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悟精神實質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玉溪實踐走深走實

領悟精神實質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玉溪實踐走深走實

——玉溪市領導幹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研討班學員發言摘登

謀發展穩發展促發展 

為中國式現代化玉溪實踐貢獻發改力量

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方靈

當前玉溪發展處在新舊動能轉換突破期、開放機遇窗口期、矛盾集中凸顯攻關期和市域社會治理迭代期,唯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更好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活力、厚植髮展優勢。市發展改革委將圍繞《中共玉溪市委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玉溪實踐的實施意見》明確的重點任務,提高研學能力主動想、當好施工隊長紮實干、錨定工作目標看效果,為中國式現代化玉溪實踐貢獻發改力量。

    搶抓機遇謀發展。超前謀劃「十五五」規劃重大項目,緊盯國家、省一攬子增量政策窗口期,聚焦2025年中央預算內資金、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資金投向,做實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6個省級和90個市級輻射中心項目建設,爭取在玉溪設立中老鐵路沿線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積極構築承接產業轉移綜合優勢。

    聚力攻堅穩發展。實施穩增長解難題優環境百日攻堅行動,著力優存量、擴增量、促變數;以鄉鎮(街道)和開發區抓經濟促發展考核評價為抓手,在全面摸清家底基礎上管好家產、壯大家業,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目標任務。

    優化環境促發展。實施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以深化政務服務便利化改革「3+1」為主線,抓好省級第一批16個「一件事」落地見效,精準落實「局長坐診接訴」;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逐步推動全市工業類項目「竣工即投產」改革;建立健全政企溝通機制,圍繞用地、用工、人才等要素保障,做好全市10件惠企實事,以工作實績讓市場主體有感有得。

抓住挖潛增收「牛鼻子」 
築牢中國式現代化玉溪實踐財稅根基

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文欽

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健全完善向上爭取資金、資產資源盤活、稅源培植等工作機制,形成理財治稅新格局,為做好財政工作提供路徑和方法。市財政局將以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中共玉溪市委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玉溪實踐的實施意見》為著力點,牢牢抓住挖潛增收這個「牛鼻子」,抓稅收、抓非稅、抓盤活、抓爭取,堅決築牢中國式現代化玉溪實踐的財稅根基。

    聚焦十大重點產業,強化招商引資、推進鏈式發展、培育市場主體。加大財政對鄉鎮(街道)抓經濟促發展工作的支持力度,有效夯實財源基礎,積蓄動能。推動「智稅理財」平台向2.0版升級,強化收入分析研判,落實落細各項措施,不斷拓源挖潛促增收。

    緊盯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研究探索土地開發新模式,增加政府性基金收入。強化行政事業性收費、彩票公益金等非稅收入的規範管理,確保應收盡收。針對市場化運營、有「造血」功能的經營性事業單位領域,加大支持力度,調動各方積極性,確保經營收入穩定可持續增長。

    從盤清家底入手,牢牢把握上級政策機遇,學習借鑒有益經驗,大力盤活國有資產、國有資源,著力挖掘提升資源資產質押、抵押價值,實現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

    把握財政運行的趨勢性變化,積極謀劃包裝項目,加強調研分析和彙報溝通,力爭中央和省預算內資金、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債支持,有效解決資金問題。竭力爭取中央一攬子財政增量政策支持,騰出寶貴財政資金用於發展和改善民生,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以強烈的遵循意識執行意識
開創新平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

新平縣委書記程坤

3天的專題式輔導、沉浸式學習、集中式研討,深化了我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理解認識,也增強了推動新平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動力。新平縣將以強烈的遵循意識、執行意識,對標《中共玉溪市委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玉溪實踐的實施意見》,合理安排改革順序和節奏,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奮力開創新平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

    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發揮特色優勢、補齊短板弱項,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推動重點領域改革實現新突破。具體而言,就是落實市委「鄉鎮興則玉溪興,鄉鎮活則玉溪穩」要求,全力以赴建機制、明責任、抓學習、抓服務、抓聯動,繼續在鄉鎮(街道)抓經濟促發展中奮勇爭先。緊盯產業布局、項目謀劃和招商引資等,健全完善鋼鐵、漿紙兩條產業鏈圖譜,鎖定「一主三輔」工業產業體系目標,優化管理體制機制、強化項目協調跟辦、完善基礎設施、優化營商環境,繼續以鏈式思維推動園區經濟和工業發展。

    始終牢記「把責任擔當貫穿改革始終」要求,新平將持續加強縣委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持續健全「一把手抓改革」機制,督促各部門履職盡責,確保改革有力有效。將堅持在工作中找問題、在思想上找原因、在改革中找辦法,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賦能高質量發展。

踐行抓工作「三部曲」 
推動全面深化改革落地見效

江川區委副書記、區長王晉

通過研討班學習,我對市委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玉溪實踐的各項決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江川區將深入踐行「主動想」「紮實干」「看效果」的抓工作「三部曲」,深入貫徹落實《中共玉溪市委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玉溪實踐的實施意見》,以釘釘子精神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在江川落地見效。

    凝心聚力抓經濟促發展。全過程服務,加快機場高速、城鄉供水、分散式光伏等在建項目推進;全周期跟進,保障祥宇印務、雲南垚豐等重點項目開工;深入研究國家一攬子增量政策,做好項目儲備申報,抓實前期工作,謀劃好「十五五」項目,確保完成6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目標任務。

    堅定不移打造新型工業聚集區。全方位保障新能源電池產業項目要素,加快推進坤天二期項目建設,全方位保障億緯鋰能、星鏈正儲等項目啟動,支持、服務雲南燁陽生產經營;全力支持新材料產業發展,做好江磷集團新型環保材料省級重點項目申報工作,全方位提供用地等要素保障。

    豐富業態推進文體旅融合。圍繞古滇文化、青銅文化、漁耕文化和籃球、馬拉松、垂釣、騎行、龍舟「五項賽事」,打造短線休閒遊、濱湖旅居游、博物館文化游、節慶體驗游、賽事健康游。以「村ba」、龍舟挑戰賽積累的賽事流量為切入點,拓展環湖馬拉松、垂釣、騎行等賽事產品,以賽事吸引客流、以文化活動賦能、以服務擴大消費。

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 
推動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雲南通海產業園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吳勇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和省委、市委相關實施意見對「深化開發區管理制度改革」作出安排部署,為園區持續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雲南通海產業園區將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大膽實踐、勇於創新,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推進園區產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突破、綠色低碳轉型,奮力實現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謀劃好四項重點工作。園區將進一步優化冶金和金屬製品製造業、稀貴金屬及新材料業兩個主導產業鏈圖譜和招商引資圖譜;理清「四個一批」項目清單,精準對接「兩重兩新」政策;充分利用化債政策和上級一攬子增量政策,有序推進園區政企分離,為構建「小管委會+大公司」格局打好基礎;引導鼓勵企業由生產端向貿易端、服務端延伸,試點複合性企業經營新模式。

    建立健全四項工作機制。園區將建立企業全覆蓋聯繫機制,動態掌握企業生產經營、需求情況,實施清單化管理,與全縣派單機制形成銜接;建立重點項目專項工作組推動機制,探索實踐「賦權事項集體決策+全程幫辦」服務模式;建立園區低效閑置土地回收機制,探索以公司為主體、金融機構為紐帶、專項債券土地收儲為支撐的土地盤活模式;健全園區銀政企合作機制,發揮好園區金融特派員的橋樑作用,與縣級銀政企合作機制相銜接。

持之以恆抓經濟促發展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玉溪實踐作貢獻

華寧縣寧州街道黨工委書記吳楊斌

本次研討為玉溪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華寧縣寧州街道將對標《中共玉溪市委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玉溪實踐的實施意見》,持之以恆抓經濟促發展,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玉溪實踐中作出寧州貢獻。

    固定資產投資方面,提升爭取謀劃中央預算內資金、超長期國債等項目的能力。盤活低效土地,用好政策,做好土地項目招引。千方百計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確保2024年27個村(社區)集體經營性收入突破15萬元以上、城關社區突破1000萬元以上。積極服務融入園區建設,加快古建陶產業園及基礎設施建設、分散式光伏等項目入庫,確保2024年完成投資20億元以上。

    市場主體培育方面,推動經營實力強的個體戶個轉企,通過招引項目、新建基地、農貿分離,形成新的企業增量。對標gdp核算門類,按照缺什麼補什麼、要什麼培育什麼的原則,通過稅務數據分析、基地轉「四上」、主要產業培育、電商企業挖潛等,推進納規納限工作,確保全年凈增企業220戶以上、新增「四上」企業15戶以上。

    現代農業基地建設方面,堅持盤存量和引增量「雙管齊下」,做好土地保障,推動基地新建改建,確保年內認定市級基地30個以上,形成投資2.3億元以上,基地轉「四上」企業2戶以上。同時,以西梅、藍莓、蔬菜等為重點,申報出口備案基地,引進建設配套的冷鏈物流、分選包裝等項目,培育3戶以上開放型農業企業。


  • 來源:玉溪日報

  • 編輯:周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