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俄簽署共同防禦條約,美軍高層趁機挑撥中俄關係

6月24號,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朗表示:俄羅斯與朝鮮簽署的相互防禦協議,可能導致俄羅斯跟中國這個朝鮮長期以來的「主要盟友」出現摩擦。

那麼布朗的言論究竟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他發表此番言論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眾所周知,前幾天,普京總統訪問朝鮮,並跟朝鮮簽署了一份突破性協議,即一方遭受他國侵略時,另一方需要提供援助,因此引發了美西方的高度關注,其中尤其以美國和韓國表現得最為不安,比如美軍羅斯福號航母已經抵達韓國釜山港,並準備參與相關演習。

很顯然,朝鮮跟俄羅斯升級關係,深深的刺激了美國。

從俄羅斯跟朝鮮簽署突破性協議的角度來說,此舉至少有兩大重要意義。

第一、對於俄羅斯來說,跟朝鮮升級關係,意味著他們將在此輪烏克蘭危機中,擁有更多的勝算,這對於打算利用俄烏衝突削弱俄羅斯,甚至是「肢解」俄羅斯的美國來說,無疑是個壞消息。

第二、站在朝鮮的角度來說,跟俄羅斯升級關係,則意味著朝鮮將擁有更強的戰略定力,不僅能更輕鬆的抵禦美西方的施壓,而且還能穩定朝鮮的內部經濟,從而達到進一步鞏固政權的效果。

這對於一直想要通過打壓朝鮮,攪亂半島局勢的美國來說,無疑也是一個壞消息。

很顯然,俄羅斯和朝鮮升級關係以及加強合作,對於美國霸權的全球性戰略,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打擊。

在此背景下,美國顯然也有點急了,因此,一方面派出航母加強對朝鮮的威懾,以及要求韓國通過可能軍援烏克蘭,威脅俄羅斯等等,企圖以此阻礙俄朝之間的合作;

另一方面,美國參聯會主席聲稱,俄羅斯和朝鮮升級關係,可能導致中俄出現所謂的「摩擦」,實際上也是美國應對俄朝關係升級的措施。

說白了,美國這就是在挑撥中俄之間的關係,炒作俄朝升級關係,「對中國不是件好事」,比如有所謂的外媒分析稱:俄朝升級關係,可能對中國的全球經濟以及戰略,產生所謂的「負面影響」。

那麼布朗的話,以及相關言論,有沒有道理呢?

答案毋庸置疑,那就是完全沒有道理,布朗依舊是秉持著美西方那一套非此即彼的思維看待問題,說白了,一個齷齪的人,看什麼都會覺得臟。

首先,中國跟美國不一樣,我們一貫堅持在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內政等原則基礎上,發展跟其他國家的關係,而且中國跟朝鮮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換言之,俄羅斯跟朝鮮發展關係,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情。

其次,俄羅斯跟朝鮮簽署相互防禦協議,雖然確實導致美韓反應過度,讓半島局勢有些升級,但從某種程度來說,俄朝關係升級,實際上更加有助於半島局勢的穩定,畢竟擁有了更強底氣的朝鮮,不會被輕易被逼到「牆角」,選擇掀桌子。

而半島只要能夠保持和平,那麼對於中國來說,就是一件好事。此外,從經濟的角度來說,俄羅斯和朝鮮合作升級,實際上也能進一步挖掘他們國內的消費市場,那麼這對於堅持全球化的中國來說,同樣也是一件好事。

綜上所述,美國軍方高層發表的此番言論,完全是沒有道理的,更不能挑撥中俄之間的友好關係。

更進一步來說,普京在訪問朝鮮之前,先提前來到中國,跟我們談好了,然後再去跟朝鮮談,實際上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