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又和南非起衝突了。
美國務卿魯比奧近日透露,他們已經驅逐了南非駐美國大使拉蘇爾,理由是拉蘇爾憎恨美國和特朗普,是一名「種族主義者」。
目前,南非政府正在安排拉蘇爾回國的事,等從他口中了解清楚事情經過後再做出下一步決定。
一般來說,驅逐大使是很嚴重的行為,大多發生在兩個敵對國家,再往上就是斷交了。那麼問題來了,拉蘇爾到底做了什麼激怒特朗普的事,才會被驅逐呢?
其實他什麼也沒做,只是在一場活動上說特朗普正在將全球白人至上主義運動推向高潮。這句話本身也沒什麼錯,關鍵在於拉蘇爾的身份,畢竟,因為「種族歧視」這件事,特朗普可沒少刁難南非。
上個月,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凍結美國對南非的援助,理由是南非沒收了該國白人的土地,還在巴以問題上處處針對美國的盟友以色列。
這對南非來說無異於一記驚雷,數據顯示,2023年美國向南非提供的援助金額超過4億美元,不是一個小數目。
說起來,特朗普本人和南非並沒有什麼過節,倒是他的親密盟友馬斯克和南非長期不對付。眾所周知,馬斯克出生於南非,但他對自己的出生地向來沒什麼好感,不止一次地批評南非拉馬福薩政府實施「種族主義政策」,迫害南非白人。
另一方面,馬斯克和南非在商業領域也存在矛盾。spacex旗下的「星鏈」至今沒有打入南非市場,原因是南非法律規定信息和通信技術公司必須有至少30%由黑人持有,但馬斯克拒不讓步,試圖以強硬姿態迫使南非政府豁免「星鏈」。
有分析認為,特朗普政府此番針對南非,可能是馬斯克在推波助瀾,而且特朗普本身也傾向於通過打壓第三世界國家來宣示霸權,以獲得政治和經濟利益。
當然,如果僅僅為了給馬斯克出氣,美國沒必要做到驅逐南非大使這個份上,這顯然不是針對拉蘇爾個人的言論,已經上升到國家層面。
根據美國國務院的說法,拉蘇爾被驅逐的原因之一是南非的土改政策「歧視白人」。如果要細數起來,「兩國矛盾太多了」。
今年1月,拉馬福薩簽署《徵用法案》,允許在特殊情況下徵收土地,且不用給予土地所有者補償,可以簡單理解為「不給拆遷費」,鑒於南非大部分土地都掌握在白人手裡,所以特朗普認為這項法案是在歧視白人。
表面上看,《徵用法案》好像對白人確實不太公平,但要是結合歷史來看,就不好評判了。
南非的種族隔離大家都有所耳聞,在這一制度下,黑人的土地被剝奪,住房、教育、就業等權利無法得到保障。1975年,種族隔離制度達到巔峰,時任南非政府頒布《土地徵用法案》,規定政府可以通過「自願買賣」原則徵用土地。
這樣一來,白人很快利用手中的資源和特權發展起大規模農業和其他產業,攫取巨額利益。黑人則一輩子無法翻身,只能淪為廉價勞動力。
非國大政府上台後,結束了種族隔離制度,但土地改革依然推進得十分緩慢。直到現在,佔總人口高達80%的南非黑人,僅擁有全國1/4的土地。
貧富差距導致種族矛盾不斷激化,經常發生白人農場主被襲擊的事情。為了緩和矛盾,拉馬福薩政府決心推進土地改革,但因為面臨的阻力太大,到去年3月才在國民議會走完程序,並於今年1月正式實施。
至於所謂的「零補償」,只適用於極少數特殊情況,比如徵用沒人用的荒地,或者是對公眾可能造成危險的土地。南非政府就算再怎麼偏向黑人,也不可能一分錢不出直接從白人手裡搶地。
儘管如此,特朗普和馬斯克還是抓住這一點不放,攻擊南非政府「歧視白人」,明目張胆地搞起了「脅迫外交」。魯比奧甚至在上月缺席了南非主辦的g20外長會議,並宣布抵制今年11月的南非g20峰會。
自重返白宮以來,特朗普毫不掩飾他對資源的野心,從美烏礦產協議,到吞併加拿大、格陵蘭島,都是為了爭奪資源,與中國競爭全球資源控制權。
然而,特朗普卻對南非這樣一個資源大國重拳出擊,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這實在算不上明智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