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5月17日的報道稱,俄烏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閉門談判了1小時50分鐘後,什麼條款也沒有談成。烏克蘭還表示,「談判毫無成果」,俄羅斯的撤軍要求不可接受。從這般表態不難看出,這場和談已經可以定性「失敗」了。
其實這樣的結果,外界早就有所預料。在談判開始前,俄烏雙方沒有進行禮節性的握手,在外交場合這通常被視為「失禮」也是所有外交人員的入門課。但俄烏雙方都「刻意」忽視了這一點,顯然有更深層的含義。
當天俄烏兩方開始進行談判,主要的內容都聚集在三個關鍵的點上,分別是停火、交換被俘虜的士兵,還有可能的元首會面的相關事宜。代表烏克蘭參加談判的是烏國防部長烏梅羅夫,他清晰地指出,把停火當作達成的前提條件的話,俄羅斯一定要同意從頓涅茨克、赫爾松、盧甘斯克和扎波羅熱這四個地區把軍隊撤離出去。
為表誠意俄烏可以先達成戰俘協議,各自交換1000名戰俘,這也是雙方達成的最大規模戰俘交換協議,並且表示俄羅斯提出的其他和談條件都「不可接受」。
俄羅斯方面的反應就沒有那麼強烈,但對於烏蘭方面堅持「全面無條件停火」,俄軍要從烏克蘭撤軍的要求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俄羅斯談判團隊認為,挑起這場俄烏衝突的原因,在於烏克蘭執著於加入北約,這個才是俄烏衝突的根源,在沒有解決根源問題前,談停火是不切實際的。
跟烏克蘭認為這次談判「毫無意義」不同俄羅斯還是釋放了不少積極信息。俄羅斯代表團在和談會後表示,原則上同意俄烏之間進行1000比1000的戰俘交換,之後也會對談判的具體細節進行討論。俄羅斯總體上對這次談判是滿意的,並且願意和烏克蘭繼續保持接觸。
澤連斯基本想借著這次談判與克里姆林宮直接溝通,迫使是俄羅斯接受基輔條件,現在看來是沒辦法實現了。他在踏上離開伊斯坦布爾的飛機前,感謝了土耳其組織這次會議,但俄羅斯代表團中,沒有能在俄羅斯起決定作用的人,沒辦法解決俄烏衝突的核心問題。
隨後俄烏談判團的人不歡而散,俄方代表團當天就飛回了莫斯科,澤連斯基則飛往阿爾巴尼亞繼續參加歐洲峰會。也許是認為自己在峰會前,有必要強調一下,烏克蘭有幾十個歐洲國家的支持和撐腰,澤連斯基的自信心一下子又起來了。
他要求全世界都要嚴懲俄羅斯,並且對俄羅斯實施更大規模的制裁行動。澤連斯基也質疑,俄羅斯拒絕停火的動機,他表示,「基輔方面已經準備結束這場危機」,這是俄羅斯在破壞談判。
不過澤連斯基對談判就算有再多不滿,可能也沒辦法改變這一進程,畢竟這場衝突從一開始,就不由烏克蘭說了算。俄羅斯也很清楚,真正能夠說得上話的是美國,所以和烏克蘭的談判稍有進展,就已經達成俄羅斯的預期了。像停火這樣大的事情,烏克蘭決定不了也不用抱希望,這或許也是俄羅斯為什麼說,對這次談判是滿意的了,原本就沒有抱多大的希望,能來就成功了。
搞笑的是,就在前幾個月烏克蘭也是意氣風發過的,當時的澤連斯基手握「勝利計劃」,面對俄羅斯拋來的和談協議,還表示要和俄羅斯在戰場上一決高低。短短几個月,澤連斯基現在又在不斷聲稱要停火,連自己下的談判禁令也不認了,不得不感慨,俄烏衝突形勢的變化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