發展中的中國當成是洪水猛獸,當成是美國的戰略敵人來對待,特朗普更是把美國人的這種戰略焦慮給放到了最大,直接不計後果的對中國發起了史無前例的關稅大戰,同時又以關稅脅迫其他國家對中國進行脫鉤斷鏈。結果萬萬沒想到,美國社會率先扛不住了,特朗普對中國的關稅偷襲戰,徹底宣告失敗。以後的美國政府,估計不會再做出這種愚蠢的決定。

這件事情,你怎麼看?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分享,參與到互動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