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特朗普好好算算這筆賬?全球開始瞄準:美國龐大的服務貿易順差!

財聯社4月11日訊(編輯 瀟湘)過去幾個月,特朗普揮舞著手中的關稅大棒,試圖縮小美國龐大的商品貿易逆差——他認為這是導致美國經濟被「剝削」的元兇……

然而,他所故意渲染的,其實只是整體美國貿易格局的一部分。

雖然美國從海外買入的商品遠多於其出口,但在服務貿易領域情況卻截然相反——這些服務貿易涵蓋從影視版權出口、流媒體訂閱到金融諮詢等諸多的廣泛領域。

在這方面「心虛」的特朗普,在此前的關稅博弈中,很少或者說幾乎從來不曾提到過這些服務出口。但很顯然,面對無理取鬧、反覆無常的特朗普,世界上的一些經濟體,如今可能想要和他算算這筆賬……

全世界都能看到的關稅反制點

目前,特朗普在全球範圍內的關稅衝擊波,已引發各國倉促應對,市場劇烈震蕩,各國領導人也正努力適應與世界最大經濟體突然變得劍拔弩張的貿易關係。

各國雖然很難對服務直接加征關稅,但其實可通過徵稅、罰款甚至封殺美國企業實施反制。歐盟近期就已暗示可能針對美國科技巨頭作為對特朗普全面關稅威脅的回應。

而特朗普在關稅政策上的「倒行逆施」,本身也可能激怒外國消費者,使美國服務出口面臨風險,許多消費者可能會選擇避開美國銀行、資產管理公司和其他企業。在市場努力應對總統極端貿易政策轉變之際,全球經濟放緩本身也可能抑制對這些美國服務出口的需求。

美國服務貿易順差有多大?

事實上,在過去數十年來,美國與全世界之間其實維持著某種私底下的默契:他國向美出口汽車、手機、服裝等,而作為交換,則也會買入大量的美國國債、軟體和管理諮詢服務……

隨著美國進口激增和本土工廠的關閉,美國商品貿易逆差在2024年確實膨脹至了創紀錄的1.21萬億美元。但與此同時,美國服務貿易順差,也從2000年的770億美元大幅攀升至了去年的2950億美元。

這與20世紀中葉形成了鮮明對比——當時美國作為「世界工廠」,擁有商品出口順差,卻存在服務貿易逆差。

(2000年以來美國與主要貿易夥伴服務貿易進出口情況)

而隨著國家財富的積累,服務業也逐漸開始主導著美國的經濟版圖——當前最重要的美國企業顯然已不再是福特和通用汽車,而是微軟、alphabet(谷歌母公司)和摩根大通等巨頭——軟體和金融產品是這些公司的主營項目。

對某些美國頂級巨頭企業而言,海外市場的重要性甚至已超越本土。

註:土黃色為國際收入佔比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經濟學家布拉德·塞瑟表示,企業避稅策略此前也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美國的服務出口。許多美國公司在稅率較低的其他國家註冊利潤,然後向其美國母公司支付費用。這些費用被算作知識產權或資產管理費用,嚴格來說,這些都屬於服務出口——正因如此,美國與愛爾蘭、瑞士和開曼群島擁有巨額服務貿易順差。

在某些情況下,美國從這些地方進口的商品雖然遠多於出口,但其出口的服務其實還要更多。例如,美國對歐盟存在巨大的商品貿易逆差,但服務貿易順差至少部分抵消了這一逆差。

要幫特朗普好好算算這筆賬?

而很顯然,如果特朗普繼續揮舞關稅武器,世界各國完全可以和特朗普好好算算服務貿易這筆賬。

一些歐盟政界人士近期就暗示,他們可能會將美國科技公司作為反制目標,以報復美國的關稅。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上周在歐洲議會發表講話時表示: 「歐洲手中握有很多牌,從貿易到技術,再到我們的市場規模。」

中國國家電影局周四在回應美對華加征關稅時,也稱將適度減少美國影片進口數量。國家電影局發言人表示,美國政府對中國濫施關稅的錯誤行徑,勢必會令國內觀眾對美國影片好感度進一步降低。我們將遵循市場規律,尊重觀眾選擇,適度減少美國影片進口數量。

各國政府及其消費者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規避美國的服務。例如,預訂美國酒店客房和機票的外國遊客,也算作美國的服務出口,但近期特朗普的行動其實已激起了全球範圍內日益高漲的反美情緒,其實已使大量赴美遊客望而卻步。

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美國入境遊客量同比下降5.1%,與先前預測的增長8.8%形成巨大落差,遊客消費額或將驟減10.9%。尤其是來自加拿大和其他主要市場的遊客人數正在持續下降。

此外,外國消費者也有可能轉而反對美國品牌。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戴維·溫斯坦表示,特朗普第一任期時的貿易緊張局勢,其實就最終損害了在華開展業務的美國服務公司。

他指出,「當你釋放惡意時,產品就很難賣出去。」

(財聯社 瀟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